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考點梳理

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考點梳理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7-08 02:39:58

  電子課本 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考點梳理(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電子課本)(1)

  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考點梳理(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電子課本)(2)

  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考點梳理(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電子課本)(3)

  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考點梳理(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電子課本)(4)

  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考點梳理(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電子課本)(5)

  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考點梳理(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電子課本)(6)

  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考點梳理(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電子課本)(7)

  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考點梳理(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電子課本)(8)

  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考點梳理(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電子課本)(9)

  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考點梳理(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電子課本)(10)

  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考點梳理(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電子課本)(11)

  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考點梳理(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電子課本)(12)

  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考點梳理(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電子課本)(13)

  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考點梳理(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電子課本)(14)

  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考點梳理(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電子課本)(15)

  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考點梳理(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電子課本)(16)

  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考點梳理(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電子課本)(17)

  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考點梳理(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電子課本)(18)

  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考點梳理(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電子課本)(19)

  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考點梳理(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電子課本)(20)

  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考點梳理(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電子課本)(21)

  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考點梳理(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電子課本)(22)

  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考點梳理(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電子課本)(23)

  

  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考點梳理(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電子課本)(25)

  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考點梳理(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電子課本)(26)

  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考點梳理(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電子課本)(27)

  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考點梳理(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電子課本)(28)

  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考點梳理(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電子課本)(29)

  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考點梳理(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電子課本)(30)

  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考點梳理(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電子課本)(31)

  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考點梳理(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電子課本)(32)

  知識點歸納 一、生活中的數

  1、讀20以内的數。

  順數:從小到大的順序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倒數:從大到小的順序20 19 18 17 ······

  單數:1、3、5、7、9 ······

  雙數:2、4、6、8、10 ······

  2、兩位數

  (1)我們生活中經常遇到十個物體為一個整體的情況,實際上十個“1”就是一個“10”,一個“10”就是十個“1”。

  如:A:

  11裡有(1)個十和(1)個一; 11裡有(11)個一

  12裡有(1)個十和(2)個一; 12裡有(12)個一

  13裡有(1)個十和(3)個一; 13裡有(13)個一

  14裡有(1)個十和(4)個一; 14裡有(14)個一

  15裡有(1)個十和(5)個一; 15裡有(15)個一

  ······

  19裡有(1)個十和(9)個一;或者說,19裡有(19)個一

  20裡有(2)個十; 20裡有(20)個一

  B:看數字卡片(11~20),說出卡片上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2)在計數器上,從右邊起第一位是什麼位?(個位)第2位是什麼位?(十位)個位上的1顆珠子表示什麼?(表示1個一)十位上的1顆珠子表示什麼?(表示1個十)

  (3)先讀11、12、13、14、15、16、17、18、19、20,再寫出來。

  如:14,讀作:十四,寫作:14。個位上是4,表示4個一,十位上數字是1,表示1個十。

  

  3、例如給數字娃娃排隊:5、6、10、3、20、17,可以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也可以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注意做題時,寫一個數字,劃去一個,做到不重不漏。)

  4、任意取20以内的兩個數,能夠用誰比誰大或誰比誰小說一句話。

  如:16比15大,寫出來就是16>15

  9比13小,寫出來就是9<13

  5、“比”字的用法

  看“比”字的後面是誰,比幾大1就要在幾的基礎上加1,比幾小1就要在幾的基礎上減1。

  如:比5小2的數是(3),比4多3的數是(7)。

  6、幾和第幾

  △▲▲★△☆☆△△△▲★★★☆★

  觀察圖,說說有幾個圖形?(16個圖形)從左數第幾位是什麼?從右數第幾位是什麼?把左邊三個圈起來;把右邊第2個圈起來。

  (複習此類知識時,分清左右,同時确定方向;知道幾個和第幾個的區别。)

  7、相鄰數

  2的前面是1,2的後面是3,2再添上1就是3,3再去掉1就是2,與2相鄰的數是1和3。

  3的前面是2,3的後面是4,3再添上1就是4,4再去掉1就是3,與3相鄰的數是2和4。

  ······

  20的前面是19,20的後面是21,······,與20相鄰的數是19和21。

  

