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發生車禍媽媽救孩子

發生車禍媽媽救孩子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05 20:48:19

  

  母愛是盡職的衛士

  在兩車追尾的瞬間,坐在面包車後排的母子被甩出車廂,接着撞上高速公路的中央隔離帶。

  在生命最後時刻,母親用身體緊緊護住懷中1歲左右的孩子。因為她的庇護孩子未受一點傷,而她卻因傷勢嚴重,搶救無效身亡。

  10月3日晚8時50分許,成南高速公路南充往成都方向,距離遂甯服務區約3公裡處,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輛奧迪轎車與前方一輛面包車發生追尾,在碰撞的瞬間,坐在面包車後排的一名婦女被甩出車廂,撞在高速公路的水泥隔離帶上,後經搶救無效死亡。而在她的懷裡,還緊緊抱着一個1歲左右的孩子,因為母親的庇護,孩子未受一點傷。

  參與救援處置的高速交警成南二大隊民警喬志祥介紹,面包車上坐着一家三口,在探親返回成都途中遭遇車禍。事發時,奧迪轎車與面包車均處在超車道上,由于大假期間,車流量較大,面包車在減速刹車時,後方的奧迪車避讓不及與之相撞。目前,具體的事故原因和責任劃分還在調查中。

  

  網絡配圖

  事故

  返程途中遭遇追尾1人身亡

  10月3日,國慶大假的第三天。在綿陽三台老家探親後,何先生駕駛着自己的面包車帶着妻子及1歲的孩子,經綿遂高速再轉成南高速返回成都。當晚8時50分許,當車輛行至距離遂甯服務區3公裡的位置時,遭遇追尾事故。其車尾部遭到了一輛奧迪轎車的猛烈撞擊。

  經随後趕來參與救援處置的高速交警二大隊民警喬志祥介紹,面包車的尾部被撞變形,尾廂蓋被撞開,奧迪轎車車頭受損。據稱,事發路段處于彎道位置,事發車輛均位于超車道上。“當時車流量很大,車輛跟得較緊,面包車在刹車減速時,奧迪車來不及避讓而撞了上來,速度大約在100碼左右。”

  喬志祥介紹,事發時,面包車中何先生的妻子和孩子坐在車的後排位置,在兩車追尾的瞬間,後排的妻子被甩出了車廂,接着重重地撞到了高速公路的中央隔離帶,傷勢嚴重。随後,搶救無效死亡。喬志祥稱,事發時,該女子未系安全帶,車上也無兒童安全座椅。

  目前,具體的事故原因和責任劃分還在調查中。奧迪車主也正按照事故處理程序接受警方調查。記者試圖聯系奧迪車駕駛員,但對方一直關機。

  

  感動

  最後時刻 母親用身體護住孩子

  在女子被甩出車廂的同時,其懷中抱着的孩子也跟着甩出了車廂。幸運的是,在此事故中,孩子未受一絲損傷。“當時孩子還一直緊緊被抱在媽媽的懷裡,從而得到了母親身體的庇護,這也讓在場的救援人員很是感動。”

  “當時我們跟120的車一同趕到,到場時女子就已經不行了,她丈夫在面前一手将孩子抱在胸前,一邊跟妻子說話。”喬志祥說,随後,男子又忙着協助救護人員将妻子送上救護車。因看父親帶着孩子不方便,喬志祥便主動将孩子抱了過來,一邊安撫小孩,一邊對事故現場進行處置。

  受傷的女子最後被送往大英縣人民醫院,但最終沒能搶救過來。在得到院方的不幸消息時,為了讓何先生和孩子盡快趕到醫院見上妻子一面,喬志祥還專程駕車将父子倆送到了醫院。到達醫院時,已是淩晨。“在醫院見到妻子時,他已經情緒失控了,嚎啕大哭。”

