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科舉

科舉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02 08:57:17

科舉(科舉制度簡介)1

古時候,其實也是有事業單位的,隻不過那時候的事業單位不似現在,那時候的事業單位考試花樣百出,而且還有個好聽的名字叫科舉。

科舉制度是中國曆史上考試選拔官員的一種基本制度。它淵源于漢朝,創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備于宋朝,興盛于明、清兩朝,廢除于清朝末年,曆經隋、唐、宋、元、明、清六個朝代。而根據史書記載,從隋炀帝大業三年(607)的進士科算起到光緒三十一年(1905)正式廢除,綿延存在了近一千三百年。

1.首創隋朝(事業單位考試知識點)

魏晉以來,官員大多從高門權貴的子弟中選拔,權貴子弟無論優劣,都可以做官,當時可謂權貴在朝廷上為所欲為,于是許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實學的人,卻不能擔任高官。随着士族門閥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興起,魏晉以來的注重門第的九品中正制無法繼續下去。于是當時的隋文帝就做了個好事,廢除了九品中正制,采用分科考試選拔官員,從而就奠定了科舉制的雛形,隋炀帝時,正式設立進士科,科舉制度正式形成。

2.唐朝繼承和完善科舉制度(事業單位考試知識點)

唐太宗貞觀時大大擴充了“國學”的規模,增加了考試科目,當時以進士、明經兩科為主。但是當時錄取極嚴,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之說,所以當時也有不少考生早已是白發蒼蒼卻依舊參加考試。

武則天時,大量增加科舉取士的人數,還首創武舉和殿試。武舉由兵部主考,考試科目有馬射、步射、馬槍、負重摔跤等,唐代最著名的武狀元便是郭子儀了。武則天載初元年二月,女皇親自“策問貢人于洛成殿”,這是科舉考試中殿試的開始,但在唐代并沒有形成定制。

唐玄宗開元年間,任用高官主持考試,提高了科舉考試的地位,以後成為定制。

3.宋代改進(事業單位考試知識點)

宋朝的科舉制比唐朝有了進一步的發展。考試分為解試(州試)、省試、殿試三級,殿試成為定制,考試方法采用糊名法,還實行謄錄制度,以防作弊行為。宋朝日益完善考試程序和方法,大幅提高錄取比例,也出現了一些鼓勵科考的打油詩,比如“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4.明清八股(事業單位考試知識點)

明朝正式的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但采用八股取士,科舉制度凸顯弊端。1905年清末新政廢除科舉,科舉制退出曆史舞台。

鄉試是地方考試。唐宋時稱“鄉貢”、“解試”。明清兩代在各省城舉行。每屆三年,考期在子、午、卯、酉年的秋八月,稱“秋闱”(秋試),為正科。遇新君登極壽誕慶典,加科為恩科。考三場,每場三日。由欽命的主考官主持,凡屬本省生員、貢生、監生等經科試合格,方準應試,考中者為“舉人”,第一名稱“解元”。舉人可于次年春進京應會試,即便會試沒考中,也具備了做官的資格。

會試與殿試是中央考試。鄉試翌年,即醜、辰、末、戍年春季,舉人彙集京城,參加由禮部舉行的會試,又稱“禮闱”、“春闱”,考三場,每場三日。取中者為“貢士”,第一名稱“會元”。

會試後貢士再由皇帝親自禦殿複試、決定取舍、等第,即殿試。試期一天,依成績分甲賜及第、出身、同出身。殿試第一甲第一名,初稱“榜首”,亦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鄉試、會試、殿試連續考中第一即“連中三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