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完水以後馬上上廁所是不是不正常?那麼喝了水好久不上廁所正常嗎?尿頻尿急是有疾病嗎?夏天來臨,很多喝水和小便的問題引起人們的關注,因為這都是我們日常必做的事情,這些微細的變化也反映了人體的不同狀況以及健康問題。
正常人一天要喝8-12杯水,大約在2000毫升左右,攝取充足水分對身體十分重要,其中一個好處就是幫助排尿。一個健康的成年人每日正常小便的次數應為5-7次,每次排出約300毫升的尿液,也會根據每個人的體質不同而不同,最多應該在500毫升左右,每次小便時間大約在10-20秒之間。
而如果超過這個标準的排尿,則有可能是不正常的,比如每天排尿超過8次;每次排尿時間超過了20秒,甚至更長;排尿的時候需要膀胱用力才能排出尿液;排尿的時候時斷時續;尿液排出後變成細流,排完後感覺還沒有幹淨等等,這些都表明自己身體出現了異常,需要找到原因,并且及時治療。
那麼喝完水後多長時間會想去上廁所呢?這裡我們舉個例子,假如有人喝了一杯200-300毫升左右的水,正常情況下是需要大約90-120分鐘才會出現排尿的感覺,為什麼呢?因為水轉化為尿液是一個較複雜的生理、生化活動,需要一定的時間,首先水進入腸道吸收,大約需要15分鐘左右的時間,吸收了以後進入血液在身體循環,并且運送到腎髒,腎髒再過濾知道尿液,這個過程大約需要60-90分鐘左右。當然,如果體内已經存在一定的尿液了,那麼有尿意的時間可能會縮短到40-60分鐘左右。也就是說,如果喝完水後,感覺有尿意,想去廁所最快不超過1個小時。
此外,排尿的時間還跟多種因素有關,因為我們雖然攝入了200毫升的水分,但水分并不是完全變成尿液的,有一部分會變成汗水排出,也有水分跟随大便排出,還有可能是呼吸排出,腎髒再吸收的部分水分還會進入到體内循環中。而且,由于人體的膀胱一般能夠承受500毫升左右的尿液,所以如果尿液不充足的話,可能并沒有太強的尿意,也就不可能去排尿,從而延長的排尿的時間,當尿液超過350毫升時會有較強烈的尿意,而如果尿液達到500毫升時,膀胱的肌肉會因為充盈而受到損傷。所以,我們喝水後太久或者太快排尿都不是健康的表現。
除了小便的次數,尿的多少、顔色也能反映人體的健康情況:
尿液在300毫升左右,偏差不大,顔色淡黃色,為正常尿液。
遠少于300毫升,顔色很淡如水,應留意腎功能。
遠少于300毫升,顔色很深,則是尿液濃縮,表示可能飲水太少,或者有感染。
遠多于300毫升,顔色很淡如水,有可能是尿崩或者血糖偏高。
遠多于300毫升,顔色很深,則表示有炎症,泌尿系統感染,也可能有肝炎。
如果經常有尿意,每日小便次數達8次或以上即屬尿頻;排尿的時候很急迫,需要馬上排出,甚至等不及脫褲子的,就是尿急了。尿急尿頻出現的原因有生理的,也有病态的:
1、一次喝太多水,泌尿系統負擔過重,需要盡快排出多餘水分,導緻尿頻尿急,比如一次性喝1000毫升以上的水分。
2、喝太多利尿的飲品,比如茶、咖啡、酒(尤其是啤酒)等。
3、男性前列腺疾病,比如前列腺肥大等,這類情況雖然尿急尿頻,但每次排出的尿量不多,而且斷斷續續,尿完感覺還有。
4、有膀胱過動症,此病症的患者會一直有尿意但每次尿量都很少。
5、有尿崩症或是糖尿病,患者會一直有尿意而且尿量很多。高血糖會損傷神經,引起并發症,導緻膀胱控制神經受損,就可能出現排尿急迫的情況。
預防尿頻尿急,不想經常找廁所,可以通過飲食和運動着手:
飲食方面,首先要減少攝取咖啡因的飲品,比如咖啡及茶。另外,晚間也應避免飲酒、番茄汁這類會增加腎髒負荷的飲品。睡前兩小時不再飲水可避免夜尿頻繁。除此之外,要攝取足夠膳食纖維,保持大便暢通,因為便秘也會令膀胱增加壓力,促進尿頻。
運動方面,進行骨盆訓練運動也很重要,以加強你的骨盆底肌肉、支撐膀胱及盆腔器官的正肌肉,以預防尿頻。
此外,如果有糖尿病的患者,則應該控制血糖,這樣一方面可以避免尿多頻繁去廁所,也能避免并發症,防止控制膀胱的神經出現異常。而對于前列腺疾病,應該根據情況考慮服藥或者手術治療,避免病情進一步進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