  提醒

  行車途中務必系好安全帶

  嬰兒需使用兒童安全座椅

  對于該起事故,喬志祥認為,車輛在行駛過程中沒能控制好車距,車上人員沒能系好安全帶是釀成此次事故的一大重要原因。

  喬志祥提醒,高速行車時要特别注意控制好車距,不能超速行駛,盡量避免夜間行車,車上人員必須确保系好安全帶。同時,如果有幼兒在車上,最好安裝兒童安全座椅。在遇到事故時,避免或減少對孩子的傷害。

  另外,在發生交通事故後,一定要在事故現場來車方向150米外設置警告标志,并撥打報警電話。車上人員要及時轉移到公路護欄外,避免二次事故的發生。

  相關新聞

  河北車禍事故高發地 50條人命換不來一個紅綠燈

  強秀雲坐在床上,望着窗外的瓢潑大雨,再一次按耐不住内心的悲痛而失聲痛哭。她的獨子阚文勝在2015年12月死在了穿村而過的283省道上,被一輛大貨車撞飛後不治身亡,給她留下一個2歲多的孫子。

  這是強秀雲永遠無法抹平的傷痛。

  283省道從滄州市往東延伸,先後穿過滄縣舊州鎮北關村、東關村,北關橋和東關大橋、強莊子橋中間的近5公裡的路段事故高發,該路段兩側居住着數萬名村民。

  前街一号(qianjieyihao)記者近日實地調查獲取的不完全數據顯示,該路段近11年來已奪去東關村、北關村,以及東關大橋東側強莊子村至少50人的生命,每年至少有10人在該路段被撞傷,數十個家庭或失去孩子,或失去主要勞動力,還有家庭接連失去3位親人。

  滄縣交警大隊介紹,僅從2011年至今,在北關橋至東關大橋之間的3公裡路段,就有19人被撞身亡,其中6人是北關村、東關村村民。

  該大隊有關負責人接受采訪時稱,村民應注意增強交通安全意識。

  

  獨子命喪穿村省道

  阚文勝生于1990年,滄縣舊州鎮東關村人,2015年12月被撞身亡。今年6月28日下午,窗外大雨瓢潑,阚文勝的母親強秀雲又一次翻開阚文勝的照片,失聲痛哭。

  阚文勝家在省道南側的村子裡。2015年12月22日晚9點50分左右,阚文勝騎摩托車經過東關大橋東端的十字路口時,被一輛大貨車撞飛。

  阚文勝在2010年退伍回家後,在村邊的大港油田采油三廠當吊車司機,2012年8月份與女友結婚,2013年生了一個兒子。他平均每個月能拿4000多元的工資,強秀雲說,如果時光繼續按照正常的路徑走下去,他們雖然不一定會大富大貴,但起碼能正常生活。

  2015年12月22日晚7點多,阚文勝還沒回家,妻子給他打電話,他說還在出車,家裡晚飯不用等他。當晚8點多,強秀雲又給兒子打了個電話,叮囑他早點回來。但到了9點10分左右,兒子還沒回來,她就又給兒子打電話,兒子在電話裡說馬上到家了。但9點半左右,強秀雲再打電話時,兒子的手機無人接聽。

  

  約20分鐘之後,強秀雲的手機響了,顯示是兒子打回來的。但對方是陌生男子的聲音,“他說自己是交警隊的,手機的主人出車禍了,送到醫院了,人沒事”。

  強秀雲心裡“咯噔”一下,但聽說兒子沒事,還以為是普通車禍。

  強秀雲和其他親友、鄰居趕到市醫院後,被醫生告知阚文勝在搶救室,“說撞得挺厲害,我當時覺得再厲害也不會沒有命”。

  醫生隻準一個人進去看,阚文勝的妻子進去的。出來後,兒媳哭着告訴強秀雲,“醫生說人不行了”。“我說醫生隻是這麼說而已,怎麼會一撞就死呢?”

