作者|西西弗
這兩天,短視頻領域“最大的瓜”來自遊良傳媒。
最初的傳言是,創始人羅冠彥“因詐騙被刑拘”。抖音平台上超過1500萬粉絲的達人小剛學長在自己小号上爆料,據說“神豪”被刑拘了,原因是其詐騙房産80多套,涉案資金超2億。
同時,跟小剛學長一起爆料的還有紐北車行的老闆Rachel。她在賬号裡表示,此前“神豪”在車行提車後,一直未還款。
兩位知名達人叙述中的“神豪”直指羅冠彥。
9月29日,遊良傳媒發布官方聲明,稱公司未收到司法部門的調查通知。同時,公司撇清了與創始人羅冠彥的關系,稱羅冠彥已将經營權轉交高管團隊及董事會,目前與遊良傳媒已無合作關系。
目前,事件并未有最新的進展。但從公司前員工、現任員工,以及達人和行業人士的綜合叙述來看,遊良傳媒背後一系列的經營問題已浮出水面。問題的核心,可能還是——缺錢。
坐擁超5億粉絲的達人陣容,遊良傳媒到底運營得怎麼樣?
一場潮汕富二代的創業
盡管遊良傳媒在抖音官方聲明中表示,羅冠彥已與公司“無合作關系”,但工商資料顯示,羅冠彥的兄弟羅嘉彥,依然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而且,就在前幾天,羅冠彥剛剛代表遊良傳媒參加了一場媒體直播活動,講述如何讓網紅變得長紅。
羅冠彥是潮汕人,業界傳言其家境相當殷實。有錢,是遊良傳媒最大的特點。
相對于不少2016年就入局的老牌MCN而言,2019年底才成立的遊良傳媒,算是MCN行業的“後來者”。
短短兩年時間内,遊良傳媒不但躍居抖音頭部MCN機構,還簽下了包括梅尼耶、嶽老闆、呆妹兒小霸王、蔡蘿莉等粉絲超千萬的大網紅,可見公司經濟實力雄厚。
遊良傳媒的資金實力一方面來自于背後的潮汕家族;另一方面,來自各路投資機構的投資。
遊良傳媒的資方中,最知名的是在電競領域有廣泛布局的廣州超競,此外,公司背後還有廣州安創實業、佛山東君文化、上海勁原投資投資等多家投資機構的加持。
手握資本,加上年輕氣盛,1991年出生的創始人羅冠彥在行業内都顯得相當高調,而且在管理上帶有濃厚的家族氣息。
一位前員工透露,一般的MCN辦公地點可能都在産業園區,但是遊良辦公地點在福田區一個高檔寫字樓裡,“當時最大的印象就是這家公司特别亂。從上到下,沒有管理,方方面面都是這樣”。
但不管怎麼說,遊良傳媒的開端是好的。一位業内人士點評:“在2019年底,2020年初能支楞起來一個這麼大的攤子,遊良的老闆肯定還是有他的過人之處。”
遊良傳媒官網上顯示,遊良傳媒,國内一線MCN機構,擁有梅尼耶、蔡蘿莉、呆妹兒小霸王、陳意禮、Aleks Kost 等千萬級粉絲頭部達人,月度視頻播放超70億,服務了阿瑪尼、紀梵希、凱迪拉克、完美日記、一加手機等一線品牌客戶超3000家。
熱浪數據顯示,目前,公司一共135位達人,共5.03億粉絲。但就是這樣一把好牌,遊良傳媒卻沒有打好。
5億粉絲難變現,成為“行業公敵”
一般來說,MCN分為兩種,一種是擁有頭部網紅的,另一種是沒有頭部網紅的。
對于前者而言,不管大網紅是自己孵化的,還是簽約的,MCN機構都很難從他們身上以高毛利的形式賺到錢。因為大網紅的議價能力更強,在與公司的分潤中要求占比更高。如涵、微念等頭部MCN公司都曾經遇見過類似的情況。
而遊良傳媒就屬于簽約衆多頭部網紅的MCN機構。為了短時間内簽約更多優質網紅,遊良傳媒幾乎對各個頭部MCN都展開過“挖牆腳”行動。
一般而言,MCN機構之間有個約定俗成的潛規則,不互相挖機構的達人。“因為抖音上沒有簽機構的達人非常多。比如無憂傳媒也好,或者比較大的MCN機構也好。可能前30名MCN機構紅人數量加在一起,在抖音大盤子的占比也并不高。”
也正是因為激進地四處籠絡頭部網紅,也讓遊良傳媒成為MCN領域“行業公敵”般的存在。
“他們剛入行的時候特别猛,把我們優質達人都聯系了個遍,然後給對方承諾保底收入。如果收入低于保底金額,公司補上。比如簽3年,一共付給達人600萬。第一年會付20%或者30%;然後後面每年再付多少。”一位MCN創始人表示。
