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聰 UCL,一方是頂級富豪家的公子,另一方是跻身英國G5的老牌名校,這種強強組合在今天已經是屢見不鮮了。
不止在UCL,放眼全球,數量衆多的富二代都紮堆于世界名校。有錢就任性嗎?
歐美國家比較崇尚的兩個教育概念,一個是精英教育,另一個是通識教育。前者注重培養學生的領導力,後者注重培養學生的兼容性。從某種程度來說,這兩個概念是有共通性的。
無論是精英教育,還是通識教育,都是在培養有社會帶動力量的組織者。
精英教育對于富有家庭來說,父母不需要子女成為某一種技術的達人,而是希望他們有能把許多技術大牛聯合起來的本事。這就需要他們有足夠的領導力和兼容性,這一點可不是那些“以就業為目的”的學校能做到的。
海外普通的公立學校主要是為了向社會輸送技能型人才,這類人才的培養隻需要标準化的課本和教學模式就可以。雖能讓學生有一技傍身,卻容易抹殺學生的個性和天賦,阻斷他們向上發展的空間。
而那些頂級名校則更注重保護學生們的獨特性,希望學生能成長為帥才。這就解釋了為什麼美國藤校都更青睐于有興趣特長,并且有一定領導經驗的學生了。
通識教育王思聰攻讀的是哲學系,這是典型的通識類學科。什麼是通識類學科呢?就是名字看起來比較抽象、缥缈的,比如文學、哲學、美學,這些專業的特點是基礎性強,側重于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提升學生的思考維度。
另一類非通識類學科比如,會計、信息技術等等,這些專業的目的性很強,還沒畢業就已經知道自己将來要幹什麼了。相比于這些專業,學習通識類學科的同學看似就業方向不明确,實際上有着廣闊思維視角的他們反而有更大的擇業空間。
舉個例子,如果你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學攝影專業,那麼你獲得的攝影技術則是膠片相關的,在現在純數碼領域的攝影界便不再使用。但是如果你是學美學的,隻要是跟美學相關的工作,轉行的成本則會低很多。
據統計,接受過精英教育和通識教育的學生,在未來工作生涯中,從持續性、職位等級、經濟收入等多方面,都會比一般的技能型人才有更好的發展前景。而名校也正是因為注重這兩種教育,才會被更多的人認可和青睐。
所以,有錢人紮堆世界名校,根本原因是兩者理念上的契合,可不是“一個學費貴,一個給得起”這麼簡單。
也正因如此,許多即使家境一般的家庭,甯可砸鍋賣鐵也想把自己的孩子送進哈佛、耶魯、牛劍這樣的名校。因為這裡會讓學生在思維理念上占領高地,那對于他們未來的發展将大有助益。
倫敦大學學院,1826年創立于英國倫敦,是世界頂尖的公立研究型大學,與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帝國理工學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并稱"G5超級精英大學
UCL共培養出35位諾貝爾獎得主、3位菲爾茲獎得主以及各領域菁英人物,包括光纖之父高锟,電話之父亞曆山大·貝爾,DNA發現者弗朗西斯·克裡克,核化學之父奧托·哈恩,建築電訊派核心彼得·庫克,固體物理學奠基人布拉格,AlphaGo之父戴密斯·哈薩比斯、大衛·席爾瓦,奇點定理證明者羅傑·彭羅斯,文學巨匠泰戈爾,印度國父甘地等。
UCL有11所學院,包括UCL巴特萊特建築學院、工程科學學院、藝術與人文科學學院、腦科學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法學院、醫科學學院、教育學院、人類健康科學學院、數學與物理科學學院、曆史與社會科學學院。
在2020年QS建築學專業世界排名中,UCL的建築學 (Architechture) 超越曼徹斯特建築學院、劍橋大學,跻身全英第一;社會科學和管理(Social Sciences and Management)排名全英第4,世界第25;UCL醫學類專業常年位居歐洲前三;UCL計算機專業位居歐洲第二(僅次于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英國第一;UCL的泛商科領域也位于英國前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