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魚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水産品,由于鯉魚的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因此也是經常出現在人們餐桌上的一道美食。鯉魚是淡水魚,習慣生活在池塘、湖泊、河流中,以食底栖動物為主,其适應性比較強,具有較強的耐寒、耐堿、耐缺氧能力。鯉魚的品種多、分布廣、生存能力較強,因此在人工飼養的水産品中鯉魚為主要品種,并且鯉魚的養殖曆史悠久且産量也較高。鯉魚中含有較高的蛋白質及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礦物質、維生素等,而且鯉魚中的不飽和脂肪酸能夠起到降低膽固醇、防治動脈硬化、冠心病等作用,對人們的身體健康有諸多好處,人們經常食用鯉魚,還可以健康長壽,因此,鯉魚有極高的市場需求量。由于人們對鯉魚的需求量大,因此,必須提高鯉魚的産量和質量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而鯉魚飼養管理技術水平與鯉魚的優質高産有密切的關系,提高鯉魚飼養管理技術水平對提高鯉魚的産量和質量有重要意義。
一、飼養鯉魚池塘的選擇
飼養鯉魚池塘的選擇對于較好的飼養鯉魚、提高其産量和質量有很大的關系,在選擇飼養鯉魚的池塘時,應選擇地勢平坦、交通便利且用水用電較為方便的地方,便于做好後期魚塘的管理工作。另外,養魚的池塘最好為長方形,并且要保證養魚所用的水幹淨沒有污染。
二、整理養魚池塘
在對養魚池塘進行放水放魚苗的工作前,應做好池塘的整理工作。首先應将池塘中的水和底部的淤泥清理幹淨,對池塘進行暴曬;其次,用生石灰等對魚塘進行消毒,消滅池塘中存在的病菌、寄生蟲等,為鯉魚的生長創造良好的條件;最後,池塘所使用的土質也是影響鯉魚生長的關鍵,在選擇土質時最好選擇壤土,壤土保水保肥的能力強并且使水質不容易出現變質的問題。除此之外,還應做好池塘的排水通道設置工作,便于池塘排水或換水。整理好池塘後,需提前對池塘注水,注水後要向池塘中加入經過發酵後的雞糞或液體水肥型氨基酸,以保持水質的幹淨。
三、放魚苗
整理池塘的準備工作做好後,可以進行放養魚苗的工作了。首先應做好選擇魚苗的工作,在選擇魚苗時,選擇優良的鯉魚品種進行飼養;其次,應對魚苗進行篩選,去除個頭較小的、不健康的魚苗,選擇個頭均勻、健康活潑的魚苗飼養;最後,應根據當地的氣溫條件等選擇适合在當地養殖的品種,這種魚苗對于當地的環境适應能力較強,魚苗的成活率較高。除此之外,還要注意放養魚苗的數量和密度,根據池塘的大小、面積等适量放養魚苗,以保證魚苗在池塘中能有充足的生長和活動空間,切忌過量放養,否則會容易使水質變質、引發鯉魚疾病等。在放養魚苗前,還要對魚苗進行浸泡消毒,以消滅魚苗體表攜帶的病菌等,避免影響其它魚苗健康生長。
四、科學喂養鯉魚
科學、合理的對鯉魚進行喂養,既能夠滿足鯉魚生長所需的營養,又能夠提高鯉魚的抵抗力,是鯉魚飼養優質高産的關鍵。首先,應選擇喂養的鯉魚飼料,鯉魚飼料的顆粒大小不同、營養成分也不同,應根據鯉魚的不同生長階段選擇顆粒大小合适的鯉魚飼料喂養;其次,應根據鯉魚的不同生長時期,選擇不同營養成分的鯉魚飼料進行喂養;最後,應根據鯉魚的生長狀況等确定一天當中喂養的次數及數量,并适時進行調整。除此之外,應注意在選擇鯉魚飼料時,選擇營養成分高、質量優質的飼料,以保證能夠滿足鯉魚生長的營養需求。
五、管理池塘水質
池塘的水質對于鯉魚的生長有重要意義,因此,一定要重視池塘水質的管理,避免因為水質污染造成鯉魚的疾病或者死亡。首先,在飼養鯉魚前,需要對池塘中的水質進行調整,保證水中所含的營養成分能夠滿足魚苗的生長;其次,在鯉魚的飼養過程中,應定期适量注入新水,并根據鯉魚的喂食情況、水質情況等定期換水,給鯉魚的生長及活動提供有利的環境。
六、防治病害
鯉魚在生長過程中很容易發生病害,一旦發生病害,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造成鯉魚的質量或産量下降,嚴重時甚至引起鯉魚死亡,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在飼養鯉魚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對鯉魚病害進行及時防治。鯉魚在生長過程中,經常容易發生的病害主要有白皮病、鰓黴病、赤皮病、細菌性腸炎、細菌性爛鰓、水黴病等。
以水黴病為例,發生水黴病的鯉魚症狀表現為在鯉魚體表菌絲大量繁殖,生長如棉絮狀,顔色呈白色或灰白色,發生此病害的鯉魚會出現運動能力失常、食欲減退的現象直至死亡。鯉魚發生此病害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捕撈時拉網或在運輸過程當中造成魚鱗脫落、皮膚受傷感染水黴菌引起的。在鯉魚生長的各個時期均能感染此病,尤其早春及冬末最為流行。
防治方法:預防鯉魚發生水黴病,主要是要在進行捕撈、運輸等操作的時候注意避免使鯉魚受傷,除此之外,還可以采用藥物預防,如在鹽水中浸泡、利用紅汞浸洗等。但如果鯉魚發生水黴病,可以用孔雀石綠或食鹽浸洗法治療。
綜上所述,提高鯉魚飼養管理技術水平對于鯉魚飼養産業的優質高産有重要意義,能夠極大的提升鯉魚的經濟價值。但在鯉魚飼養的過程中,不僅需要較高的技術水平支持,還需要更為精細的管理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其産量和質量,促進鯉魚飼養産業的長期、穩定發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