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跑步時扭到了膝蓋,晚上膝蓋腫了起來,但并不感覺到疼痛,隻感覺有一些發緊,那麼,還能繼續運動嗎?
答案是,不行,起碼暫時不行。
膝蓋不一定碰撞才會受傷,它也可以發生非接觸傷害,例如運動過量,或者跑步時不小心踩進了小坑,受傷後膝蓋一般會出現疼痛,腫脹,發紅,功能受限,皮膚溫度升高。人們往往用疼痛或者功能受限判斷膝蓋受傷,其實不然,一旦出現腫脹,就要懷疑有了關節積液,例如上面提到的發緊的感覺,就很可能有積液,應該引起警惕。
關節積液産生的原因有很多種,最常提到的滑膜炎,其實大多數滑膜炎也隻是一種症狀,真正的原因可能是多種疾病引起的,例如創傷、風濕類疾病、關節退行性變化等,因此不能簡單的認為是滑膜炎。
那麼,積液該不該抽? 如果積液較多或者反複發作,物理和藥物治療無效,那就應該抽了。造成關節積液的原因比較多,最好盡早進行診斷。另一方面積液會影響正常的關節滑液,最終可能破壞軟骨組織。我們正常的關節滑液一般2到5毫升,但作用非同小可,不僅在膝關節軟骨中起潤滑和減震的作用,更重要的在于營養軟骨,軟骨就像一塊沒有血運的海綿,通過擠壓和放松進行新陳代謝,當放松時,軟骨吸收新的關節滑液,當擠壓時,軟骨排出使用過的關節滑液。
如果膝蓋腫脹,積液增多,膝關節内的壓力增大,就會影響軟骨一張一合的正常代謝過程,軟骨缺乏營養就會加速退化。另外,當含有有害的細菌,酶,膿的積液被吸收進入軟骨,可能破壞或者腐蝕軟骨,即使這個過程通常比較緩慢,一旦發現為時已晚。
抽積液會疼嗎(關節穿刺術)? 一般在門診就能進行,先進行局部麻醉,當針頭插入患者的關節時,通常會有短暫輕微的疼痛,抽吸積液時一般不會疼痛,向關節注射藥物時也不會有疼痛,拔針時會有輕微的疼痛。麻藥的效果一般在幾個小時過去,有些患者可能會在一到兩天内感到輕微的疼痛。
抽出來什麼東西? 醫生會先從視覺上進行評估,然後送實驗室檢測。
積液的含量,正常的關節滑液非常少,能抽出來的基本都是積液。
積液的粘度,正常的關節滑液比較粘稠,有些像蛋清,有炎症的積液可能會變淡。
顔色和透明度,正常的關節滑液透明或者略微發黃,異常的積液顔色渾濁,提示有感染,粉紅色積液說明裡面有血。
醫生之外的辦法? 如果自我感覺腫脹輕微,并且沒有過多的症狀,可以試試以下方法,如果不能緩解或者加重,請及時就醫。
讓膝蓋休息,避免負重,放棄劇烈運動,避免膝蓋重複運動。根據需要使用非處方止痛藥或消炎藥。把的腿擡起來,在膝蓋上冰敷 15 到 20 分鐘。将膝蓋擡到高于心髒。保持健康的體重,避免膝蓋承受不必要的壓力。 醫學科普,僅供參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