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遠離那些說話含沙射影的人

遠離那些說話含沙射影的人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24 14:16:38

遠離那些說話含沙射影的人?最近,都市劇《歡樂頌3》正在熱播,該劇講述五位女性的鄰裡姐妹情,攜手突破生活困境的故事劇情初期,五位女性展開“磨合”,其中角色何憫鴻的槽點較多,比較突出的是,她喜歡在朋友圈含沙射影吐槽舍友,甚至用了“交際花”“老黃瓜”這樣的詞彙,已引發多起“小沖突”不少網友看後表示,自己的生活中也有這樣的朋友,常在朋友圈發一些一看就有針對的情緒性小作文,不是吐槽就是抱怨甚至開罵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姜冰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在朋友圈發洩情緒,看似快意恩仇,其實有百害而無一利,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遠離那些說話含沙射影的人?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遠離那些說話含沙射影的人(朋友圈含沙射影)1

遠離那些說話含沙射影的人

最近,都市劇《歡樂頌3》正在熱播,該劇講述五位女性的鄰裡姐妹情,攜手突破生活困境的故事。劇情初期,五位女性展開“磨合”,其中角色何憫鴻的槽點較多,比較突出的是,她喜歡在朋友圈含沙射影吐槽舍友,甚至用了“交際花”“老黃瓜”這樣的詞彙,已引發多起“小沖突”。不少網友看後表示,自己的生活中也有這樣的朋友,常在朋友圈發一些一看就有針對的情緒性小作文,不是吐槽就是抱怨甚至開罵。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姜冰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在朋友圈發洩情緒,看似快意恩仇,其實有百害而無一利。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孔小平

用“老黃瓜、交際花”損舍友

網友稱自己朋友圈也有這種人

劇中,何憫鴻是自媒體文案寫手,她跟其他兩位女主角餘初晖和朱喆合租,還在合租磨合期,她就在朋友圈影射了舍友,雖然沒有點名道姓,但是餘初晖一看,就知道是在說她們。

在一次樓道換燈泡時,餘初晖話裡有話地說,“要是在過去,我可就是交際花”,随後看着何憫鴻說:“我可不背後損人,這是事關人品的大是大非。”而何憫鴻一聽臉色就變了,回怼說,“待人接物論迹不論心,論心世上無完人。我隻是喜歡記錄一些随看随想,并無惡意,不想被别人亂解讀”,她還解釋說,“自己有一肚子想法多到爆表,無刻薄不八卦,我知道這樣不好啊,但我就是忍不住。”

看到何憫鴻出門了,餘初晖氣憤地跟朱喆吐槽說,何憫鴻這種人就喜歡在朋友圈裡毒舌,“我有一次刷朋友圈,看到她曲裡拐彎地說我是交際花。我就去點贊回應了,後來她心虛,删了這條朋友圈。”這一番話,引來朱喆的好奇,朱喆便問到:“那她有議論我嗎?”餘初晖翻出了疑似吐槽朱喆的朋友圈,内容是“新來的一位顯然是老黃瓜刷綠漆,還一臉穿新衣遊街的皇帝的盲目自信,真羨慕這種人呢”。餘初晖說,虧得自己有先見之明,早就截圖了,何憫鴻後來又删除了這條,并把微信設置成三天可見。

很多網友看到這些劇情氣得不行,因為自己的朋友圈裡也有類似内容,“在朋友圈裡說壞話,和在背後說人壞話沒什麼區别,看起來沒有正面沖突,但這隻會激化矛盾。”

而且在朋友圈、微博中指責别人,還會引起其他朋友反感。有網友表示,朋友圈裡有幾個人,總是發一些不指名道姓的罵人的話,“我生性敏感,總覺得他們在說我,就不斷地自問,累死了”。更多網友拿出同理心表示,“朋友圈愛吐槽别人的人,肯定也會吐槽我,還不如早點‘友盡’。”