在這位創始人看來,遊良傳媒通過這種方式,迅速籠絡了一批優質達人。但是行業内的人都很清楚,這種業務模式具有相當大的風險。
一方面,達人自己也會算賬,如果原本一年能接20條廣告,賺200萬,那麼除非“挖角”的MCN機構給到400萬甚至500萬的保底,甚至超出他們的市場價值,他們才會考慮“跳槽”。
另一方面,這些頭部網紅,不僅簽約費高,而且一般不受公司控制,公司如果不能說服達人成功轉型到直播電商,隻靠廣告,又有高保底,MCN最終獲得的利潤将相當有限。
抖音背後的巨量星圖系統,不同的達人明碼标價,MCN并沒有過多的灰色空間。一般情況下,達人拿7,MCN機構拿3,大網紅可能拿的分成更高。很多時候,MCN機構不僅不能從這些大網紅身上賺到錢,為這些大網紅配備的團隊還有不低的成本。
遊良傳媒一位現任員工表示,這是他見過的對網紅最好的一家公司。“每個頭部網紅都有一個至少三人的團隊,包括腳本、策劃、拍攝等。”
也正是這些團隊的存在,給遊良傳媒帶來了更大的人員成本。“老闆訓話的時候經常對下面人說,一年虧幾千萬,養着你們。”
不過,即便挖了這麼多優質網紅,遊良傳媒也沒能完成變現的閉環。一個重要的原因,公司缺乏對達人更大的影響力,以及更好的整合資源的能力,轉型直播電商的嘗試一直沒有成功。
直播帶貨轉型不成功,單靠廣告維持經營
事實上,遊良傳媒的高保底簽約模式,屬于MCN行業發展早期的模式。但很快,這種模式就被證明存在極大風險性。
一方面是達人本身的創作狀态不可控;另一方面,高額的保底費用給公司帶來财務壓力,但抖音網紅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
因此,MCN機構們開始謀求轉型,逐漸從資源型轉向商務型,從短視頻接單,轉向直播帶貨。
現在做MCN機構最大的壁壘并不是沒有達人,而是沒有銷售團隊。銷售團隊的建設是個緩慢的過程,比如一年招聘50位銷售,最終留下了七八個,已經是很高的概率了。
上述MCN創始人表示:“我們最開始簽達人也需要發補貼。沒有達人,就招聘不來銷售,賣不了廣告。簽了一批達人之後,我們瘋狂的建設銷售團隊,大概用了将近一年半的時間,銷售團隊才做起來。商務能力變強之後,成為吸引達人加入的優勢。很多達人都是沖着我們商務能力強才簽給我們的。”
如果經濟形勢上行,遊良傳媒高價簽約網紅的模式或許還能繼續運轉,但是今年上半年的疫情,對整個廣告行業都帶來了巨大影響。
有行業人士猜測:“可能遊良傳媒公司層面的營收不夠,無法按照約定分給達人足夠的收益,這種事如果處理不好,就會導緻達人跟公司之間關系越來越僵。”
除了商務能力以外,MCN機構更重要的變化,是從短視頻轉向直播帶貨。
以無憂傳媒為例,它在直播帶貨領域的轉型非常快,“廣東夫婦”等多個直播帶貨IP的崛起,幾乎改變了無憂傳媒的收入結構。
一位遊良傳媒前員工表示,遊良确實想過轉型,曾經從杭州的一些電商公司挖人,甚至從薇娅的團隊裡也挖過人。遊良傳媒給到這些電商人才的空間很大,允許他們在杭州成立一家電商子公司,并且持有股權。
但是最終從管理上和經營上,遊良傳媒的直播帶貨轉型,還是沒能成功。
一個典型的案例是呗呗兔。她最早簽約在謙尋旗下,合約到期後,簽到了遊良。根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呗呗兔并沒有拿保底金,而是希望遊良給到更多流量扶持,支持自己的帶貨事業。
“呗呗兔過去(遊良)估計挺後悔的,什麼也沒得到。現在也已經離開了,一心帶貨。”上述知情人士透露。
再比如陳意禮,也從達人轉型直播帶貨,做吃播,根據星圖後台數據顯示,9月份陳意禮單場最高帶貨148萬,其餘場次都在幾百到幾十萬之間;嶽老闆從今年4月到8月一共帶貨33場,單場GMV最高不超過100萬。
(陳意禮部分直播數據後台截圖)
在一些行業人士看來,如果遊良傳媒接盤人能帶領目前公司的網紅把直播帶貨做起來,可能會跨過這道坎兒,否則,一家頭部MCN機構可能就此隕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