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春夜喜雨是什麼時候學的

春夜喜雨是什麼時候學的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8-25 04:23:15

春夜喜雨是什麼時候學的(春夜喜雨裡發生)1

春夜喜雨

——杜甫(唐)

好雨知時節,仄仄平平仄

當春乃發生。平平仄仄平(韻)

随風潛入夜,平平平仄仄

潤物細無聲。仄仄仄平平(韻)

野徑雲俱黑,仄仄平平仄

江船火獨明。平平仄仄平(韻)

曉看紅濕處,(仄)平平仄仄

花重錦官城。(平)仄仄平平

杜甫的《春夜喜雨》也是小學生必背的古詩之一。我小時候背的隻是前面四句,現在的孩子大多數就開始背全篇了。整首詩的意思也不難,裡面的字詞含義與現在的區别不大,卻有兩個地方值得好好來分析一下。

先要說的是“發生”一詞。此處的“發生”不是我們現代漢語裡的常用意思(happen),盡管按現在的意思解釋也完全合理通順。在古詩詞裡,一個字基本是一個詞的意思,這裡的“發生”被諸多教科書譯為“萌發生長”。隻是好雨又怎能與“萌發生長”搭配呢?“當春乃發生”的“乃”當“于是、就”來解釋後面可以跟動詞,如果當“是”來講後面就應該是名詞。我們再來看看唐代其他一些詩歌中的“發生”:羅邺的《春風》“每歲東來助發生,舞空悠飏遍寰瀛”,孟郊的《覆巢行》“陽和發生均孕育,鳥獸有情知不足”以及錢起的《春郊》中“東風好作陽和使,逢草逢花報發生”。這些句子裡的“發生”都是名詞屬性,其中後面兩句裡的“陽和”原意是“春天的暖氣”,後來借指“春天”。既然“陽和”可以借指“春天”,那麼促進植物萌發生長的“發生”又如何不能借指“春雨”呢?還有比用“春雨”來解釋上面這些詩句裡的“發生”更妥貼合适的嗎?所以《春夜喜雨》裡的第一、二句就應解釋為:好雨知道合适的時節,在春天來到的就是春雨。

第二處值得探讨的是“花重錦官城”裡的“重”到底是輕重的重?還是重疊的重?教科書裡的選擇是輕重的重,解釋成:花因為飽含雨水而顯得沉重。那麼僅就淋濕變重而言,但凡是細雨,無論何季、何時都能使花朵變沉重,又如何顯出春雨的好、杜甫的喜呢?況且花因淋濕而變重又何須通過“看”而得知?常識即可判斷。春雨之所以貴如油,不就是能促進植物的萌發生長嗎?從搭配上講,花重重疊疊開放在錦官城和花重壓錦官城,後者隻能指樹上的花,而前者樹開花、草開花都成立。從詩意上論,當時杜甫身處錦官城外江邊小船之中,視野所及,既能看見城頭樹開之花,又可看到城前草開之花。到底是春天雨後百花齊放的景象有詩意還是花朵份量重下垂有詩意?相較之下,花開遍地的重疊之意明顯要好于花朵變重之意。

但是從格律角度來看,杜甫又是一位嚴守格律的詩人。一般而言,是不會随便出律的。這是首标準的五言首句仄起不押韻的律詩,所标注的平仄是依照唐代音韻來的,與我們現在普通話的“一、二聲為平,三、四聲為仄”有所不同(注:唐朝時“看”為第一聲、屬平聲)。而且按“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原則,“曉”與“花”的平仄可以不講究。這樣一來,“看”既然是平聲,那“重”就必須是仄聲了,又成了“輕重”之“重”!

一個按意應為“花開重重”,一個按律該是“花濕變重”,所以争論不斷。網上一查,兩派各執一詞,誰也不服誰。除非“重”為仄聲且有“重疊”之意才能讓雙方罷戰。那麼究竟有沒有呢?

第四聲的“重”确實也有“數量多”的意思!那就是“重兵把守”(數量多)、“名重天下”(滿)、“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豐厚)的“重”,此處的“重”都有“重疊”一詞所含有的“多”意!故“重”應發第四聲,但卻是“數量變多”(或“滿”)的意思。這樣一來,無論從格律還是意境上都兩全其美,或許這才是杜甫的本意:

好雨知道合适的時節,在春天來到的就是春雨。春雨随風在夜裡潛入,細密無聲地滋潤着萬物。野外的小路和天上的雲都變黑了,隻有江上我的小船中燈火還亮着。早晨觀賞被雨淋濕的花朵處,發現花朵滿滿盛開在錦官城内外。

補充說明“發生”代表“春雨”:

1. 每歲東來助發生:春風每年從東方來幫助春雨。

——《春風》(羅邺)

2. 陽和發生均孕育,鳥獸有情知不足:春天的暖氣和春雨都能夠孕育生命(植物),但鳥類和獸類是有感情的,知道光有這些(春暖和春雨)還不夠。

——《覆巢行》(孟郊)

3. 東風好作陽和使,逢草逢花報發生:東風喜歡做春天的使者,遇到花草就告訴它們春雨即将來到。

——《春郊》(錢起)

所以“好雨”未必一定是“春雨”,任何季節的“及時雨”都可以稱為“好雨”,能夠促進植物萌發生長的“春雨”不過是其中之一罷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