饹馇又稱咯紮,一種河北唐山的漢族面食小吃。是百姓逢年過節,婚喪喜慶,迎來送往的必備之物。小編寫到這裡都想嘗一口了,用豆面做成餅形,切成塊,熬菜吃。下面我們一起去看看唐山文化吧。
饹馇是河北唐山創造的小吃,但饹馇名稱卻是來源于慈禧太後的命名。而在唐山的民間對“饹馇”一詞的來源卻流傳着一個很有趣的故事。椐說當清王朝在遵化建東陵以後,守陵人為讨得皇家的歡心,就把這一特産送進了皇宮。當時的慈禧太後吃飯有個習慣,端上來的菜最多隻夾兩口就撤下。
有一次,禦膳房端上了醋熘咯紮,她一看沒有吃過,問了聲:“這是什麼菜呀?”太監趕忙回答:“還沒起名字呢,請老佛爺賜個名吧。”慈禧太後一邊聽一邊吃了兩口,太監就忙着往下撤。誰知,慈禧太後還沒有吃夠,就說了句“擱着”吧。太監以為這是太後賜的菜名,馬上傳下去:“老佛爺賜此菜名為‘ 咯紮’。”咯紮與擱着諧音,從此以後,咯紮的叫法便在民間流傳至今,咯紮的身價也大大提高。
其實,饹馇原本是老百姓粗糧細做的産物。唐山地多,盛産綠豆。人們把精選的綠豆磨成豆瓣,用水發泡,漂去豆皮,然後上水磨成汁,再加水過籮去渣,經過三次去毛漿,待成潔白的澱粉後,再兌好汁,攪成漿糊狀,用尖鍋緩火攤制成圓形薄片,一張饹馇就做成了。這樣做的饹馇清香誘人,富有韌性,拎起來不壞,折上也不會裂紋。
從營養食療角度看,綠豆饹馇還具有清肝合胃,瀉火消暑,美容解毒,降低血壓,血脂的功能,符合現在提倡的食療合一,飲食養生的要求。現在,饹馇菜肴已經成為唐山人民喜愛的獨特美味,醋溜饹馇、燴饹馇、炸饹馇、焦溜饹馇、玻璃饹馇、炒饹馇、饹馇簽子、糖醋饹馇、饹馇湯等等,據說能做一百多道菜,很有特色,擺在餐桌上,質高形異,色美味香。近年來,饹馇更是登上了大雅之堂,饹馇宴已成為招待國内外賓客的拿手菜,深得食客的贊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