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探究加速度和力的關系實驗

探究加速度和力的關系實驗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1 19:55:11

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知道了如何描述物體的運動。用什麼物理量來描述呢?對,用速度來描述。速度是一個矢量,無論大小,方向發生變化,物體的運動狀态就會發生改變。如何描述速度的變化呢?用加速度來描述。

探究加速度和力的關系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1

秋名山

探讨加速度的大小與什麼因素有關。在定量分析之前,先來定性地做一個讨論。駕駛兩輛汽車在秋名山上比賽。A組呢,是法拉利和奇瑞QQ,兩者共同點是質量相同,但是法拉利的馬力是1000匹,而QQ的馬力是500匹,會選哪輛呢?肯定是法拉利,為什麼呀?因為法拉利起跑快一些,提速性能好一些,所以它在單位時間内的速度變化量是不是大一些?也就是說它的加速度大一些。相同質量的物體,受到的外力越大,加速度越大。即物體的加速度與其所受外力呈正相關;接下來将視角移到B組比賽之中,B組學精了,要求是相同馬力的兩輛車。但一個車質量較小——是敞篷跑車,而另一車質量較大——是滿載的半挂車。選哪輛?小轎車,為什麼呀?兩輛車受到相同牽引力的,質量越小,提速越快,也就是說加速度越大。由此得出加速度與質量呈負相關關系。我們已經知道了加速度與力和質量的定性關系,究竟它們有怎樣的定量關系,我們通過實驗來探究。

探究加速度和力的關系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2

秋名山車神

運動狀态→速度→加速度 a:與F呈正相關,與m呈負相關。

A組: M一定時,F越大,a越大;

B組: F 一定時,m越大,a越小。

小車通過細線、滑輪與砝碼相連,在砝碼的拉力作用下小車做加速運動。在這個實驗當中,小車受到的外力F就是誰的重量mg?隻是砝碼的重量嗎?應該是砝碼和砝碼盤的重量之和。小車的質量M怎麼辦呀?天平左物右碼加遊碼可以稱量;小車的加速度a使用位移-時間公式:x=1/2at2變形,也可以把加速度給反接出來:a=2x/t2,隻要測出小車走過的長度x還有經曆的時間t就可以求出加速度a了?

剛才這個實驗方法好不好呢?肯定不完美!方案二對實驗一在原理上進行改進或者完善。就好比是電腦系統的一個升級,這邊就是windows XP;這邊呢,就是win8,win10,在它的基礎上修補了很多漏洞。有什麼漏洞呢?

實驗一

外力F: 砝碼和砝碼盤重量mg-Ff(後面加上去的)

小車質量M: 天平測量;

加速度a: x=1/2at2→a=2x(直尺測長度)/t2(初速度為0);/△x/T2(初速度不為0)

第一個,剛才把砝碼和砝碼盤的重力之和是不是直接當做小車受到的合力了?小車在地上走,除了mg之外,它還會受到一個輪胎與地面之間的什麼力的作用?對了!還有摩擦力!所以剛才是不是沒有把摩擦力考慮進來?對,也就是說小車受到的這個外力其實是mg-Ff,但是求摩擦力比較麻煩,怎麼辦呢?有沒有辦法把它給抵消掉?用砂紙磨光?,太費時間了,還用搓澡巾呢!所以我們看到實驗二和一最大的區别就是這裡加了一個斜面,作用是什麼呢?抵消摩擦。小車放在斜面往下運動,一定會受到斜面給它向上的摩擦力,除此之外,還會受到自身的重力。重力是不是有一個沿斜面向下的分量呀?對,當我們将斜面傾角調整到一定角度時,這個重力下滑分力剛好與摩擦力等大反向,這樣是不是就平衡了摩擦力了?于是小車在沿斜面方向上二力平衡,所以如果你具有一定的初速度,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它将以這個初速度勻速運動下去。“如何消除摩擦力呢?”分三步:首先,去掉砝碼盤(擦去與之連接的細線);然後調整斜面傾角到G1剛好與Ff相等;此時輕輕地撥一下小車,給它一個初速度,小車将會以這個初速度勻速運動下去。好,“如何判斷摩擦力剛好被重力下滑分力平衡?”有的同學說勻速運動就好了,那你說是勻速運動就是勻速運動了嗎?我還看見它是加速運動了?他還看見是減速運動了?衆口難調!怎麼辦呢?引入打點計時器,當與小車連接的紙帶上留下的點迹是均勻分布的,說明小車做的是不是勻速運動呀?對,這就是标準。大家一定要注意:在檢驗過程中,小車一邊一定不能跟砝碼相連,否則得到的結果是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解決了摩擦力問題之後,此時是不是就能夠在設個地方劃等号了?(外力F與mg之間)還是不行!為什麼?是什麼樣的原因呢?這裡要注意一件事:小車的質量M必須遠大于砝碼和砝碼盤的質量m之和,才能認為拉力F=mg。為什麼呢?我們原來是這樣設想的:讓砝碼的重量充當小車的加速度,即mg=Ma,但在小車運動的同時砝碼也要運動,所以這個重力不但給小車提供了加速度,同樣也給砝碼提供了加速度,(以砝碼為研究對象,如果F=mg,根據“牛一”,它還能從靜止往下拽小車嗎?不能了。所以F<mg)應改為:mg=(m M)a(一根繩上的螞蚱,加速度相同),當M遠大于m時,兩個a近似相等。

