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站在廬陽區的财富廣場門口,望着對面的香格裡拉酒店和祥源廣場,看着北一環的車水馬龍,身後西裝革履進進出出的白領,這一切都告訴着你身處一個現代化城市。
但是一路之隔的亳州城A區,卻仿佛與這個繁華的城市隔絕了開來,上世紀90年代的建築與外界顯得有些 "格格不入"。
看着過道裡守着象棋攤的老大爺、二樓平台聚在一起閑聊的爺爺奶奶,安靜而又安逸,仿佛回到了很多年前,一裡一外仿佛兩個世界。
住上高層曾經是很多人的夢想,但是經過歲月的洗禮,這裡已經變得破舊不堪。從外面看牆面整潔、幹淨,但是走上二樓住宅入口以後,時間的印記一覽無餘。
這些老房子是沒有電梯,隻能爬樓梯上下,牆面到處都是污漬,很多線路直接搭在外面,但是地面衛生做的很好。
因為建成的年代較久,所以很多設計比較落後,比如樓棟并不是南北朝向,而是東西朝向,很多戶型也并不方正,而是一個狹長的空間,類似于如今的公寓,而且很多60平以下的房子。
這裡的房子,哪些人在住呢?除了租戶以外,原始居民大多是老年人。條件好些的,很早就在其他地方買房搬走了。也有些人一直住在這裡,難以割舍,不願意搬走。
雖然這裡在一環内,當之無愧的市中心,配套完善,騎上自行車就可以去三孝口新華書店、去城隍廟、去淮河路步行街。
但是合肥這十幾年來快速的發展與這裡似乎關系不大,在這裡居住舒适嗎?下樓就是商店、出門就是公交站,這麼看是便利的。但是道路窄、停車難、房子老舊、沒有電梯、戶型差,又很難稱的上舒适。
而最直觀的體現就是房價,這邊正常在一萬左右,最低的價格甚至不到9千一平,但是依然挂了一年卻難以賣出。 而在整個合肥并不隻有一個亳州城,還有很多類似的住宅樓。城市的快速發展,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抓住機會,讓自己富有。雖然有很多人搬離了這裡,但是也還有很多人留在這裡,過着安逸的生活。對于這裡,你會有感觸,但不會有向往。
這些老房子最好的出路就是拆遷,但是如今一是舊改已經取代了棚改,對老房子加裝電梯、修整外立面、燃氣入戶等,二是老城區的房子拆遷成本過高,很難實現,如三孝口的拆遷就因賠償調解難以達成一緻而取消。
城市的發展,不可能所有闆塊都是齊頭并進,而且建設新城總是來得更容易、更快。對于這些拆遷無望,與合肥快速發展的十幾年擦肩而過的老小區而言,可能剩下的僅有情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