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境内,還有一條大河是無法被忽視的,甚至在世界河道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一條河流。
▲中國大運河示意 圖/杭州京杭大運河博物館
在世界三大運河中,京杭大運河不僅開鑿時間最早,也是線路最長的一條。其長度是蘇伊士運河的10倍、巴拿馬運河的20倍,也是我國僅次于長江的第二條“黃金水道”。
宿遷是從大運河南下進入江蘇後的第二座城市,也是運河沿線的重鎮。
如果說自西向東流的淮河和古黃河,曾陪伴不同時期的宿遷從初生走向成熟,那麼南北貫通的大運河,就是宿遷在上千年起落中始終挺立的風骨。
▲今天宿遷境内的京杭運河,每天仍有貨船在河面上穿行
從宿遷的地理位置來看,其實早已決定了這裡是一個命脈所在。
宿遷地處黃河與長江之間,正好位于南北分界線上,古時便有“北瞰泰嶽,南控江淮,西襟大河,東連渤海,蓋兩京之咽喉,全齊之門戶”的說法。
在曆史上多次著名的戰争中,宿遷都是兵家必争的戰略要地。
宿遷境内的淮河支流泗水,是少有的南北走向,在航運中是很難得的可用水道。早在春秋戰國之前,泗水已經成為糧食運輸的水上通道。
如今在宿遷境内,保留着不同時期的三條運河。
一是隋唐大運河的通濟渠入淮段(今宿遷境内老汴河),也是通濟渠目前僅存的一段;二是元明時期作為京杭運河主航道的黃河故道;三是康熙年間開挖的中運河。
▲老汴河遺址 圖/泗洪縣委宣傳部
宿遷也是全國唯一擁有大運河三個曆史階段不同主航道的城市。
沿河而生,因河而興。即便曾因黃河奪淮曆經風雨,宿遷仍不失為一座商貿名邑,并在明清時期大放異彩。
明嘉靖十八年,日本遣明使策彥周良沿運河北上赴京,途中曾在宿遷停留。
期間他去了項羽祠,看到路旁酒鋪衆多,酒簾上書:“味招雲外三山客,香引蓬萊八洞仙”、“消萬斛愁懷,壯三軍膽略”,還有“任意零沽、零賣應時”,諸如此類,不可勝數。
這些見聞後來都被他寫進了《入明記》,成為後世了解明代中後期風土民情的重要史料。
這段酒肆店招的描述,也反映了當時宿遷作為運河沿線重鎮的繁華風貌。
康熙年間開通的中運河,則進一步成就了宿遷的高光時刻。
▲宿遷皂河鎮的中運河段
在全長179千米的中運河中,宿遷段占到112千米。京杭運河宿遷段的長度,居江蘇省沿河各市之首,是江蘇水運最繁忙的河段之一。
自中運河開通後,宿遷一躍成為貨通南北的商品和金融中心。鄰近的揚州、鎮江,遠到福建、山西的商人,都聚集到運河沿岸各街口經商。
乾隆南巡時,六次下江南曾五次駐跸這裡,并稱宿遷是“第一江山春好處”。
▲皂河古鎮上的龍王廟乾隆行宮,内有一塊5米高的禦碑
如今,這條曆時千年始成、又在上千年間承載着國運的大運河,依然靜靜流淌在宿遷這片土地上。
2014年,大運河作為文化遺産正式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其中,宿遷境内的中運河作為典型河道段落,一同被列入大運河遺産,遺産點為龍王廟乾隆行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