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至今發現的最大的鳄魚?若問“長江裡有沒有鳄魚”,很多人都會回答有揚子鳄,揚子鳄确實是長江流域土生土長的鳄類,目前僅存于長江下遊的幾個保護區裡,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但長江裡發現的鳄魚可不止揚子鳄,還有這些,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人們至今發現的最大的鳄魚?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若問“長江裡有沒有鳄魚”,很多人都會回答有揚子鳄,揚子鳄确實是長江流域土生土長的鳄類,目前僅存于長江下遊的幾個保護區裡,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但長江裡發現的鳄魚可不止揚子鳄,還有這些。
來看幾則新聞。
2011年的新聞《尼羅鳄現身長江,将在重慶開展“異國戀”》。重慶漁民在長江裡抓到一條鳄魚,經鑒定為尼羅鳄,身長1.37米,後被放到重慶鳄魚中心養着。
2017年的新聞《重慶長江邊發現鳄魚,長江裡為什麼會出現泰國鳄?》,重慶的王先生在南岸區銅濱公園附近的江邊洞穴裡發現一條小鳄魚,将其捉住。經鳄魚中心工作人員鑒定為暹羅鳄,也稱泰國鳄。暹羅鳄是主要的養殖鳄和寵物鳄品種,國内養殖日益火熱,它的皮是高檔材料,肉可以吃,小暹羅鳄還可以做寵物。
2018年的新聞《長江發現小灣鳄,疑被放生,有關部門:勿“野蠻”放生》。有市民在宜賓市翠屏區鹽坪壩長江大橋邊捕獲一條20厘米的小鳄魚。經動物專家鑒定為灣鳄,可能是人為放生的。2011年在重慶忠縣也捉到過灣鳄,那條灣鳄更大,有1米長。
今年9月的新聞《南京江邊驚現鳄魚?專家:可能是逃出來的》。九月份有工人在南京港新生圩碼頭一處連接長江的港池裡發現了兩條鳄魚,一大一小,大的長約一米,小的約40厘米。專家根據圖片初步鑒定為暹羅鳄,可能是從養殖場逃逸出去的。
這還隻是被人發現的,沒被發現的不知有多少,不過不必擔心,到了冬天它們就知道厲害了。
著名的巨型灣鳄洛龍
灣鳄是現存最大的爬行動物,可以長到6米多長,1噸多重。
5.2米長的尼羅鳄
尼羅鳄是僅次于灣鳄的第二大爬行動物,原産于非洲,也可接近1噸。
據稱是越南圈養最大暹羅鳄,約4.1米400公斤
暹羅鳄原産于東南亞,主要是在泰國,故稱為暹羅鳄或泰國鳄,最大可長到4米400公斤左右。
鳄魚是冷血爬行動物,環境溫度對其活動影響很大,灣鳄、尼羅鳄和暹羅鳄是熱帶物種,在長江裡無法越冬,要被凍死,就算它們逃到長江裡也掀不起風浪。但還是要堅決打擊違規放生和遺棄寵物的行為,養殖場也要做好防逃逸工作,如果是無法在長江裡生存的動物倒還好說,危害不大,要是那些能夠适應長江環境的物種,進入長江後就可能造成生态災難。
不過,灣鳄曾經在我國華南地區有過分布,此外還有馬來鳄,這兩種鳄魚在氣候變化和人為因素的影響下最終退出我國境内。
“V”型嘴、“U”型嘴、筷子嘴
揚子鳄是長江裡土生土長的鳄魚,但它不算正宗的鳄魚,它不是鳄科的,而是鼍科的,屬于短吻鳄類,與美國的密河鳄(美國短吻鳄)是近親。我們通常把鳄目物種統稱為鳄魚,分為鳄科、鼍科、長吻鳄科,鳄科算是正宗的鳄魚,比如灣鳄、尼羅鳄、暹羅鳄、美洲鳄,它們的吻部呈“V”型。鼍科的吻部又寬又短,呈“U”型。長吻鳄科嘴巴又細又長,像筷子。
古人将鼍和鳄魚分得很清楚。
西晉張華《博物志》記載:“南海有鳄魚,狀似鼍,斬其頭而幹之,去齒而更生,如此者三乃止”。
徐珂《清稗類鈔‧動物·鼍》:“鼍,與鳄魚為近屬,俗稱鼍龍,又曰豬婆龍。長二丈馀,四足,背尾鱗甲,俱似鳄魚,惟後足僅具半蹼。生于江湖,中國之特産也。”(“長二丈馀”可以忽略,揚子鳄長不到這麼大)。
揚子鳄,古稱鼍、鼍龍、土龍、豬婆龍,因主要分布在長江下遊,南京至長江口的長江江段古稱揚子江,故得名揚子鳄。揚子鳄體型較小,最大約2.37米60公斤,性格溫順,會自衛襲人,也會偷吃家禽家畜。
揚子鳄現僅存于主長江下遊的江蘇、浙江和安徽等省,野外種群主要分布于安徽揚子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18年統計時保護區内約有216-252條野生揚子鳄。
人工繁殖的揚子鳄數量很多,僅安徽就有16000多條。但經濟發達、人口密集的長江下遊适合揚子鳄生存的區域已經寥寥無幾了,栖息地是揚子鳄野外複壯面臨的最大問題。以保護揚子鳄為主的保護區主要有兩個,安徽省揚子鳄國家級保護區和浙江長興揚子鳄省級保護區,但在2018年傳出揚子鳄保護區被非法侵占的消息。
揚子鳄的野放工作也在推進,近兩年就野放了400條,計劃在2021年使揚子鳄的野生數量達到600條,2035年超過2000條。
揚子鳄為啥能生活在長江裡?
因為它會挖洞冬眠,它在北美洲的親戚也會挖洞和冬眠。
上圖是鳄目物種分布圖,北半球分布緯度最高的就是揚子鳄和密河鳄,一種在長江下遊,另一種在美國東南部。
揚子鳄擁有高超的挖洞本領,能建造迷宮一般的洞穴,待在裡面挺過冬天。正是因為揚子鳄挖洞的習性,和人類的利益産生了沖突,人們因揚子鳄挖洞破壞河岸、堤壩和農田而對其“大開殺戒”,比如1956年冬季,人們在蕪湖城南治水工程中就挖出并殺死數隻正在冬眠的揚子鳄。
密河鳄也會挖洞冬眠,甚至可以直接在水裡冬眠。
▲2017年美國南卡羅來納布拉夫頓發現的橘黃色密河鳄,美國網民将其命名為“川普鳄”,據說是因為在生鏽的舊排水管中冬眠,鐵鏽粘在了身上。
▲2018年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沙洛特河濕地公園的密河鳄在結冰的水裡冬眠,僅把吻部露出冰面呼吸,密河鳄的抗寒能力可見一斑。
正是因為揚子鳄和密河鳄擁有極強的抗寒本領,才能在寒潮侵襲的地區存活至今,而那些在熱帶“安然享樂”的鳄類無法适應中緯度的氣候,到了長江裡很難挺過冬天。
在網上“吃貨無敵論”的洗腦之下,我國物種入侵問題卻在一片歡歌笑語中被忽視了,我國已經是世界上遭受物種入侵最嚴重的國家之一,非法帶入、錯誤引入、養殖逃逸、寵物丢棄、違規放生是入侵物種進入我國的主要途徑,警惕物種入侵,是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