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王永明兒子

王永明兒子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2 18:21:05

畢升是北宋時期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者,對中華文化傳播作出了巨大貢獻。在當代,有兩個人對漢字進入信息化時代也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們就是王選和王永民。

王選,漢字激光照排之父;王永民,王碼五筆輸入法之父。一個搞的是輸出,一個搞的是輸入。王選1937年出生,王永民1943年出生,兩人可說是同時代的人。不過王選在2006年因病早逝,今天是他的忌日。

王永明兒子(王選王永民誰才是)1

王永民今年80歲了,他近年的最大新聞是榮獲改革先鋒榮譽稱号,英年早逝的王選同樣在列,他們的貢獻卻有所不同。王永民是推動漢字信息化的“王碼五筆字型”發明者,王選則是科技體制改革的實踐探索者,已經超出了單純的科技發明的範疇。看照片,他們兩位長得還挺像的,連發型都很像,說是親兄弟肯定有人信。他們都被人稱為“當代畢升”。

仔細看下面的照片,王永民手捧的改革先鋒證書右上角就是王選院士的照片,此刻他已經仙逝,不能親自來領取改革先鋒證書了。

王永明兒子(王選王永民誰才是)2

王選出生于上海,是計算機文字信息處理專家,兩院院士,曾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也是方正集團的創始人 。上世紀70年代,計算機已經發展起來了,IBM的個人電腦也很快要問世了。中國人意識到一個非常重大而急迫的問題:漢字無法融入計算機這項新科技,無法顯示,無法輸入,無法輸出,完全隔離的狀态。那時的人們還沒有意識到信息化時代的到來,隻是感覺外國人的書籍報刊都是電腦輸出的,我們的漢字出版物還是靠傳統的“鉛與火”,即鑄造相應的漢字進行排版油印,很落後。在打字機的時代,漢字完全錯過了。在電腦的時代,漢字如果再次錯過,那還談什麼現代化呢?

王永明兒子(王選王永民誰才是)3

漢字為什麼不能進入計算機?因為漢字太複雜了,在相同的計算機配置條件下,字母文字完全可以存儲進去,可是漢字是方塊字,數字點陣化後所需的存儲空間太大了,當時的計算機根本不能容納。王選創新采用了“參數 輪廓”的思路,用參數表示規劃筆畫,輪廓表示不規則筆畫,這樣就把複雜的漢字納入了相對簡單的數據庫,即使是當時隻有幾個MB内存的計算機也可以處理了。這隻是個開始,事情要比我說的更複雜,總之王選和他的方正集團把漢字激光照排的問題完全解決了,率先實現了這個領域的國産化,把外國的設備和技術都競争出去了。改革先鋒的評語之所以說王選是科技體制改革的實踐探索者,說的就是他創辦方正、科技人員參與市場經濟的事,這可比聯想要早多了。方正一早就深耕媒體行業的排版業務,現在仍然是行業的龍頭。

王永明兒子(王選王永民誰才是)4

王永民出生于河南南陽,畢業于中國科技學技術大學,他把自己研發出來的五筆字形輸入法命名為王碼輸入法,引發漢字輸入法的二次革命。那時候,全國到處都是王碼電腦學校,教人們學打字、用電腦。王永民也做了聯想剛開始做的事,開發漢卡,就是在個人電腦上插上一張卡,就能實現漢字的輸入和顯示。不過他沒有像聯想那樣進行“技工貿”轉型,後來就銷聲匿迹了。

王選是搞輸出的,王永民是搞輸入的,但他們都對漢字進入信息時代做出了巨大貢獻,也為知識創業做出了榜樣,都是自主創新的典範,堪稱“當代畢升”的雙子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