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髒病是我國成年人高發的一種疾病,患病人群大,而且每年以10%的速度進行遞增,慢性腎髒病治療不及時可能導緻尿毒症,而我國9成病患不知自己得了“慢性腎髒病”。
什麼是慢性腎髒病?
慢性腎髒病(CKD)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腎髒結構和功能障礙的一種不可逆疾病。
臨床指标表現為腎髒結構和功能障礙≥3個月,包括腎小球濾過率(GFR)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損傷、血液或尿液成分異常,及影像學檢查異常,或不明原因GFR下降(GFR<60mL/min)超過3個月。
慢性腎病的誘發因素有很多種: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免疫失調、心血管疾病、外傷、手術等。慢性腎病發病的本質機理,就是腎間質纖維化,這也是各種腎病發展至終末期的共同途徑。
我國慢性腎病患者的現狀?
據調查,慢性腎髒病的發病率是非常高的,而且,有腎髒病的這些病人,知道自己有問題的不到10%,也就是說,90%以上的病人不知道自己得了什麼病。
目前,慢性腎髒病的治療手段有限,主要采取維持性透析和腎移植治療。慢性腎髒病的發病率呈逐年遞增趨勢,影響全球10%以上的人口,每年造成500萬至1000萬人死亡。
維持性腎透析和腎移植治療CKD是有效的,但存在諸多問題,比如透析費用大、缺乏供體來源、免疫抑制劑副作用大、藥物維持花費高、手術費用高等。
幹細胞作為當今醫學領域的熱點研究方向,為受損組織器官提供了修複再生的可能,這種治療方式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幹細胞有效治療慢性腎病的療法
幹細胞具有突出的抗炎特性和免疫調節功能,修複腎損傷、改善腎功能。在大鼠順鉑腎毒性模型中,進行幹細胞移植後的小鼠可改善腎功能和腎小管損傷,減少了腎小纖維化和硬化。
2016年至2019年,我國中央财政經費撥款支持幹細胞臨床研究涉及重症急性腎損傷等多種疾病,并且國家衛健委批準了《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狼瘡性腎炎的随機盲态平行對照多中心研究》的備案項目。
目前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注冊的就已有超過30項I / II期臨床試驗,側重于驗證幹細胞對腎損傷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2019年,Cinzia Rota等人發表了一篇文獻,描述了全球16項關于幹細胞療法在慢性腎病領域的臨床試驗結果,總結了當前的研究進展和進入臨床應用的前景。分析結果表明:受試者接受幹細胞療法後,其血肌酐水平恢複到正常狀态,Terg細胞增加、CD4 T細胞增殖減少,安全且耐受性良好,其中有2例受試者的腎小管炎和間質纖維化/腎小管萎縮得到恢複。
案例
61例CDK患者采用全身和局部輸注的方法幹細胞移植,兩周後患者的血β2-MG、尿素氮、肌酐、尿酸等指标顯著下降,尿β2-MG、IgG、Alb、THP、24h尿蛋白、24h白蛋白排洩等指标也顯著改變,證明患者的腎功能提高,幹細胞對CDK的治療是卓有成效的。
2016年,《中華細胞與幹細胞雜志》報道了第二軍醫大學福州總院臨床醫學院向15位糖尿病腎病患者進行靜脈輸注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的臨床案例。
在接受治療的3個月後,患者血壓、血糖、C肽值及腎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說明臍帶間充質幹細胞靜脈輸注安全有效。與口服缬沙坦 皮下注射胰島素的傳統治療方式相比,間充質幹細胞移植改善舒張壓、腎功能方面的臨床療效更優。
更多資訊請關注公衆号:一代重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