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新晉奶爸,最先掌握的技能除了“換尿布、沖奶粉”和”清洗消毒奶瓶“了,畢竟是寶寶直接進嘴巴接觸的東西,所以一直也比較謹慎,學習下來,也知道常見的奶瓶消毒方法有下面幾種:
一是用熱水煮(燙)。這個是我最最最開始用的消毒方法,也是長輩所推崇的,但是,卻徹底給我們來了次”驚吓“,有一次實在太累,在沙發眯了一會,結果隐約間聞到一股刺鼻的塑膠燒焦味道,猛地跳起來沖到廚房,發現了如下驚悚的一幕,整個奶瓶奶嘴都融掉了,現場一陣陣刺鼻的塑膠味,搞得家裡烏煙瘴氣,這是我标題所說的第一重驚吓,當然主要原因還是在我身上,不應該這麼粗心,不過後來我不再使用這個方法,其實也是有另外一個原因的,那就是太廢”奶嘴“了,不耐高溫的奶嘴燙完太容易變形了。
二是用微波爐轉一轉。這個方法我是在某書上面看到的,但評論裡面呈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有說可以的,表示在奶瓶内裝上7分滿的水,用保鮮膜包起來,然後奶嘴放在裝有水的容器裡面,同時為了防止浮起來,用小盆子壓住,然後使用微波爐“中高火’轉上一分鐘即可;也有表示說千萬别用微波爐的,擔心有毒有害物質(但具體也沒說出什麼有毒有害物質),但一般對于這種持兩面争論的方法,我表示觀望。
三是使用奶瓶消毒器。這裡先回應下我的标題的“第二重驚吓”,事情是這樣,我在大媽上搜索奶瓶消毒器,發現跳出來一大半的推薦都是某熊的奶瓶消毒器,樣子可可愛愛,價格非常誘人,于是我也買了一個回來用,對了,還搭配了一個晾曬奶瓶的小支架,就是下圖左側那個架着的。
剛開始用着我覺得還行,使用前,往底槽裡倒入清水,然後将奶瓶奶嘴架上去,擰到100℃啟動蒸汽消毒即可,一直用着也相安無事,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打翻了機器,底槽的蓋子掉了下來,我瞬間懵了,有點惡心,這種積水陰濕的地方,一不注意清理就容易發黃長黴,想着我用這個給小孩用了這麼久,頭都大了,後面我上去搜了相關産品,發現反饋這個二次污染的問題的還挺多,所以我這并不是個例,也希望廠家能看到想辦法改進,看得見的地方還好說,主要是擔心底槽下面看不見的區域,總不能天天去拆機器對吧。
所以,我把目光放到了“帶烘幹、帶紫外線消毒”的奶瓶消毒櫃産品,但搜索後發現,目前奶瓶消毒櫃的産品不少,但經曆過上面的雙重驚吓之後我學聰明了,如果一件産品不能讓我滿意,那一定是,我的錢沒花到位,通過在某貓通過價格排序的方法,鎖定了Smartcare紫外線消毒櫃(一個韓國品牌,韓國生産),心想這價位的産品應該沒什麼問題了吧,而且考慮到要用一段時間(寶寶目前才7個月),還是咬咬牙上了,而且如果質量好的話,以後身邊同事朋友二胎三台有需要,我還可以轉給他們,這麼一想好像也不那麼貴了,我真是個機靈“中年人”。
但既然這麼貴的東西買都買了,為什麼不借此機會來一次直觀一點的奶嘴消毒櫃橫評呢?而且我搜索了下張大媽,貌似還沒有一篇正兒八經介紹奶瓶消毒櫃的原創,說幹就幹,發了條朋友圈,身邊寶爸寶媽不少,響應速度很快,開輛車兩個小區來回跑動下,就借到了另外兩台其他牌子的奶瓶紫外線消毒櫃産品,上某貓查了下價格,分别是1099元(大宇紫外線消毒櫃)、499元(babycare紫外線消毒櫃),這樣的話,相當于高中低三個價位的産品我手頭都湊齊了,趁着今天周六不上班,趕緊做個橫評,測完趕緊給朋友送回去,别影響人家使用。
二、外觀結構(含知識點解析)将三台機器按規格尺寸大小排放在桌面之後,說實話,Smartcare4代的整體白色機身配色是我喜歡的,大宇的黃色配色比較低調,babycare的藍色配色則顯得比較跳脫些。
1、開門方式
而三台機器,居然有三種不同的開門方式(方向),Smartcare紫外線消毒櫃是往右側開門,大宇紫外線消毒櫃是往左側開門,我怎麼也沒想明白!我心心念念收到手的Smartcare,怎麼會是往右側開門,這對我這種慣用手是右手的寶爸寶媽來說,這個開門方式好不習慣啊,大家可以腦補一下,右撇子的你是不是經常洗完奶瓶用右手拿東西,左手用來開門,結果門的開啟方向跟手的發力方向截然相反,這是什麼一種體驗?