  二、比較

  1. 比較兩個事物的大小、多少、長短、高矮、輕重等,要以其中的一個事物作為參照,或者說以其中的一個事物作為标準,然後再比較,這樣就能說另一個事物比作為标準的那個事物大或者小、多或少等。

  比長短:常用的方法注意要一端對齊,也可以采用數格比較,或對稱比較。

  比高矮:注意在同一平面上去比較。

  比多少:運用一一對應原則。

  2,三個事物比較,可以先兩個兩個的比較。然後根據比較的結果,得出三個事物比較的結論。

  如:A比B重,B比C重,那麼可以得到A比C重。A最重,C最輕。

  A比B重,A比C重,隻能得到A最重,還要比較B和C,才知道誰最輕。

  

  

  三、加減法(一)

  

  把兩個數合并在一起用加法。加數 加數=和

  如:3 13=16中,3和13是加數,和是16。

  從一個數裡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用減法。被減數-減數=差

  如:19-6=13中,19是被減數,6是減數,差是13。

  (一)熟記表内加法和減法的得數

  (二)知道以下規律

  1、加法

  (1)兩個數相加,保持得數不變:如果相加的這兩個數有一個增大了,則另一個數就要減小,且一個數增大了多少,另一個數就要減少多少。

  (2)兩個數相加,其中的一個數不變,如果另一個數變化則得數也會發生變化,且加數變化了多少,結果就變化多少。

  (3)兩個數相加,交換它們的位置,得數不變。

  2、減法

  (1)一個數減去另一個數,保持減數不變:如果被減數增大,結果也增大且被減數增大多少,結果就增大多少;被減數減小,則結果也減小,且被減數減小多少,結果也減小多少。

  (2)一個數減另一個數,保持被減數不變:如果減數增大,結果就減小,且減數增大了多少,結果就減小多少;如果減數減小,則結果增大,且減數減小了多少,結果就增大多少。

  (3)一個數減另一個數,保持的數不變:被減數增大多少,減數就要增大多少;被減數減小多少,減數也要減小多少。

  (三)整 理 與 複 習10以内的加減法

  四、分類

  1、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所屬的類别,根據這些類别将同類的事物分在一起就是分類,而這些類别就是我們分類的标準。體驗分類結果在單一标準下的一緻性和不同标準下的多樣性。

  如:△△●●☆☆●△●●△△☆●

  按形狀分:1、△ 2、☆3、●

  按顔色分:1、有顔色 2、沒有顔色

  2、分類的步驟和方法。

  (1)給定标準:當已知分類标準時,我們隻需要判斷所給的事物是屬于哪個類别的,然後将同一類的事物放在一起即可。

  (2)未給定标準:當有很多物體擺在面前,讓我們自己确定類别分類時,應首先觀察每個物體都有什麼樣的特點,把具有相同特點的特點的物體放在一起,表示同一類,而這些特點就是分類的标準。

  (3)分類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标準分類,可以根據物體的形狀、顔色、作用等将物體分類。

  3、常見題型有:

  (1)把同一類的物體圈起來。

  (2)同類的物體畫符号“○”“√”。

  (3)同類的物體序号填在一起。

  五 位置與順序

   1.前後---(前後的位置關系)

   位置與順序 2.上下---(上下的位置關系)

   3.左右---(左右的位置關系)

   4.教室---(前後、上下、左右綜合應用)

  

  前後(前後的位置關系):

   1.注意用前、後等詞語描述物體的順序與描述物體的準确位置兩者之間的區别。

   2.鹿在最前面,誰在它的後面?這個答案不唯一,不僅僅有一個松鼠,還有兔子、烏龜和蝸牛都在鹿的後面。

   3.注意讓學生會用前、後等詞語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上下(上下的位置關系):

   1.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上下”的相對性。

   2.能用語言表達實際情境中物體的“上下”位置關系。

  左右(左右的位置關系):

   1.能用語言描述物體的左右位置關系。

   2.能在情境中體會左右位置的相對性。進一步再體會:兩人如果面向同一方向,他們所看到的左右位置與順序是一緻的;如果面對着面,他們看到的左右位置與順序是相反的。

  教室(前後、上下、左右綜合應用):

   綜合運用前面三課所學的知識,進行物品的位置與順序的描述活動。

  