我們的目标是要證明:當m《M時,F=mg。

怎麼證明呢?(還可以:“先整體,後隔離”)

在重力的下滑分力與摩擦力平衡後,先分析小車的受力情況:

小車:F=Ma→a=F/M;

砝碼盤:G-F=ma→G-F=m*(F/M)

得到:F=Mmg/M m(馬雲的錢加你的錢≈馬雲的錢)=mg/1 m/M

好,我們要證明的是:F=mg,所以他前面的系數1/(1 m/M)必須為1

也就是說1 m/M必須為1,m/M必須為0.它怎麼就為0了?

有同學說讓分子為0,可以嗎?不行。因為m=0還怎麼拉小車呢?

分母為0,可以嗎?也不行。為什麼電線不能短路,一定的電壓除以為0 的電阻,得到的電流為多少?電流是無窮大!所以電線就會被燒斷。M為0,得到的值不是0,是無窮大。

所以怎麼辦?讓分子無窮小,分母無窮大。就好像一分錢,分給13億人,每個人分多少?是不是幾乎為0.(杯水車薪)

所以當m遠小于M時,F很接近mg.

在這個實驗中,小車受到的外力:嚴格等于砝碼重力;小車的質量依然用砝碼來測量;小車的加速度咱們換了測量方法——改用打點計時器測量。我們在紙帶上打出點迹,利用燈飾位移差公式△X=aT2,就可以求出加速度a 了。(專題學習:聯系物理競賽課件)

實驗二

外力F: 砝碼和砝碼盤重量mg(m《M);

小車質量M: 天平測量;

加速度a: 打點計時器測量:△X=aT2

實驗後記錄數據,就應該處理數據啦。那就像書72頁的兩個表。這兩個表就是在F一定的情況下,a與m的關系:我們從圖中可以看出兩者呈負相關關系,但是圖線是雙曲線不好辨識,a與m可以呈幂函數的關系,但是幾次幂是未知的。所以把自變量變成1/m,可以看出兩者是正比例關系;(a與質量的倒數成反比,我與你的敵人是好朋友,我就是你的敵人,你的敵人就是學習。)在m一定的情況下,a與F之間也是正比例關系。既然a既與F又與1/m成正比例關系,所以我們就得出了它們的定量關系:a=F/m,把形式寫的好看一點,就是F=ma,也就是你我們剛才用過的牛頓第二定律。

探究加速度和力的關系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3

實驗數據

A∝F a∝1/m a=F/m

探究加速度和力的關系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4

闆書設計

練習冊:

  1. F圖像有縱截距:F=0,a≠0.

①G1>Ff,G1-Ff>0(實質:tanα>μ)

長木闆傾角過大。

②隻計入砝碼的重力,而忽略了砝碼盤的重力。

A-F圖像有橫截距:F≠0,a=0.

G1<Ff,G1-Ff<0(實質:tanα<μ)

長木闆傾角過小。

A-1/M圖像先直線再往下彎:a=F/M=mg/M m

當m很小時,a可以近似認為與m成正比;

當m不太小時,a同時受分子與分母的m影響,與m成非線性變化關系。

探究加速度和力的關系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5

可不可以平衡摩擦力時不接沙桶?不要求沙桶的質量遠小于小車的質量呢?

技術上:DIS; 原理上:去掉沙桶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