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朋友都聽過這樣一個說法:巴赫、貝多芬、勃拉姆斯這三位出生于德國的偉大古典音樂巨匠并稱為“3B”,他們分别代表了古典音樂的三個時代。
雖然這一說法受到了廣泛認同,甚至被很多音樂家用作音樂會選曲的主題,但本着追根溯源的精神,我們覺得有必要探究一下這一說法是在何時産生,又是由何人提出的。
首先開門見山公布答案:“3B”一詞最早由彼得·科内利烏斯在1854年提出,他所指的“3B”分别是貝多芬、巴赫及法國作曲家柏遼茲,後來,漢斯·馮·彪羅提出以勃拉姆斯取代柏遼茲,也就是現在廣為流傳的“3B”。
漢斯·馮·彪羅是誰?已故指揮大師洛林·馬澤爾曾說:“今日的每一位指揮仍是彪羅的學生。”彪羅訓練樂團的能力在19世紀首屈一指,他也是柏林愛樂樂團曆史上最重要的音樂總監之一,為樂團今天的超一流水平打下了堅實基礎。
作為勃拉姆斯的同時代人,雖然彪羅十分推崇勃拉姆斯,但勃拉姆斯卻曾一度與彪羅鬧掰,到了晚年,勃拉姆斯或許是意識到了自己确實需要這樣一位朋友,便試圖挽回這段友誼,并将自己的第三部小提琴奏鳴曲(作品108号,D小調)題獻給了彪羅。
這部作品的四個樂章構成了古典主義時期經典的交響曲結構,勃拉姆斯精緻的旋律與和聲在音樂中發揮到了極緻。
1月12日,我們将親耳聆聽到這部背後充滿故事的小提琴經典作品,“長發飄飄”的希臘小提琴大師卡瓦科斯将與意大利鋼琴家恩裡科·帕切搭檔,除了勃拉姆斯這部經典的第三小提琴奏鳴曲,他們還将帶來貝多芬、拉威爾、埃奈斯庫的作品,以“古典亦多情”為主題,探尋不同時代的古典主義精神。
“古典亦多情”卡瓦科斯小提琴獨奏音樂會
2020.1.12 19:30
國家大劇院 音樂廳
曲目
第一小提琴奏鳴曲
貝多芬 曲
第三小提琴奏鳴曲
勃拉姆斯 曲
——中場休息——
奏鳴曲“遺作”
拉威爾 曲
第三小提琴奏鳴曲
埃奈斯庫 曲
—END—
文案 | 陳暮寒
編輯 | 陸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