  六、認識圖形

  (一)立體圖形

  1、長方體

  長方體是長長的,有6個平平的面,有些面是一樣的,有些面是不一樣,長方體相對面相等,用它可以畫出長方形。平時見到的火柴盒、文具盒都是長方體。

  2、正方體

  正方體四四方方的,它也有6個平平的面,它的邊也是直直的。而且它的棱都是一樣長,每個面都一樣大,無論怎麼平放在桌子上,它的高矮都是一樣的,用它可以畫出正方形。魔方就是正方體。

  3、圓柱體

  圓柱就像一根柱子。它有上下兩個圓圓的面,而且大小一樣,用它可以畫出圓形;另一個面是彎曲的,我們把彎曲的面放在桌子上就可以滾動它。

  4、球

  圓圓的,可以滾來滾去的就是球。平時玩的皮球、籃球、踢的足球都是球。

  (二)平面圖形

  1、長方形:四條邊,兩條長邊相等,兩條短邊相等。

  2、正方形:四條邊,而且一樣長。

  3、圓形:沒有角

  4、三角形:三條邊

  (注:三棱柱可以畫出三角形和長方形,可不要漏選哦!)

  

  

  七、加減法(二)

  (一)掌握20以内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湊十法”

  “湊小數,拆大數”,将小數湊成10,然後再計算。

  如:3 9(3 7=10,9可以分成7和2,10 2=12)

  “湊大數,拆小數”,将大數湊成10,然後再計算。

  如:8 7(8 2=10,7可以分成2和5,10 5=15)

  注意:孩子喜歡和熟悉的方法才是最佳方法而且隻掌握一種就可以了。

  (二)20以内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

  11 6(個位相加,1 6=7)11 6=17

  15-3(個位上夠減,5-3=2)15-3=12

  3、加強進位和不進位、及不退位的訓練。

  4、看圖列式解題時候,要利用圖中已知條件正确列式。常用的關系有:

  (1)部分數 部分數=總數 :這時?在大括号下面的中間。

  (2)總數-部分數=另一個部分數 :這時?在大括号的上面一邊。

  (3)大數-小數=相差數:誰比誰多幾,或誰比誰少幾。

  (4)原有-借出=剩下:用了多少,求還剩多少時用。

  

  

  八、認識鐘表

  1、 認識鐘表

  會認讀整時、半時、整時過一點或差一點到整時這四種時間。

  整時:分針指着12,時針指着幾就是幾時整。

  分針指着12,時針指着1就是1時。 1:00

  分針指着12,時針指着2就是2時。 2:00

  分針指着12,時針指着4就是4時。 4:00

  分針指着12,時針指着6就是6時。 6:00

  ······

  半時:時針指1和2的中間,分針指6就是1時半。 1:30

  時針指2和3的中間,分針指6就是2時半。 2:30

  時針指3和4的中間,分針指6就是3時半。 3:30

  時針指4和5的中間,分針指6就是4時半。 4:30

  時針指5和6的中間,分針指6就是5時半。 5:30

  時針指6和7的中間,分針指6就是6時半。 6:30

  ·····

  注意:半時的時候,分針一定指6,時針指在兩數字中間,如時針指的是一個數,則這個時刻是錯誤的。而分針指在12附近,時針馬上指着準确的數字,此時是大約幾時整。

  在練習撥針時,時針和分針一定要撥到準确的位置上。

  時針和分針并沒有正對着鐘面上的數,而是稍微偏了一點,像這種差一點不到幾時,或是幾時剛剛過一點,我們就不能說正好是幾時,而應該說“大約是幾時”。

  注意:“大約是幾時”撥針時應該掌握在前後5分以内。

  易錯題練習 北師大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易錯題練習

  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考點梳理(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電子課本)(33)

  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考點梳理(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電子課本)(34)

  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考點梳理(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電子課本)(35)

  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考點梳理(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電子課本)(36)

  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考點梳理(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電子課本)(37)

  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考點梳理(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上冊電子課本)(38)

  以上資料限于篇幅,如需要電子版本,請私信聯系。我是梵果教育,關注小學孩子的學習。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轉發、點贊和收藏,同時我們平台有海量的學習資料及各年級部編版語數英電子課本等,需要的請私信“資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