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怎麼改掉賴床的毛病

怎麼改掉賴床的毛病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5 10:58:04

怎麼改掉賴床的毛病?早上的鬧鐘響起來的時候,是關掉鬧鐘繼續睡覺,還是很煩操?,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怎麼改掉賴床的毛病?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怎麼改掉賴床的毛病(改善賴床的壞習慣)1

怎麼改掉賴床的毛病

早上的鬧鐘響起來的時候,是關掉鬧鐘繼續睡覺,還是很煩操?

無論是前一種還是後一種,多數人會選擇關掉鬧鐘之後繼續賴床一會兒,鬧鐘無法馬上讓自己從床上叫醒,那麼它也不會幫助我們改變壞習慣。

但是通過關鬧鐘的行為,我們可以通過他來改變我們的賴床習慣。

對于鬧鐘,許多人已經清醒的意識到它的危害性。當當清晨人們還在睡夢中時,一陣刺耳的鈴聲傳入耳中,人們往往會産生心慌、情緒低落、強烈懸空等不适症狀,鬧鐘已經嚴重影響了人們的心髒健康以及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果你也有這樣矛盾的心理,那就先跟我們一起來做一則心理測試吧。

周末是可以賴床的好時機,但你已經提前約好了朋友7點出門,而從起床到出門又需要20分鐘的準備時間。如果需要定鬧鐘把自己叫醒,你會選擇将鬧鐘設置在幾點呢?

A.6點。鬧鐘響了之後關掉,再睡15分鐘左右。

B.6點30分。鬧鐘一響就準備起床,但會給自己留下賴床10分鐘的機會。

C.6點40分。鬧鐘一響,馬上起床,絕不賴床。

D.7點。不賴床,遲到就遲到吧,沒事的。

E.不調鬧鐘,睡到自然醒。

請選擇出你的答案。

有人根據不同的答案推斷出各自所代表的不同性格,如A項代表的是重視約定,但辦事拖拉;B項代表的是性格沉穩、做事考慮周全;C項代表的是自律性強、自信,但考慮問題不太周到;D項代表的是以自我為中心;而E項代表的是沒有時間觀念。

在此,我們無意去評判這則心理測試的準确性,隻是想借這則心理測試來做一個小小的統計,看一下假如以上情境發生在現實生活中,選擇A、B的人數是否會遠遠高于其餘三項。實際上,确實已經有相關的測試統計對此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由此,我們可以推斷出,現實生活中喜歡賴床的人數要遠遠多于那些自律性較好、已經養成不賴床習慣的人。

人們定鬧鐘的本意是提醒自己起床,但是在鬧鐘響後又選擇關掉它繼續睡覺,幾乎成了一個本能的行為。既然鬧鐘改變不了我們起床的習慣,那我們該怎麼辦呢?如果了解了心理學中的“自我知覺理論”,或許我們可以從中得到一點啟發。自我知覺理論認為,不是态度決定行為,而是行為決定态度。

我們的内心經常通過觀察自己的行為來推斷自己對某件事的态度——盡管這一點很難被察覺到。也就是說,在賴床(關鬧鐘)這一行為中,并不是因為内心不想起床的态度,導緻了賴床這一行為的發生,而是我們的内心通過觀察關掉鬧鐘的這一行為,推測出我們不想起床的态度,進而在心理上産生繼續睡覺的想法,最終導緻賴床習慣的延續。

明白了這一過程之後,再去想辦法改變賴床就容易多了。既然一切都是由關鬧鐘的這個動作引起的,那麼我們可以做的,首先,就是不去關鬧鐘。當鬧鐘響起時,我們可以像條件反射那樣馬上起床,然後再去關鬧鐘——既然已經起來了,就不必再躺回去了。

當然,為了更好地保持這一行為,我們可以給自己設置一些獎勵,比如今天自己按時起床了就獎勵自己一塊巧克力等。其次,不給自己賴床的理由。很多時候,賴床是由于我們在心中已經為此找了許多理由,比如睡眠不足影響工作效率等,事實上這隻是個借口而已。最後,提供直接早起的理由。

比如提醒自己與他人的承諾:因為我要7點赴約,所以我必須6點半起床。有了這些方法,在鬧鐘響起的時候我們就不會關掉它,而内心也就沒了可試探的行為去強化自己的賴床動機。

心理學小貼士

自我知覺理論是由D.J.比姆提出的,主要闡釋行為對态度的影響。他認為,态度具有自我知覺的特點,在外界不同的環境壓力下會呈現出不同的情況。比如,當外界不存在壓力時,行為是态度的真實表達;反之則相反。值得注意的是,自我知覺理論隻在一定條件下才發生作用,條件是人們先前對某事不具有明确的一貫的态度。比如文中所舉的鬧鐘,正是因為人們既喜歡它又讨厭它,才使得這一理論在此情境下能夠産生作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