  強秀雲說,醫生說要做開顱手術,“有一線希望就要救,趕緊做,砸鍋賣鐵也要救”。她4次給醫生下跪,求醫生能把兒子救過來,“不管多少錢,讓大夫用好藥,即使是植物人,我也要養着他”。

  開顱手術進行了12個多小時,但阚文勝還是沒能挺過來,不治身亡。

  “早上騎車出去,晚上沒回來,結果哐當一下一個大活人突然間就沒了,我什麼時候能接受得了?”強秀雲哭着不斷重複這句話。

  她每把孫子抱在懷中,都會想到以前抱兒子的情形,但她隻能告訴自己要挺住,每天強打精神。

  強秀雲說,兒子死了,她要替兒子承擔一切。孫子沒了爸爸,她不能讓他再沒有媽媽,她和丈夫盡力維持這個家庭殘缺的完整,“能扛一天算一天,如果我的心塌了,兒媳婦怎麼辦?我必須挺住”。

  今年6月27日,兒媳和孫子睡覺時,強秀雲擔心他們着涼,過去看他們。撩起簾子,強秀雲看見孫子坐在已經入睡的兒媳身邊,把手機放在耳邊,“我給爸爸打電話了,爸爸你在哪裡?”

  強秀雲的心像被刀子挖了一樣,強忍悲傷,退了出來,“兒子沒有了,上哪裡給孫子找爸爸去?”

  11年内近50人命隕“奪命公路”

  阚文勝被撞身亡兩個月前,東關大橋西側約1公裡處的路口,也有一名男子被撞死。

  該男子叫孫希森,當年65歲,被撞時間是2015年10月13日上午11點左右。當時孫希森騎着電動三輪車在西向東車道往北拐,同向的一輛紅色面包車刹車不及,撞到電動三輪車的尾部,孫希森被甩出車外,摔在路上,頭部嚴重受傷。

  孫希森的兒子孫景祥當時的工作地點就在事發路口附近。當時,他聽見“哐當”一聲巨響後趕緊跑出來,遠遠看見父親躺在地上,電動三輪車橫在路口,紅色面包車停在路口東側的快車道上,“感覺天都塌了,趕緊報警救人”。

  孫希森被送到醫院搶救1個多小時後,最終不治身亡。

  該村另一位73歲的村民闫林成家,有3人殒命在這段省道上。大兒子闫洪斌的女兒闫文慧在1996年放學回家過路口時被一輛小貨車碾壓緻死,“壓得已經沒有人樣了”。

  2002年,二兒子闫洪昌在北關橋邊的省道被撞身亡。2008年,大兒子闫洪斌也被撞死在該路段。

  闫林成的妻子不願再提起這些往事,她拒絕了前街一号(qianjieyihao)記者的采訪。

  6月28日前街一号(qianjieyihao)記者在該路段探訪時看到,該路段除西端北關橋西側有一處紅綠燈外,往東直到東關大橋東側再無其他紅綠燈,隔離帶有23個路口,但均無人行橫道。

  北關橋和東關大橋均有限速60km/h及解除限速的标識,有“前方進入雷達測速區”标識,但該路段路邊停有多輛大貨車,阻擋正常行駛車輛的駕駛視線。當天下午,多名村民從省道南側的一座幼兒園接幼兒回家,躲避往來大貨車及小轎車,直接穿行該公路。

  東關村村委會提供的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2005年至今,該村有至少15人在該路段被撞死。另據多名路邊村民介紹,該路段每年有至少10人因交通事故受傷,村民稱該路段為“奪命公路”。

  該村村委會馬副主任稱,這條路原建于抗日戰争時期,後來成了連接滄州和鹽山的滄鹽路。“過去車輛比較少,随着社會的發展,省道的拓寬,省公路的收費站取消後,這趟路線從2001年前後開始,車流量逐漸增大,不收費之後,大型運輸車輛都往這條路上來了”。

