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孫權勸學》 司馬光 轉 宋代[宋代] 司馬光 撰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
2
《勸學詩》 顔真卿 唐代[唐代] 顔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3
《勸學》 荀子 先秦[先秦] 荀子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pù),不複挺者,輮使之然也。
4
《勸學詩/偶成》 朱熹 宋代[宋代] 朱熹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一作:少年易學老難成)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5
《勸學》 孟郊 唐代[唐代] 孟郊
擊石乃有火,不擊元無煙。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萬事須己運,他得非我賢。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6
《進學解》 韓愈 唐代[唐代] 韓愈
國子先生晨入太學,招諸生立館下,誨之曰:“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随。方今聖賢相逢,治具畢張。拔去兇邪,登崇畯良。占小善者率以錄,名一藝者無不庸。
7
《勸學詩》 趙恒 宋代[宋代] 趙恒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莫恨無人随,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顔如玉。男兒若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8
《春秋戰國門。師曠》 周昙 唐代[唐代] 周昙
老能勸學照馀生,似夜随燈到處明。往行前言如不見,暗中無燭若為行。
9
《黃河曉渡》 羅邺 唐代[唐代] 羅邺
大河平野正窮秋,羸馬羸僮古渡頭。昨夜蓮花峰下月,隔簾相伴到明愁。
10
《送崔學士赴東川》 薛能 唐代[唐代] 薛能
羽人仙籍冠浮丘,欲作酂侯且蜀侯,導騎已多行劍閣,親軍全到近綿州。文翁勸學人應戀,魏绛和戎戍自休。唯有夜樽歡莫厭,廟堂他日少閑遊。
11
《圓靈水鏡》 張濤 唐代[唐代] 張聿
鳳池開月鏡,清瑩寫寥天。影散微波上,光含片玉懸。菱花凝泛滟,桂樹映清鮮。樂廣披雲日,山濤卷霧年。濯纓何處去,鑒物自堪妍。回首看雲液,蟾蜍勢正圓。
12
《安陽好(九之四)》 王安中 宋代[宋代] 王安中
安陽好,泮水盛儒宮。金字照碑光射鬥,芸香書閣勢淩空。肅肅采芹風。來勸學,鄉D9F0首文翁。歲歲青衿多振鹭,人人彩筆競騰虹。九萬奮飛同。
13
《附:軒詩》 王軒 唐代[唐代] 王軒
當時計拙笑将軍,何事安邦賴美人。一自仙葩入吳國,從茲越國更無春。
14
《送崔學士赴東川》 薛能 唐代[唐代] 薛能
羽人仙籍冠浮丘,欲作酂侯且蜀侯,導騎已多行劍閣,親軍全到近綿州。文翁勸學人應戀,魏绛和戎戍自休。唯有夜樽歡莫厭,廟堂他日少閑遊。
15
《送元結》 張籍 唐代[唐代] 張籍
昔日同遊漳水邊,如今重說恨綿綿。天涯相見還離别,客路秋風又幾年。
16
《題元郎中新宅》 王建 唐代[唐代] 王建
近移松樹初栽藥,經筆書簽一切新。鋪設暖房迎道士,支分閑院著醫人。買來高石雖然貴,入得朱門未免貧。惟有好詩名字出,倍教年少損心神。
17
《送别袁公四詩》 孫應時 宋代[宋代] 孫應時
露門勸學首群公,石室還來複古風。垂世文章崔蔡石,濟時勳業管蕭中。持平願取乘舟勢,納約先看補衮功。力鞏皇圖知有道,先生心事與天通。
18
《古泉學行》 蘇籀 宋代[宋代] 蘇轼
昔歲原伯魯,前日棘子成。所謂悉常事,野哉亦苟生。豈知負孔聖,義理如何行。善飯斯為福,食肉豈堪盲。
19
《次韻景安提學謾成三首》 方回 宋代[宋代] 方回