大宇和babycare這兩台中、低價位的奶瓶消毒櫃産品,反而在開門方式上面,比價格貴很多的Smartcare,給我的感覺會人性化好多,比如,大宇的左側開門除了符合大部分人右撇子的操作之外,在櫃門上還設計有一個碩大的把手(就是下圖中這條非常顯眼的金色把手)。
有時候我就在想,是否真的需要将“簡約”貫徹到所有産品設計上,但殊不知有時候過分的簡約卻犧牲了實用性,像這種把手設計,我認為真沒必要省,因為真心實用,特别對奶爸奶媽來說,半夜起夜是常有的事情,有把手做“輔導”,至少開門拿奶瓶就不會睜眼瞎了。
Smartcare的櫃門,好看是好看,但是開門把手居然設計成了一個内凹的小圓,還放在了門的最下邊,這是什麼神仙操作,或者說這壓根不是一個把手設計?有沒有用過的小夥伴提醒一下,是不是我用法用錯了。
總之,如果下面這個内凹圓圈就是把手的話,除非你摸習慣了形成肌肉記憶,不然晚上起夜還要閉着眼摸一番才能開到門,娃估計都要等得不耐煩嚎啕大哭了。
而babycare雖然是上側開門。
但人家至少也設計了個彈出式按鍵,按一下門就自動開了,也比Smartcare的方便實用很多。
2、擺放空間
消毒櫃門打開之後,Smartcare和大宇的内部擺放空間布局基本一緻(或者說一模一樣吧),中間是不鏽鋼镂空隔闆,底層是不鏽鋼籃子。
Smartcare的内部空間會比大宇的略大(Smartcare25L vs 大宇22L),這個對比隔層擋闆就能看得出來,另外Smartcare的不鏽鋼隔欄的縫隙做得也比較密些,不會那麼容易跟櫃壁直接接觸到,或者說夾住我放在裡面消毒的物品。
babycare的内部空間就自然小很多了,有個不鏽鋼隔籃挂在上方,說實話,如果單從目前的三件産品的内部空間來看,我應該會第一時間排除babycare,因為就我家小孩,光是奶瓶有3個和餐具2套,更不用說那一床一箱子的玩具了,所以,這個空間容量壓根不夠使用,除非真的是寶爸寶媽能夠控制得住手,少買這些嬰兒用品(但控制不住啊)。
3、核心部件
回到這三台機器的内部結構,作為消毒櫃最核心的部件,自然是發射紫外線的部件,從三台機器采用的部件來區分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使用紫外線燈珠,另一種是使用紫外線燈管,Smartcare和大宇這兩款奶瓶消毒櫃,采用的就是紫外線燈珠。
babycare這款奶瓶消毒櫃采用的則是紫外線燈管的部件。
先說結論,燈珠和燈管哪個好?自然是燈珠,下面是兩者的一些知識點普及:
1、燈珠比燈管環保
傳統紫外線燈管,含泵,萬一碎了是件很麻煩的事情,除了不安全不環保之外,紫外線燈管遇到空氣會産生微量的臭氧,與太陽原理一樣,雖然屬于正常物理現象,對人體無害,但少部分氣味敏感的人會介意;而紫外線燈珠,不含泵安全性更高,而且不會産生臭氧,敏感人群也聞不到氣味。
2、燈珠消毒效率比燈管高
燈管的短波紫外線,需要一定時間達到消毒标準;而燈珠發射的深紫外線,瞬間達到消毒标準。
3、燈珠使用壽命比燈管長(還是賊長那種)
紫外線燈管有壽命,需要定期更換燈管,一年到一年半就要進行更換,否則會影響殺菌效果;燈珠,它是半導體,殺菌效果不會衰退,每天消毒兩小時,可以用27年之久,可謂是半永久。
(圖源Smartcare官網宣傳)
所以,從紫外線部件的配置上,如果你預算夠的話,優先推薦使用紫外線燈珠配置的消毒櫃,紫外線燈管配置的雖然也能用,但肯定比不上使用燈珠的省心,而在Smartcare和大宇這兩款使用(1)燈珠數量區别:Smartcare配置了9顆燈珠,大宇配置了10顆燈珠;
(2)燈珠排列區别:左邊Smartcare的燈珠隻在上層排列,右邊大宇的在上下層均排列了燈珠。
