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驚恐障礙算不算精神病史

驚恐障礙算不算精神病史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1-10 13:32:29

驚恐障礙算不算精神病史?胸悶、氣促,屢屢出現即将瀕臨死亡的絕望感,可上醫院檢查,影像、生化、電生理監測卻絲毫捕捉不到異常最後還是精神、心理科專家那找到了答案,這确實是病,但屬于精神層面,是一種名為驚恐障礙的心理疾患,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驚恐障礙算不算精神病史?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驚恐障礙算不算精神病史(有一種精神問題叫)1

驚恐障礙算不算精神病史

胸悶、氣促,屢屢出現即将瀕臨死亡的絕望感,可上醫院檢查,影像、生化、電生理監測卻絲毫捕捉不到異常。最後還是精神、心理科專家那找到了答案,這确實是病,但屬于精神層面,是一種名為驚恐障礙的心理疾患。

每年的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今年的主題是“心理健康社會和諧,我行動”。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精神、心理專家潘集陽教授呼籲,精神健康是個人、事業、家庭、人際交往及社會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家需重視精神醫學,正視精神疾病,關注自身心理健康,提高自我心理調适的能力。

以為是要命的重症,原來是“心病”

32歲的吳先生本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某日上班途中突感一陣眩暈,随後便被一種突如其來的恐懼籠罩。“心慌、胸悶、呼吸困難、手腳發麻以及全身乏力,就像快死了一樣。”他這樣描述發病時的感受。

驚慌之下,他甚至叫來了120救護車送至醫院急診。奇怪的是,就診過程中這些症狀消失,各項血液生化、心電圖等檢查都顯示未見異常,老吳隻能帶着疑惑回家。然而,回家後不久,這種瀕死的症狀再發。為此,吳先生多次到各大醫院心内科就診,可每次檢查都沒有問題。

令吳先生不解的是,平時自己連感冒都很少有,怎麼會在正當盛年時就突然患上“不治之症”? 一向外向開朗的吳先生逐漸變得沉默寡言,每日活在害怕這種突如其來瀕死感、恐慌感的驚恐之中。

幾經周折,吳先生找到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精神醫學科的潘集陽教授,經過詳細的診斷,潘集陽給出了診斷結果:驚恐障礙。

藥物和心理輔導是主要治療方式

驚恐障礙這種疾病并不罕見。之前台灣歌星潘玮柏就曾在微博自爆患有驚恐障礙,感覺每天過的生不如死,每天起床呼吸困難、血壓高、暈眩,而且感覺心髒不見了,以為是中風或是心髒病,結果就診下才知道是驚恐障礙,在藥物控制之下恢複良好。

潘集陽介紹,驚恐障礙是焦慮障礙的一種,是以反複出現顯著的心悸、出汗、震顫等自主神經症狀,伴以強烈的瀕死感或失控感、害怕産生不幸後果的非預期驚恐發作,并因此出現行為改變為特征的急性焦慮障礙。

“突然心慌心跳,有瀕死感,嚴重時甚至感覺心髒從喉嚨蹦出來。雖然起病急驟,終止迅速,但恐懼感非常強烈。而且驚恐發作時伴有嚴重的自主神經功能失調、抑郁等症狀,若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有可能轉入慢性波動病程,甚至永久性喪失勞動能力,給社會和家庭帶來很大的影響。然而,如果早期診斷和治療,遠期療效讓人滿意,急性期治療後50%~70%患者可以得到症狀緩解。”

“在治療方面,藥物和心理輔導是主要的治療方式”。潘集陽教授介紹,藥物治療最重要的是堅持服藥,很多病人起初不願意服用藥物,覺得檢查結果未見異常後,自己通過心理調整可以控制再發,但實際上心理治療應是在藥物治療的前提下的輔助治療,若第一次未堅持服藥,其後症狀再發時才開始服藥,症狀會更難控制,治療療程會更長。

專家提醒,驚恐障礙的治療目标在于盡早控制驚恐發作,預防再發。早期治療時,患者也應該認識到驚恐發作時的各項軀體症狀其實是由于心理障礙所引起,貌似可怕,實則無害,“擔心失去自我控制或死去”想法是焦慮導緻的認知障礙,防止焦慮進入惡性循環。

常被認為是心髒病,驚恐障礙誤診率較高

如今随着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加快,壓力加大;加上各種不良的生活方式,如睡眠波動(少于6個小時);喜愛喝刺激性飲料,如咖啡、濃茶等等,都會引起驚恐障礙的急性發作。

然而,驚恐發作作為一組綜合病征,可見于多種精神疾病和軀體疾病,隻有在排除這類疾病之後,才能下驚恐障礙的診斷。但也正是由于該疾病軀體症狀明顯,導緻病人長期輾轉于其他内科門診而得不到及時的治療,誤診率比較高。潘集陽特别提醒,曾經有過反複上醫院急診卻查不出器質性疾病的人,就要高度懷疑是驚恐障礙,及時咨詢專業的精神心理醫生。

另外,據資料顯示,50歲以下的驚恐障礙患者誘發冠心病的比例比50歲之後的患者高3.5倍左右。所以,建議驚恐障礙患者每年應全面檢查心髒,及早發現心髒問題,同時也需要多學科治療。

采寫:南都記者 王道斌 通訊員 張燦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