敢着尋常白眼看,壑冰峰雪照人寒。言詩已是登壇将,勸學聊為祭酒官。士類相推無異論,親顔遙覺有餘歡。即今人物皆公等,豈不憂時意稍寬。
20
《勸學》 陳普 宋代[宋代] 陳普
七閩四海東南曲,自有天地惟篁竹。無諸曾擁漢入秦,歸來依舊蠻夷俗。未央長樂不詩書,何怪天涯構闆屋。人民稀少禽獸多,雲盤霧結成烜燠。

21
《雲莊勸學》 陳普 宋代[宋代] 陳普
百川皆望東,三才同面離。半圭崇幼德,六矢志男兒。孟子道非高,周公言非欺。要須辨方位,乃識窮陬維。
22
《勸學歌》 陳普 宋代[宋代] 陳普
太極肇判兩儀生,其中人為萬物靈。人亦天地一物耳,獨以道義超衆形。立為三才中宇宙,發揮天地經人倫。茲事初非外爍伐,毫發皆奮七尺身。
23
《示兒》 蒲壽宬 宋代[宋代] 蒲壽宬
種谷一歲事,讀書一生期。方春不下種,竟歲常餒饑。少年不向學,終身成愚癡。饑有一家愁,愚被衆人欺。
24
《勸學示子元夫》 姚勉 宋代[宋代] 姚勉
事業功名在讀書,聖賢妙處着工夫。區區隻為潭潭府,不敢如韓訓阿符。
25
《到西山懷趙景文似諸孤》 陳著 宋代[宋代] 陳著
山屋著孤影,采薇人更誰。寒镫長夜影,春帖去年詩。後死隻多感,獨來能幾時。願言相勸學,西席伫賢師。
26
《靜樂用元韻為勸學之什再和》 鄭清之 宋代[宋代] 鄭清之
士惟食志非食力,於陵奚事親屦織。靜樂一門自師友,篑進不為子貢息。元仲季方從太丘,海内人士俱願識。案上惟作羽籥聲,室中定無鋤箒色。
27
《再和勸學韻》 鄭清之 宋代[宋代] 鄭清之
仕學優於服田力,公儀之家廢葵織。詩書為府道德林,樂在藏修枉遊息。濃薰班馬有餘香,暗摸曹劉豈難識。插架牙簽映隙影,近竹芸編侵晚色。
28
《和益陽趙宰六首》 廖行之 宋代[宋代] 廖行之
為邦何所急,勸學最留情。數仞新儒館,千年繼武城。梁間珍篆古,門外碧波平。會有明倫士,培風縱鹗橫。
29
《跋希遠細雨圖》 曹勳 宋代[宋代] 曹勳
牽風藻浪舞清漪,浪闆無聲細雨時。小大自殊同隊樂,密圖勸學助韓詩。
30
《再用前韻》 張宇 宋代[宋代] 張栻
元化首萬類,聖學極幾深。有如亞聖賢,尚謹殆與淫。淺見僅一斑,歡喜不自禁。豈知天地全,於穆千聖心。

31
《唐彥猷挽詞二首》 蔡襄 宋代[宋代] 蔡襄
光亮馳名久,孤高進路難。富文平日業,勸學晚年官。隧外春江靜,林邊曉露漙。唯應墳上土,猶解是芝蘭。
32
《沁園春·切勸學人》 無名氏 宋代[宋代] 無名氏
切勸學人,悟取靈台,休得外求。這天機玄妙,非容易,與君今日,細說根由。沒口婆婆,偏能言語,沒腳童兒,擅蹴戲*。真消息,見雲埋玉洞,月照金樓。
33
《元忠學士八兄耒離京師遠蒙追送許惠服丹法托》 張耒 宋代[宋代] 張耒
昔見将軍破虎壁,玉堂曾共掃千言。功名老去皆蹉跌,相見諄諄勸學仙。
34
《閑中偶詠》 陸遊 宋代[宋代] 陸遊
斷編殘稿本徒勞,橫得虛名亦已叨。不識狐書那是博?尚分鶴料敢言高。巢山且欲營丹竈,跨海何當看雪濤。與世不諧終自許,笑人苦勸學杼糟。
35
《示子孫》 陸遊 宋代[宋代] 陸遊
吾家世守農桑業,一挂朝衣即力耕。汝但從師勸學問,不須念我叱牛聲。
36
《正輔既見和複次前韻慰鼓盆勸學佛》 蘇轼 宋代[宋代] 蘇轼
稚川真長生,少従鄭公遊。孝章偶不死,免為文舉憂。馀齡會有适,獨往豈相攸。由來警露鶴,不羨撮蚤。
37
《王頤赴建州錢監求詩及草書》 蘇轼 宋代[宋代] 蘇轼
我昔識子自武功,寒廳夜與樽酒同。酒闌燭盡語不盡,倦仆立寐僵屏風。丁甯勸學不死訣,自言親受方瞳翁。嗟餘聞道不早悟,醉夢颠倒随盲聾。
38
《勸學詩》 朱翊鈞 明代[明代] 朱翊鈞
鬥大黃金印,天高白玉堂。不因書萬卷,那得近君王。
39
《宿山寺》 桑悅 明代[明代] 桑悅
夜宿山中寺,孑然物外情。倚松僧意靜,浮竹佛香清。昏鼠窺燈出,饑烏近缽鳴。小池生泡沫,似勸學無生。
40
《贈仙居宰陳述古》 鄭爽 宋代[宋代] 鄭穆
我愛仙居宰,隆時起四方。青衿遊戶戶,逢掖在軒堂。自昔風蠻靡,于今邑校庠。賀衙聞勸學,耆耋涕彷徨。
41
《雲安監勸學詩》 王日涵 宋代[宋代] 王日翚
雲安古湯谿,□□□□濱。無室不鹽煙,無民不樵薪。士子獨希少,錐刀事艱辛。我因沿檄來,暇日聊咨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