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吃藥吃死的,現在想來吃的應該是“五石散”,而且曹操還喜歡吃能敗火又能導緻拉肚的野葛,一次能吃一尺長。而曹操的“好兄弟”劉備,是腹瀉而死的,不知道跟吃野葛有沒有關系。不過劉備曾跟曹操出則同車坐則同席,還曾青梅煮酒,不知道學沒學會吃野葛。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曹丕确實是吃藥吃死的,而且他是吃了某“仙童”送給他的一丸藥之後四五天就感覺異常,死得還挺美:“服藥四五日,身體生羽翼”。飄飄然活見鬼(仙)去了。
曹丕的那首詩叫《折楊柳行》 :西山一何高,高高殊無極。上有兩仙僮,不飲亦不食。與我一丸藥,光耀有五色。服藥四五日,身體生羽翼……詩很長,這裡就不全文抄錄了,因為咱們今天要站在曆史的角度戲說一下曹丕的死因,不是探讨他的詩文——因為筆者也不懂詩詞。
曹丕這個人一直是身體倍棒吃嘛嘛香的,而且曹操一直把他作為一個相才來培養的,一開始打仗的時候帶的是老大曹昂,後來四處征戰的是黃須兒曹彰。曹丕一直留在後方吃甘蔗(當時那是高級食品),還用甘蔗當劍,擊敗過當時的劍術名家鄧展。
大家知道,曹丕寫了中國第一部文藝理論批評專著《典論》,那裡面不但探讨文藝理論,還講了自己的劍術傳承,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曹丕是有師父和師爺的,他的師父是河南史阿,師爺是虎贲王越。
曹丕在《典論》裡不無得意地說自己跟族兄曹真(字子丹)一起打獵,一次射中了九頭獐鹿和三十個山雞野兔。而他最拿手的就是劍術,因為他師承名家:“有虎贲王越善斯術,稱於京師。河南史阿言昔與越遊,具得其法,餘從阿學之精熟。”這時候可能有讀者說,你斷句斷錯了,可能是官居河南史名叫阿言的人才是曹丕的師父。但是我們要知道,古代稱呼别人的簡稱是稱名而不稱姓,比如稱呼曹操的兒子,說是“丕彰植熊”,劉備和曹操在史書中除了“武帝”“先主”,一般都被稱為“操”“備”。但是曹丕的師父是叫史阿還是叫阿言,咱們評論區裡讨論,但他的師爺确實叫王越,是桓靈二帝在位期間的虎贲——禁衛軍的将領,可以算是“大内高手”中的絕頂高手,也有人說他是後漢三國時期天下第一劍術高手。而曹丕也成了三國時期唯一被記載有明确武術師承的武術家。
說曹丕是武術家,這還真不是替他吹噓,因為他用甘蔗就擊敗了當時的武術名家、奮威将軍鄧展,這鄧展号稱能“空手入白刃”,但是不但搶不去曹丕的甘蔗,反而被曹丕連續擊中手臂三次——這其中沒有鄧展故意輸給曹丕的意思,因為大家都喝了酒,酒酣耳熱正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時候。到是曹丕留了手,在鄧展不服而且不依不饒要求再行比試的時候,以甘蔗為劍,一下子刺中了鄧展腦門:餘卻(退)腳鄛,正截其颡(颡,額)。
曹丕不但擅長劍術,而且還擅長鑄造寶劍,他做的寶劍名為“飛景(光似流星,名曰飛景)”的百辟寶劍”,長四尺二寸,重量卻隻有一斤十五兩(古代一斤十六兩)。
但是這個曹丕雖然是劍術名家,但卻很少上陣打仗,可能是曹操明白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的道理——張繡幹掉曹昂那次,也差點幹掉曹丕,這也難怪曹丕對張繡耿耿于懷,後來罵死了張繡、殺掉了張繡的兒子張泉,曹丕自己回憶那段經曆還是心有餘悸:“當年我隻有十歲,因為騎術還不錯,這才逃過一劫!”
有明确的武術傳承,每天苦練劍術,并且錦衣玉食養尊處優,可是曹丕卻在四十歲正當壯年的時候挂掉了,還沒活過他的世交、另一位劍術名家劉備。而曹丕早死,實際是因為自己找死:魏文帝黃初三年,武都西都尉王褒獻石膽二十斤,四年,獻三斤。兩年吃了二十三斤帶結晶水的硫酸銅(石膽,古代礦物五毒之首),曹丕還能不死,這已經是個奇迹了。這樣曹丕還不滿足,還要四處求藥,這就出現了文章開頭那首詩——熟讀古代典籍的曹丕可能是吃硫酸銅吃傻了,連秦始皇都沒找到長生不老藥,憑啥你個篡漢(代漢)的家夥就能得到?
于是結果絲毫沒有意外,這一丸丹藥吃下去,曹丕就覺得自己“身體生羽翼” ,飛着就去見曹操去了,當然,也有人懷疑曹丕是被司馬懿謀殺了,證據就在曹丕那首詩中——要不是司馬懿這個當時頭等門閥世家的安排,曹丕哪那麼容易就遇到了兩個“仙童”……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