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于易水送别駱賓王名句

于易水送别駱賓王名句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29 12:20:55

于易水送别駱賓王名句?此地别燕丹,壯士發沖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于易水送别駱賓王名句?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于易水送别駱賓王名句(讀駱賓王易水有感)1

于易水送别駱賓王名句

此地别燕丹,壯士發沖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關于詩題:

在俞先生的那本《詩境淺說》中該詩題目為:“易水”,在網上查了一下,大都以“于易水送别”為題。我以為“于易水送人”作為該詩的題目是不适宜的。

第一,該詩中未見一個“送”字和“友”之類的字。如果是“送人”的話,至少應有一句詩來提及這件事,可是在我看來,沒有一句詩提到這一點。給我的感覺倒像是,詩人站在曾經是荊轲與燕太子丹作别的易水之岸,面對此情此景,追昔撫今,感慨萬千,借古懷今。

當詩人站在易水之濱,自然而然就想到,幾百年前,荊轲就是在此地别離燕太子丹,去刺殺秦王的情景,并為後人傳頌的事情。為什麼這麼說不是其他事情呢?主要是詩人身上有着一種家國情懷。 2022年9月17日 20:48

如今詩人再次以戍邊的軍人的身份來到幽燕之地,也勢必會激發起自己的建功立業的理想抱負,有可能的話,也想得到後人的歌頌并青史留名。

如果背景中的資料準确的話,那麼,此時對一個六十歲的老人來講,還能擁有此等豪情壯志,實屬難能可貴。

第二,我不知,是根據什麼來得出該詩的内容為“于易水送人”這一結論的。難道是首聯中的“别”字嗎? 2022年9月17日星期六 20:30

從寫作手法來看,如是送人的,至少要在首聯,或是尾聯中點出來,可四句詩哪一句也不是。

但另一方面,手中又沒有不是送人的的資料和根據。雖然如此,我還是依據該詩的内容來判斷“易水”作為題目較佳。2022年9月17日 21:01

關于詩人(古詩文網):

駱賓王(約619—約687年)字觀光,漢族,婺州義烏人(今浙江義烏)。唐初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傑”。

高宗永徽中為道王李元慶府屬,曆武功、長安主簿,儀鳳三年,入為侍禦史,因事下獄,次年遇赦,調露二年除臨海丞,不得志,辭官。

駱賓王于武則天光宅元年,為起兵揚州反武則天的徐敬業作《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敬業敗,亡命不知所之。

創作背景(百度百科):

唐高宗儀鳳三年(678),駱賓王以侍禦史職多次上疏諷谏,觸忤武則天,不久便被誣下獄。調露元年(679)秋,遇赦出獄;冬,奔赴幽燕一帶,側身于軍幕之中。此詩大約寫于這一時期。

但清人陳熙晉在《駱臨海集箋注》中說“……對武則天的統治深為不滿,期待時機,要為匡複李唐王朝,幹出一番事業。可是在這種時機尚未到來之前的那種沉淪壓抑的境遇,更使得詩人陷入彷徨企求的苦悶之中。

這些觀點,我不同意。上元二年(675年),李治患的風眩症更加嚴重,……李治期朝政主要和武氏共同商議處理,但李治仍掌握實權,在他執政年間,武後的支持者李義府、許敬宗等先後倒台,武後的政敵及家屬拜相,王廢後的族兄王方翼也受到任用,拟定《内訓》和《外戚誡》壓制武家人興風作浪,武後對此皆無可奈何(百度百科)

如果這一資料是可靠的,就說明,對“武則天的統治深為不滿”很可能是真的,畢竟在那“三綱五常”和“男尊女卑”的時代,是不主張女性抛頭露面的,更何況還是作為一國之“主”參與政事(這也從側面反映出詩人内心中對傳統思想的堅持)。

更談不上“匡複李唐王朝”這一說法,因為當時還是高宗“掌握實權”,因此怎麼可以說“期待時機,要為匡複李唐王朝”呢?

“仿徨”和“苦悶”也是有的,畢竟詩人是有着自己的理想信念,在那個“學會好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的封建王朝,這恐怕是大多數知識文人的想法。但又考慮到,因自己曾得罪了武後,即便是有為國家建立功勳之心,也未必能夠實現。2022年9月17日星期六 21:27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