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是一日三餐的必備烹調用品,選好油,吃好油,很重要。
在五花八門的植物油中,橄榄油素有“液體黃金”之稱,山茶油被譽為“東方橄榄油”,那世界上産量最多的油——大豆油,質量情況又如何?
2019年10月,《消費者報道》整理了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收錄的自2015年8月至2019年9月期間對大豆油的質量抽檢情況。
綜合數據顯示,福臨門、金龍魚、九三、中安、金鼎等消費者更為熟知且市場份額較大的大豆油品牌在近4年抽檢中均沒有出現不合格情況。
而監管部門最近4年共抽檢出151批次不合格的大豆油(含2批次黑豆油),不合格的大豆油包括壓榨/笨榨、浸出等加工工藝提取的産品。
不合格原因以溶劑殘留量為主,占比34.0%;其次為油脂新鮮度指标過氧化值、酸值/酸價超标;再為苯并[a]芘、标簽、極性組分、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脂肪酸組成等項目不合格。
品牌方面,标稱生産廠家為吉林省金香源糧油有限公司上榜次數最多,高達7次;其次是長春市綠野油脂有限公司,有5次;再為長春佳億糧油貿易有限公司,也有4次。
此外,中昌、永益食品、晟麥、嘉吉、蒙佳、北大荒綠野、中吉集團、愛廚等品牌旗下的産品曾上“黑榜”。
溶劑殘留量超标這個問題,要從大豆油的提取過程說起。
在植物油的制作工藝上,我國最常見的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壓榨法,一種是浸出法。
壓榨法指借助機械力的作用,将油脂從油料中擠壓出來。而浸出法則利用油脂和有機溶劑互溶的特性,将油料中的油脂萃取溶解出來。
兩個過程得到的都稱作“毛油”,在最終食用前需要經進一步精煉處理。大豆是一種低含油量的油料,兩種方法均适用于大豆油的生産。但從價格上說,由于浸出法出油率遠高于壓榨法,一般成本較低。
因此,大豆油中的溶劑殘留理論上來源于浸出法中的溶劑“六号輕汽油”(正己烷、環己烷等有機揮發性化合物)。
一般來講,合格的浸出大豆油須遵循溶劑殘留量規定,即使油中有極微量的萃取劑殘留,也無礙人體健康。但如果食用油中溶劑殘留量過高,長期接觸會對人體的神經系統和造血系統有損害。
新标準GB/T 1535-2017《大豆油》規定,合格的一級成品大豆油不得檢出溶劑殘留量,二級、三級應小于20mg/kg(舊标準≤50mg/kg),特别強調壓榨油不得檢出溶劑殘留。
綜合數據顯示,53批次大豆油溶劑殘留量超标,其中45批次為規定不得檢出溶劑殘留的産品,比如壓榨法制取的大豆油或者一級大豆油。
超标最嚴重的為标稱由定陶三泰油脂有限公司生産的純香大豆油(三泰)(20kg/桶,2016/5/20),溶劑殘留量的檢出值為1129mg/kg;其次是标稱由内蒙古蒙佳糧油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生産的蒙佳非轉基因三級大豆油(5L/瓶,2015/10/26),溶劑殘留量的檢出值為668mg/kg。
市售大豆油包括壓榨大豆油、浸出大豆油,按照規定都要在産品标簽中分别标識“壓榨”、“浸出”字樣。
然而,抽檢中發現有20批次的大豆油明确标稱為“壓榨”、“笨榨”,結果檢出溶劑殘留,說明這些大豆油将浸出油違規标稱為壓榨油。
我們建議消費者不要一味地迷信小品牌的笨榨油,請盡量購買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可選擇壓榨大豆油或者浸出法的一級大豆油,能夠降低溶劑殘留風險。
抽檢結果顯示,标稱由吉林省金香源糧油有限公司生産的大豆油不合格次數居首,高達7次,不合格的原因均為溶劑殘留量超标(規定為不得檢出),且涉嫌用浸出油冒充壓榨油。
其次是标稱由長春市綠野油脂有限公司生産的5批次不合格大豆油,不合格原因都為過氧化值超标,即油脂不新鮮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中昌、永益食品、晟麥、嘉吉、蒙佳、北大荒綠野、中吉集團、愛廚等品牌旗下的産品也有被抽檢出不合格。
北大荒營銷股份有限公司委托黑龍江省九三農墾金豆有機油脂有限責任公司生産的北大荒綠野牌有機大豆油(5L/桶,2015/10/2)檢出苯并[a]芘為15.9 μg/kg,超出最高限值(10μg/kg)。值得一提的是,此“北大荒”非九三糧油工業集團及旗下公司所生産的産品。
【特别聲明】:本篇内容所采用的原始數據均源自國家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官方網站,數據客觀真實。如相關抽檢結果數據經政府有關部門核實及認定後确認有變更事實的,請及時聯系本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