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我的聲音,喚醒我的民族。”十八年來,他立志彜鄉普法教育。
彜鄉多山路,他送法進鄉,修正歧途;村民多迷茫,他雙語釋法,纾難解困。
他的法治宣講課堂,融情于理,法理明晰,春風化雨;他的舞台劇和微電影,聲情并茂、樸實真摯,大愛無疆。
普法是一生的事業,他願為之奉獻一生。
普法不易,民族地區的普法更難。
550場次宣講,300多萬受衆——他走在普法工作最前沿,走進群衆心底深處,走出普法新路子,用為民初心,建設法治彜鄉。
他,就是甯蒗縣司法局普法與依法治理股股長毛建忠。
勇于探路
敢做雙語普法先行者
甯蒗俗稱小涼山,受地理環境、交通信息閉塞等因素影響,小涼山群衆法治意識相對薄弱,一度吸毒人員較多,毒品呈泛濫之勢。這讓毛建忠深切感受到:法治意識薄弱和毒品問題已成了甯蒗經濟乃至整個小涼山地區社會發展的“絆腳石”和“攔路虎”,要想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先從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入手,提升群衆的法治素養。
如何讓禁毒法治宣傳入腦入心?毛建忠說幹就幹,迎難而上、積極探索、勇于創新,針對小涼山彜族地區,他制定了專門的教案,把毒品的危害融入彜族道德教育,并加入鮮活的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深入淺出的講解,感化無數小涼山群衆的心,提高他們明辨是非、抵禦社會不良影響及拒絕毒品的能力。
近18年來,毛建忠深入鄉鎮、社區、學校、農村、高校、戒毒所等開展禁毒防艾宣傳活動,受邀走進北京、廣州及雲貴川等彜族生活的地方,特别是大小涼山彜族地區。
他的彜族語講演聲情并茂、活靈活現,似春風化雨,又讓人仿佛身臨其境,發人深省,挽救和喚醒了墜入毒品深淵和正面臨毒情危害的群衆。
他将禁毒防艾與毒品危害知識,以舞台劇、微電影等形式,用彜漢雙語通俗易懂地呈現給廣大群衆。他創新宣傳形式,結合民族地區法律,全程參與調查、主持拍攝彜族戒毒紀錄片《虎日》,拍攝制作微電影《死亡線上的記憶》,策劃禁毒防艾舞台劇《遠山的呼喚》等,用人民群衆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法律法規。同時,他将禁毒防艾知識宣講到小涼山的每一所學校,通過啟動“小手牽大手”活動,發動孩子影響家長。
“請群衆吃一頓飯不如給他們上一堂生動的禁毒普法課程!隻有思想改變了,未來才有希望。”毛建忠質樸的話語,飽含緻力于做法治的耕耘者和踐行者的決心。
忠誠擔當
願做法治建設趕路人
在禁毒普法中,毛建忠以吸毒人員為圓心,以新時代普法戒治理念為圓規開展宣傳講座。曾經的“瘾君子”朱某能夠戒斷毒瘾,就得益于毛建忠的普法講座。
朱某曾是一個成功的生意人,經濟穩定、家庭幸福,然而在一次沾染毒品之後,他的人生從此跌入了谷底。在聽過毛建忠的兩次講座後痛定思痛,終于戒斷了毒瘾。
“第一次聽毛老師的講座,聽到一半我就感動得熱淚盈眶,想到自己的所作所為,我悔不當初……”在雲南省第四強戒所,朱某主動接受教育,積極配合戒斷治療,終于獲得了新生。現在的他已經徹底告别了毒品帶來的問題,身體狀況越來越好了。毛建忠對他的幫助讓他銘記在心。
“現在我開了一個砂石場,事業蒸蒸日上,直到現在我還和毛老師保持聯系,是他把我拯救出了無底深淵。”朱某說。有了産業,有了希望,朱某一步步計劃着自己新的人生。
“隻要有決心,生活一定會有新的生機。”
2021年6月,在經過10多天勞碌奔波後,毛建忠感到身體不适,去甯蒗縣醫院檢查,診斷結果為患急性心肌梗塞,急需轉院搶救治療。
在赴攀枝花市中心醫院4個小時的救護車裡以及在接下來的9天ICU和18天的普通病房住院時間裡,毛建忠突然發現,自己這一生最重要的事,就是一直堅持下來做禁毒防艾宣講工作,這項工作已經融入他的生活中。
他病愈出院後,又重新回到宣講的舞台。
從2021年開始,毛建忠将短視頻《民法典贍養老人篇(彜漢雙語)》《民法典辦結婚證和離婚證的重要性(彜漢雙語)》在“彜族比摩文化交流群”“彜學堂”等微信群進行線上普法。
“最近我正在把黨的二十大報告全文翻譯為彜語,希望更多的彜族群衆聽到黨的聲音,看到我們的祖國正欣欣向榮地向前奔跑。”毛建忠說。
毛建忠表示,他将用忠誠堅守初心,用實幹體現擔當,不懈努力、探索前行,争做雙語普法中的法治先鋒,為推動法治建設、普法事業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作者/姜莉萍 鄭恒
海報/常軒浩 陳磊
來源:雲南法制報、雲南司法行政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