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之中國文化藝術最繁榮的一個朝代,可能是因為自己對宋代審美的偏愛,我覺得中國曆史至今沒有一個可以與宋代媲美的時代,包括當今社會。
宋代作為一個書家輩出的時代,我們都知道有“宋四家”蔡襄、蘇轼、米芾、黃庭堅稱霸書壇,他們先不多說有誰能在此三者之上,但在“宋四家”之前,有一人的成就也是不能被忽視的,隻是因為他的文采超越了他的書法,文采掩蓋了他在書法上的成績。
此人就是一代文豪——歐陽修,歐陽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醉翁亭記》就是他的代表作。他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北宋時期的文壇領袖,他的代表作就是他的《歐陽文忠公集》。
說到他的書法,歐陽修自幼酷愛書法,年幼時他的母親就教他沙地練字,後來更是筆耕不辍,他自稱是“餘每見筆辄書”,因為愛讀書,所以他常從城南李家借書抄寫,這也為他打下了結實的書法練習的基礎。
歐陽修的書法主要是臨習歐陽詢、顔真卿、李邕、懷素等。并且還為自己的書法學習制定了一個學習計劃,在他《學真草書》中說:
“自此以後,單日學草書,雙日學真書。真書兼行,草書兼楷,十年不倦,當得其名。”
可見他學習書法時的刻苦。
歐陽修的楷書深受顔真卿的影響,多用枯筆,但又受到歐陽詢的的影響露鋒為不顯浮躁,沉穩遒勁自成一家。蘇轼曾評論歐陽修的書法是說:“用尖筆乾墨作方闊字,神采秀發,膏潤無窮,後人觀之,如見其清眸豐頰,進趨晔如也。”
蘇轼的這句話比較客觀地對歐陽修的書法做了一個評價,指出他的書法面貌與他的人品風範是一樣的,正所謂的“字如其人”是也。所以一代理學大家朱熹說:“歐陽公作字如其為人,外若優遊,中實剛勁。”
這卷收藏于台北故宮的《集古錄跋尾》,58行792字的楷書是歐陽修書法的一個直觀體現,用筆險勁,結體嚴謹新麗,用尖筆幹墨寫成,線條爽利勁道,給人一種清秀卻又剛勁之,所以歐陽修的書法能被蘇轼評價為:“筆勢險勁,字體新麗,自成一家。”
歐陽修的書法成就,我們通過觀他的《集古錄跋尾》就能感受到一二,有顔體之寬綽,又具歐體之險峻,隻因他的文名太盛,書法被文采所掩,但也是我們書法學習的楷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