有一說一,像我家小孩奶瓶奶嘴數量比較多的情況下,我認為朋友家大宇給我的消毒心理感知會好一些,像下圖,我中間層擺放得滿滿當當的情況下,如果隻是單層燈珠排列,紫外線是否能折射到底部去呢?這個我表示還是有點擔心,上下雙層分布就很好打消了我這個顧慮。
賣得貴反而在燈珠數量和排列上”減量“了,這我有點不能理解,畢竟,燈珠數量的多少和上下層排列分布,從心裡感知上,我會偏向于認為數量多的和雙層排列的,會比數量少的單層排列的,消毒照射覆蓋更為均勻些。
(3)櫃門反射材質區别:
兩台機器的内膽都是用了不鏽鋼材質,但是,在櫃門背面這個位置,Smartcare采用的是玻璃鏡面,大宇使用的是不鏽鋼鏡面,不過我敲了敲Smartcare這個面闆的質感,跟玻璃的手感又差很多,于是找到客服确認了一桶,最終問到的是這是一塊“亞克力”面闆,隻是在内層刷上了鏡面塗層,以此來反射/折射櫃内的紫外線。
大宇的櫃門背部則是一塊一體化的不鏽鋼鏡面,差不多可以當做一面鏡子來看吧,而且隻在櫃門的右上角開了一個小個的觀察窗,基本上做了全封閉。
開啟紫外線殺菌工作後,我發現Smartcare的透光會比大宇的明顯很多,大宇的嚴嚴實實看不到機器工作時的紫外線光源,我下面這張圖是我将手機鏡頭怼在觀察窗口上才拍到的場景,當然,不建議你這麼做。
Smartcare的隻要你靠近櫃門,是可以看到裡面的紫外線光源的,這也說明一個問題,玻璃鏡面的封閉性還是不如不鏽鋼鏡面的,不明白為什麼Smartcare不搞成全封閉的不鏽鋼鏡面。
為了方便大家對比,我簡單做一張表直觀對比下吧:
品牌 |
Smartcare |
大宇 |
babycare |
是否采用燈珠 |
是 |
是 |
否 |
燈珠數量 |
9 |
10 |
- |
燈珠是否上下層排列 |
否 |
是 |
- |
是否可以觀察到工作時的紫外線 |
是 |
否 |
否 |
三台機器的操作都采用觸摸式按鍵,功能上面看,均出奇一緻的設置了4個功能,大體就是“自動、消毒、烘幹、保管”。
Smartcare延續外觀設計簡約的風格,按鍵觸發後,在透明面闆上面會顯示出工作時間和櫃内溫度,整個設計界面還是一貫的簡約簡潔,單純從審美的角度來看,我會投Smartcare一票,但有一說一,對于如果是我爸媽來帶小孩的話,可能就不那麼友好,因為,要注意看才能看清楚,就不是很直觀。
大宇的按鍵觸發後,就比較“簡單粗暴”一點,碩大的的數顯在櫃門正中部位顯示出來,告訴你按鍵是否啟動成功以及剩餘工作時長,這個數顯設計雖然沒有長在我的審美上,但實用性實在沒法吐槽它,因為這種設計,很明顯是奔着實用性去的,像我老媽老花眼,都能一眼看明白機器的使用狀态的那種。
babycare則是觸發按鍵後,會有背光顯示,而且因為按鍵設置在上蓋區域,所以使用起來也算比較直觀,隻是,我想說這種覆膜的設計,真心不耐用,我朋友這一台按鍵都已經按花了,功能說明看得不是很清晰,當然,有解決辦法,買個小标簽機把标簽打印好貼上去即可。
回到功能點上,像“消毒、烘幹、保管”這三種獨立功能就是字面意思,消毒就是開啟紫外線殺菌,烘幹就是開啟熱風烘幹,保管就是定時換氣消毒,但在“自動”這個功能鍵的設定上,我使用下來,總結一下,大宇的功能人性化程度>Smartcare和babycare,為什麼這麼講?因為Smartcare和babycare的自動按鍵,隻是一鍵幫我完成“消毒、烘幹”的操作,在完成這兩步操作後,并不會自動幫我跳轉到“保管”功能,需要我自己再動手按一下“保管”鍵,而大宇的自動功能,則一鍵把“消毒、烘幹、保管”三個功能都操作了,這個實際用下來,我覺得會省事很多,而且像我爸媽這種長輩帶娃,操作起來也容易。同時,大宇的保管時間是這3台裡面最長的,能做到12小時自動排氣消毒,Smartcare是8個小時。
