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當是《隋唐演義》中的人物,為瓦崗五虎将之一。曆史上确有其人,新舊唐書均沒有為其立傳,但這一點也不影響無論是演義還是曆史上王伯當精彩的一生。
王伯當,有稱其原為鮮卑貴族後裔,文狀元、武探花,是一個文武雙全的人物,尤其是一身神射絕技當世無雙,曾與秦瓊專傳槍箭技藝,人稱“白衣神箭”。王伯當出名就在于他一箭射死隋唐第九和第十七兩條排名較高的好漢,正合白衣神箭的稱呼。
大隋國運正隆時,楊玄感起兵作亂,西魏名臣李弼的重孫李密因為和他關系交好,被邀請共同平定天下,李密欣然應允。結果李密獻計上中下三策,楊玄感反其道而行之,被滅。李密也成了被通緝的逃犯,之後投奔瓦崗寨。當時瓦崗寨勢力漸漸強大,先後有李勣和單雄信等人加入。
李密初來瓦崗,并不被翟讓信任,後來王伯當自告奮勇,找到翟讓,把李密對時局的分析,告訴翟讓,翟讓非常欣賞,于是開始重用李密和王伯當。王伯當在和隋将張須陀大戰時表現突出,被加官進爵。
李密成了氣候,擺“鴻門宴”密謀殺害翟讓。其時,李勣單雄信均在,幾乎被害,王伯當出言“勿傷自家兄弟”,救了李勣和單雄信。從此李密坐上了瓦崗的頭把交椅,而王伯當地位僅次于李密。李密自從赢了宇文化及的那一仗後,日益驕奢,被王世充偷襲,李密慘敗,瓦崗所有戰将,幾乎都被王世充所降。當時王伯當的妻兒老小都被王世充所獲,王伯當面臨兩個選擇,要麼投降王世充,保全家人,要麼跟着李密投降李淵,家人不保。結果,他為了做一個忠義之人,随李密投奔李唐,家人悉數被殺。
二人歸唐後,王伯當被李世民重用,李世民想調王伯當到他的軍中,但王伯當希望能夠繼續跟着李密,李世民沒有強求。然而李密注定不安分,他再次反叛,王伯當曾勸說李密,這樣做風險太大,但是既然李密決定了,他還是毅然跟随。他們的最後一戰是在斷密澗,王伯當等人被李世民包圍,李世民下令其他人可以死要見屍,但是不到萬不得已,一定不要傷害王伯當。為了勸降王伯當,李世民甚至跪地求賢,而王伯當不願歸附,仍然選擇和李密共存亡。在李密中箭的那一刻,他毅然背起李密,以身擋箭,诠釋着自己的忠義。
古代名士,有良禽擇木而栖者,有一臣不事二主者,而王伯當選擇了後者,可敬亦可歎。他可以選擇和李密一起反隋,一起越獄;為了李密放棄家人,為了李密放棄李世民的愛惜,然而,他選擇的是李密嗎,不,是他自己的内心,王伯當的“忠義”,給曆史留下太多争議?
王伯當誓死效忠李密,他是愚忠嗎?他和瓦崗寨的兄弟們到底誰錯了。李密昏庸無道,王伯當卻一定要誓死追随,王伯當究竟是怎麼想的?
古人雲,士為知己者死。王伯當自認文武雙全,又有貴族血統,與瓦崗軍原有一群土包子,骨子裡是不合的。曆史上他看不起翟讓的胸無大志,演義中更是看不上不着調的程咬金。李密是有頭腦而又賞識他的人,他在李密手下更能一展報負,所以李密對他有知遇之恩。所以,無論演義還是曆史,他是最堅定跟着李密的人。
演義中,李世民心慕當年的瓦崗五虎将——羅成、秦叔寶、單雄信、王伯當、程咬金,手中已有秦叔寶、羅成和程咬金,單雄信由于和唐家有殺兄之仇,不共戴天,在李世民看來,勸降王伯當還有些希望。在斷密澗圍住李密和王伯當,為招降對手,李世民不惜下跪,以顯示其愛才之心,而王伯當誓死追随李密,一将不侍二主,回拜李世民以示心意,最後和李密一起被唐軍射死于斷密澗。對于王伯當的不降,人們衆說紛芸。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正面評價:王伯當真乃忠義之士也。負面評價:白衣神箭王伯當對李密、單雄信對王世充的忠,則是英雄誤投、錯失良主的忠;隻有秦瓊良鳥擇木而栖,英雄擇主而依,忠得其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