  他介紹,2003年政府對該省道拓寬,并修建了東關大橋。此後,車流量更多,車速更快,交通事故也越來越多。

  北關村也有村民在該路段被撞身亡。

  該村村委會負責人表示,“這條路車流量太大,車速太快,最近幾年北關村也有好幾個村民在通過沒有人行橫道的路口時被撞死”。

  該負責人介紹,道路兩邊的村民來往非常頻繁,省道雖然帶動了一定的經濟發展,卻也帶來了巨大的交通安全隐患,給老百姓的生活造成很多不便。

  他稱,兩個村子有很多學生要過馬路上學,每逢趕大集,老的少的都會去,村民種地時也要過馬路,“兩個村最少有1萬人,再加上采油三廠的人,在這裡生活的可能有三四萬人,他們每天的生活都離不開這段公路,隻要辦個事都要過馬路”。

  他表示,“這條公路是連接山東和河北的重要通道,運輸壓力很大,每天這麼多車輛穿村而過,沒有人行道,沒有紅綠燈,也沒有過街天橋,道路狀況非常危險。”

  據介紹,北關村從2005年至今有至少10人在該路段被撞身亡。

  東關大橋往東走即是強莊子村。據該村村委會負責人介紹,從2005年來至今,在北關橋經東關大橋至強莊子橋共計近5公裡的路段,每年均有該村的多名村民被撞身亡,“這11年至少有20多個人被撞死了。”

  綜上,根據東關村、北關村、強莊子村村委會提供的數據,從2005年至今,三村共有近50人被撞死在這條“奪命公路”。

  紅綠燈遲遲未能安裝

  東關村的潘河山、張永祥、蔣有福等多名村民是滄縣政協委員。

  潘河山在接受前街一号(qianjieyihao)記者采訪時稱,該路段交通事故頻發,村民有很大意見,“有上訪的趨勢,但因為東關村村委多次幫村民處理交通事故的事,在村民中有一定威望,已經盡力勸阻了村民上訪,通過正規渠道安撫受害家庭,給受害家庭做安撫工作”。

  但路況得不到改變,交通安全隐患始終無法杜絕,潘河山等人因此向縣政協提交提案,希望能在該路段增設減速帶、紅綠燈,“希望能降低車速,在路口增加交通警力,特别是在學生上學、放學的重要路口、時段加強警力,指揮交通,防止出現更多的交通事故”。

  6月29日下午,滄縣政協提案委工作人員表示,今年兩會期間,他們已收到該提案,并已于4月底轉交給滄縣交警大隊,按規定交警大隊需在5個月内給出答複。

  而早在去年,滄縣政協常委張永祥也和其他委員聯名提過相似提案。6月30日下午,他對前街一号(qianjieyihao)記者表示,約半個月前,縣政協組織了一場有縣公安局的副局長、交警大隊隊長等人與張永祥等參與提案人員的座談會,對其提案做出回應,全程兩個多小時。

  張永祥稱,“他們說該怎麼解決怎麼解決,設減震帶,在重要路口安裝黃閃燈,提示過往車輛注意安全,在學生上學、放學的路口增設警力,加強上學、放學時段的道路交通指揮,這些事情在9月份之前解決”。

  但安裝紅綠燈要求暫無結果。張永祥稱,官方給的答複是縣裡無權在省道上設置紅綠燈,需通過滄州市請示河北省交通管理部門,批準後才能安裝,“他們已經提出申請,但暫時還沒有結果”。

  6月29日下午,滄縣交警大隊一名負責人接受前街一号(qianjieyihao)記者采訪時,提醒村民加強交通安全意識,“甯等三分不搶一秒,記住一看二等三通過,就能避免很多交通事故”。

  交警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從2011年至今,有19人在283省道北關橋至東關大橋段被撞身亡,其中有6人系東關村和北關村的村民。

  如今,強秀雲每天早晚接送孫子往返幼兒園。走在沒有紅綠燈、人行道的省道上,強秀雲看見大貨車、摩托車,就心裡發麻、腦袋發脹。

  她說,自己的孫子以後也要走這條路,她豁了命也要保護孫子平安,她和其他村民一樣,早日盼望該路段能早日安裝紅綠燈、警示牌,增設人行橫道,把來往車輛的車速降下來,避免再有悲劇發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