四、使用效果1、烘幹成效蒸汽消毒這種方式,我算是怕了,蒸汽消毒有兩個痛點,一是消毒完之後太燙手了,完全碰不得那種,二是消毒後奶瓶奶嘴裡面殘餘了大量水珠,消毒的水再次進入小孩嘴巴裡面,總覺得心裡很膈應,隻能耐心再用廚房紙擦幹淨,誰知道擦的過程中又會不會帶來二次污染呢?而三款紫外線消毒櫃都有低溫烘幹功能,我分别給三台機器放入了剛洗完的奶瓶奶嘴,來實際使用試試,看看能不能烘幹徹底,以及剛拿出來的時候會不會燙手(是否真的低溫烘幹)。
我之前用蒸汽消毒,最怕的就是忘記才剛消毒好,就去打開那個蓋子,别說那股蒸汽有多燙手了,所以我首先測試的,烘幹結束後打開櫃門,各自内部的一個溫度,實測三款機器都确實是在低溫下運行烘幹,開箱後第一時間伸入櫃内并不會燙手,消毒櫃直接烘幹完直接打開不是問題。
像奶嘴等一些寶寶用品,溫度如果高了,奶嘴是極易變形的,而低溫烘幹的好處,除了不燙手之外,更重要的是保護這些寶寶用品,比如奶嘴。
雖然3台機器都是低溫烘幹,但能不能烘幹烘透,3台機器交的答案還不一樣,各自拿出來奶瓶瓶底一看,結果有點讓我想不到,價格最貴的Smartcare居然沒有把奶瓶完全烘幹,這有點出乎我的意料,可以看到奶瓶底部還有星星點點的水珠,如果不是我借了朋友的機器作對比,我可能也就這樣算了。
但有對比的情況下,朋友家的大宇反而把奶瓶的都烘幹烘透了,可以看到瓶底見不到水分的殘留,這裡注意了,我這裡均采用瓶口向上擺放的方式,就是為了檢驗烘幹能力是否到位,那麼在同等姿勢的情況下,一個幹了,一個沒幹,最有可能的就是溫度的差異,查了一下各自的參數,發現Smartcare的最高烘幹消毒溫度是45℃,大宇的最高烘幹消毒溫度是65℃。
65℃剛好采用的就是巴氏消毒原理,利用高溫消毒烘幹物品30分鐘以上,能有效去除99.99%的細菌,是被廣泛流傳并認可的消毒方式,而且這個溫度烘幹出來的效果的确最佳的,
而babycare是這三款裡面烘幹能力最不行的,水分都彙聚在底部了,感覺就是我剛洗完瓶子裡的水全部回流到底部罷了。
2、空氣濾網
因為整個低溫烘幹時是需要吸取外部的空氣進入内部的,所以這裡有涉及到一個問題,就是吸入的時候有沒有做空氣過濾,如果沒有過濾到位的話,也可能造成二次污染,而這3台消毒櫃都有各自的濾網裝置,這裡我也拿出來對比一下,babycare的濾網,感覺就是小小薄薄一層;大宇的濾網用的是一塊HEPA空氣濾網;Smartcare用的是一塊這樣可以拆卸的粗纖維過濾闆。
babycare的濾網薄薄一層就沒什麼好說的了!但從過濾性能來講,大宇的HEPA濾網,會比Smartcare的過濾性能更高些,Smartcare的過濾闆雖然說可以反複沖洗使用,但過濾但顆粒物更偏向于大直徑的,而大宇的HEPA濾網可以過濾更小直徑的吸入空氣異物,當然,這種有損耗的器材則需要定期更換。
總結
3款産品評測下來,我給各個評測的點分别排個名打個分(優秀為3,中等為2,一般為1):
品牌 |
Smartcare |
大宇 |
babycare |
顔值外觀 |
3 |
2 |
1 |
紫外線燈珠數量/排列 |
2 |
3 |
1 |
是否會紫外線透光 |
1 |
3 |
2 |
功能實用性 |
2 |
3 |
1 |
烘幹效果 |
2 |
3 |
1 |
過濾效果 |
2 |
3 |
1 |
最後說下,這次确實沖動了,考慮到我已經用過了,産品就不退換了,但還是結合使用感受跟你們推薦下:
如果你是顔控,那麼Smartcare可以考慮,但如果你追求實用性和效果,那麼便宜幾百塊的大宇反而我認為性價比更高,至于babycare,是真的不太推薦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