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轉季時,可以說是一年之中最難熬的階段。“秋老虎”一發威,“熱熱熱”加“曬曬曬”連番轟炸,人都成了“病貓”。熱還是小事,最怕的是“癢”!有這麼一種癢,叫“瘙癢-搔抓循環”,不論白天晚上,越熱越撓,越撓越癢,讓你恨不得揭掉“這層皮”。這就是所謂的“癢醒症”,也叫“頑固性濕疹”,它還有一個官方名稱——特應性皮炎。
對于中重度特應性皮炎患者來說,這種癢循環往複,一天持續超過12小時且晚上加劇,讓人徹夜難眠。抓一把,都是帶血的皮屑,生活仿佛一場噩夢!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有點怕怕?莫慌!關于特異性皮炎,聽聽藥娃怎麼說!
疾病特點
發病年輕,病程長
特應性皮炎,通常初發于嬰兒期,1歲前發病者約占全部的50%。
近來發現,晚發患者亦不少見。患者受特應性皮炎困擾的時間平均達10年甚至終生。
典型症狀
劇烈瘙癢、皮膚幹燥、慢性濕疹樣皮損
特應性皮炎的臨床表現多樣,典型症狀就是劇烈瘙癢、皮膚幹燥和慢性濕疹樣皮損。
該病在不同年齡段的表現均不相同:
嬰兒期表現為頭面部的“奶藓”;
兒童期以慢性皮損為主,多發生于面頸、肘窩、腘窩和小腿伸側,皮疹往往幹燥肥厚,有明顯苔藓樣變;
青年、成人期可出現在全身任何部位,如眼睑濕疹、手足部濕疹等。并可同時有其他過敏性疾病,如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等。
主要病因
與遺傳、環境因素密切相關
遺傳因素主要影響皮膚屏障功能與免疫平衡。父母等家族成員有過敏性疾病史是特應性皮炎的最強風險因素。
環境因素如氣候變化、生活方式改變(西式飲食)、不正确的洗浴方式、感染原和變應原刺激等也是導緻皮膚屏障損傷的重要因素。
藥物治療
依嚴重程度選擇适當的藥物
特應性皮炎依嚴重性可分為輕度、中度、重度,需要進行長期的慢病管理。
治療之前,需要先對患者的病史、病程、皮損面積和程度等進行綜合評估,确定疾病的嚴重程度,再制定合适的用藥方案。
1.輕度患者
根據皮損及部位,選擇外用糖皮質激素或鈣調神經磷酸酶抑制劑治療。必要時口服抗組胺藥治療合并過敏症(如荨麻疹、過敏性鼻炎)或止癢。如果合并感染,可外用或口服抗細菌/抗病毒/抗真菌藥物進行治療。
2.中度患者
根據皮損及部位,選擇外用糖皮質激素或鈣調磷酸酶抑制劑控制症狀,也可結合紫外線光療。
3.重度患者
系統使用免疫抑制劑,如環孢素、甲氨蝶呤、硫唑嘌呤、嗎替麥考酚酯,或短期用糖皮質激素控制急性嚴重頑固性皮損。
此外,生物制劑靶向藥如單克隆抗體Dupilumab(度普利尤單抗),可快速持久地改善特應性皮炎患者的皮損程度和瘙癢症狀。
Janus激酶抑制劑如烏帕替尼、巴瑞替尼、托法替尼等也對成人中重度特應性皮炎顯示出較好的療效。
日常護理
注意“衣、食、住、洗、用”
衣:貼身衣物不選擇羊毛、化纖面料和粗糙的衣服,盡量選擇純棉面料衣物,防止發生皮膚過敏或瘙癢刺激。洗衣時要漂洗徹底。
食:避免食用會引起過敏的食物。鑒于過度忌口可導緻營養不良,不推薦盲目避食,除非能明确食物和發疹之間的因果關系。
住:避免室内過度幹燥和高溫,室内溫度以23℃左右為宜,濕度以50%~60%為宜。控制環境中的緻敏物,如塵螨、動物皮屑、花粉等。
洗:每日或隔日洗澡,洗澡時間不要過長,以5~10分鐘為宜;水溫不要過熱,控制在32℃~37℃。
用:外用保濕潤膚劑有助于恢複皮膚屏障功能。建議選用适合自己的保濕潤膚劑,足量多次使用,特别是沐浴後要立即使用。
特應性皮炎患者被難以忍受的瘙癢所折磨,往往容易失眠,患上焦慮、抑郁等精神疾病,因此在控制症狀之餘,還要在精神上“減壓”,進行心理調适。
中國藥學會科技開發中心、光明網科普事業部聯合發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