專家采訪

情緒有相通性和感染性,朋友圈發洩有百害而無一利

朋友圈“含沙射影”,其實是一種消極溝通的表現。姜冰告訴記者,在生活中,人和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有很大差異,這就導緻相處的時候會産生沖突,會“看不慣”對方的某些行為,這樣的沖突有時會表現在明處,有時會表現在暗處。應對沖突的方法多種多樣,比如調試、逃避、合作等等,最理想的人際關系是雙赢,無論朋友之間,還是家人或情侶之間,互相成就才是最佳結果。

在朋友圈裡“含沙射影”這種沖突表現在暗處,所采用的應對方式先是逃避——沒有進行有效的溝通,然後通過發朋友圈暗暗戳戳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傷害了對方感情,沒有實現雙赢,如果不加改進會造成雙方更大的誤解和矛盾,影響人際交往。

姜冰認為,人類具有社會屬性,人際交往是人類生活的一個重要方面,可以說,人際交往決定一個人的幸福指數。人的情緒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在朋友圈發洩情緒百害而無一利。

“愛在朋友圈公開指責别人的人,往往是以自我為中心、負能量較多的人。這樣的人往往帶有認知偏差,所持有的信念是非理性的,卻意識不到自己的問題,愛把問題都歸結到别人身上。”姜冰認為,這樣的人往往“嚴于律人,寬于待己”,容易先入為主。有時候指責别人也是一種投射,是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到對方身上,“以己之心度人之腹”。同時,這樣的人也往往存在情緒問題,有時候指責别人可能是因為憤怒或者嫉妒等情緒,需要貶低别人來提高自己,對他人的評價缺乏客觀分析。

對于發洩情緒的人來說,表面上看是暫時痛快了,情緒發洩了,但并不能解決實際的問題,隻能在認知偏差的路上越走越遠。這樣下去,不能探索無限的可能性,故步自封,無法實現自身的成長和進步。發洩情緒會傷害他人,會讓身邊的人敬而遠之,也會發生矛盾沖突,産生難以預料的後果。在朋友圈發洩情緒,對己對人都沒有好處。

避免“朋友圈變情緒垃圾場”,學習自我檢視和能量轉換

人際溝通中很容易情緒先行,那麼如何避免将朋友圈變成情緒垃圾場呢?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姜冰的建議是,首先,對自己的想法進行自我檢視,盡量客觀描述自己關注的部分,問問自己,想法是理性的還是非理性的?想法來源于哪裡?是否存在偏見?其次,要換位思考,列出對方行為表現的不同原因,越多越好,當思路擴寬的時候,就不會被一種思路所局限。再次,要看對方對行為表現有什麼解釋,要進行有效的溝通。

更重要的是,負面情緒往往會影響一個人對人對事的判斷,如果自己常常出現情緒問題,就要注意了,這就需要在日常中對自己的情緒多加感知,學會調控情緒。

另外,對于那些愛在朋友圈吐槽和抱怨、攀比和炫耀,以及說人壞話的負能量朋友,自己不能屏蔽也不能主動引戰,又該怎麼辦?姜冰告訴記者,她曾經看到一個形象的比喻,“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信号發射塔,無時無刻不在向周圍發射着消極或積極的能量波,這些能量波可以帶來相應的一系列結果。趨利避害是人類的本能,我們都喜歡與積極正能量的人接觸,都盡量遠離負能量的人,有些人喜歡在朋友圈裡吐槽抱怨、含沙射影,喜歡炫耀和攀比來傳遞焦慮,與這樣的人接觸會産生能量損耗。”

不過,姜冰也提出了一些建議,當我們與充滿負能量的人接觸時,要把關注點從人轉移到事上,比如,大家必須一起工作,那就把關注點轉移到手頭的工作上,專注當下的事,屏蔽垃圾信息。

另外,要善于調節自己的情緒,我們對人和事的态度會影響認知,而消極與積極是可以相互轉換的,也可以在負能量中發現正能量。姜冰建議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做一個積極能量的傳遞者。“有研究表明,積極能量的傳遞會無意識增強大腦對美好事物的敏銳度和感官度,降低我們對負面情緒的感知。當我們成為一個強大的積極能量發射塔時,也許還會影響負能量的人,讓他們感受到美好和幸福。”

(來源:紫牛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