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無數的吃貨來說,一天中最美好的時光莫過于早餐、午餐和晚餐,不知道大家是否在生活中會遇到這樣的朋友,但凡外出吃飯必定要先調好美顔拍好照片再動筷子,但凡在家做飯必定要配上自己擠眉弄眼大快朵頤的圖片,對于吃貨來說,吃并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欣賞美食,低層次的吃貨隻會吃,好吃就行,高層次的吃貨不僅要五味俱全還要顔值爆表,不僅會吃更會做,實在是生活中的一件樂事,對于不同地區來說,吃貨的種類也各不相同。
比如北方的吃貨,過年喜歡曬餃子,過生日喜歡曬面條,而對于南方的吃貨來說則五花八門,動辄一隻牛蛙,要不就是一隻小老鼠(詳情請參考廣東美食三吱兒)實在是非常重口味,對于一個有着五千多年曆史文明的古國來說,飲食文化也成為了中華文明中的一部分,創造美食享受美食已經成為了中國人的特質,曾經有一部紀錄片一開播便火遍大江南北,這就是央視前段時間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國》,讓無數吃貨為之癡狂。
甚至有吃貨爆料小時候最愛看《大風車》,長大後變成了《舌尖上的中國》,中國人對于飲食文化曆來是非常講究的,并且形成了獨特的餐桌禮儀,例如中華文明的鼻祖孔子就曾經提出了許多飲食衛生的原則和鑒别食物的衛生标準,而且闡述精辟,見解獨到。這集中載于《論語·鄉黨》中,如:“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食物的顔色變壞了,不吃。“臭惡不食。”“失饪不食。”也正是在豐富多樣的飲食文化中,才形成了中華民族的特質。
當然吃貨并不僅僅存在于現代社會,在我們古代社會,我們很多曆史先民也有很多都是吃貨,比如在千年前的張文藻墓中考古學家就發現了驚奇的一幕,墓主人在墓室中竟然擺上了一桌豐富的美味佳肴,等到千年之後考古人員進入墓室後個個面面相觑,桌上的美味佳肴好像剛剛有人舉行過宴會一般。
可見墓主人對吃喜愛到了什麼程度,說張文藻是吃貨界的鼻祖一點都不誇張,另外還有一件考古奇聞也一直流傳至今,在聚焦世界考古界目光的同時也驕傲的向世界正名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
2002年11月,在在青海省民和縣喇家遺址的發掘現場,考古學家心情激動的挖掘着這座距今已經有4000多年曆史的古墓,現場的所有人都不知道墓室中等待他們的究竟是什麼?或許隐藏的便是驚動世界曆史的奇迹,終于墓室被打開了,在經過一番細緻謹慎的考察之後,一位考古人員發現地上有一個反扣的陶碗,考古人員小心翼翼又十分好奇的将陶碗翻了過來,裡面所盛裝的食物讓在場所有人目瞪口呆,原來在這隻4000多年前的陶碗中竟然有一些類似面條的物體,而且可能還是當年剛剛煮好的面條。
在面條不遠處便是墓主人的屍骨,墓中的陪葬品非常少,但是這碗面條卻注定讓這座墓葬變得十分不平凡,考古人員剛開始對這碗面條的來曆提出了質疑,為什麼墓主人的屍體都已經腐爛了,而這碗面條卻能夠完整的保存4000多年呢?經過細緻的考察,專家發現,4000多年前的那個夜晚,也就是墓主人剛剛下葬不久,一場突如其來的洪水襲擊了這裡,随之而來的泥沙将這碗剛剛煮好的面條倒扣在地上,由于泥沙的密封性非常好,地上的這隻陶碗竟然讓這碗面條保存了很長時間,當墓主人已經化為塵埃之後,這碗面條卻留給世人無限的驚歎,成就了千年後的奇迹。
然而這碗面條終究還是沒有保存下來,由于年代久遠,這碗面條在接觸空氣之後不久便發生炭化,腐爛發黑,然而幸虧我們的考古人員眼疾手快,在面條腐爛的一瞬間搶拍到了珍貴的一瞬間,正是這一碗面條向世界宣告面條的發源地在中國,雖然在古羅馬墓葬的壁畫中我們也發現了奴仆和面、擀面、切面的場景,但是青海不腐面條的發現讓世界的目光重新聚焦到了中華飲食文明上,說明我們的先民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經掌握了制作面條的技術,大家都知道歐洲面條當屬意大利面最為暢銷,然而我們青海墓葬中發現的面條整整這比意大利面條早了兩千多年,堪稱世界曆史上的奇迹,2005年《自然》雜志也正式報道了這款幸運的面條,奠定了中華飲食文明鼻祖的地位。
參考文獻:《人類飲食文明》《中國十大考古發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