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65歲老人聽力下降怎麼判斷

65歲老人聽力下降怎麼判斷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4 19:53:35

“耳背老人更易患阿爾茨海默症?”社交媒體上的一條信息,讓更多人關注到了老人聽力衰退後的困境。從聽不清到聽不懂,耳背老人與他人的交流變得越來越少,也容易引發心理問題。有些耳背問題并非年老所緻,還有恢複的可能。出現耳背症狀後,老人切勿“自行下判斷”,應及時前往醫院就診。

每次看姥姥 都有些心疼

每周末,吳辰都會去看望91歲高齡的姥姥。老人和保姆一起住,生活起居不愁,但因為身體不太好,平日裡很少外出,也沒什麼社交活動,難免有些孤單。每次外孫來家裡,老人都十分高興,總要拉着吳辰問這問那。

作為晚輩,吳辰當然理解老人想要找人聊天的心情,他也願意向老人講述近來經曆。但每次和姥姥的交流,總會讓吳辰有些費勁。相比起腿腳或眼神,老人下降最多的身體機能反而是聽力,無論吳辰說的是什麼,姥姥總是各種打岔。為了讓老人能明白自己在講什麼,吳辰甚至用上了“手語”,但效果依然有限。

“最近和小雨(吳辰妻子)沒吵架吧?”“沒有,姥姥,我們好着呢!”“吵架了嗎?你得讓着點她!”最讓吳辰無奈的,就是姥姥經常會自問自答,而且她的答案總是偏向消極。

老人聽力下降的問題,其實幾年前就已存在。當時家裡一起陪着老人去醫院配了助聽器,剛開始戴上後,老人聽力有所好轉,但一段時間之後助聽器也不太起作用了。這時再想讓老人去醫院,她總會以嫌麻煩為由拒絕。

聽力衰退之後,老人能進行的日常活動也少了很多。以前逢年過節,姥姥還能接聽親朋好友打來的拜賀電話,用家鄉話和老家的同輩人聊上幾句。可就在近兩年,她連接聽電話都做不到了。保姆和吳辰都聽不懂姥姥老家的方言,想轉述也轉述不了。

“老人現在這種生活狀态,我實在是很心疼,但也沒什麼辦法。”吳辰能做的,就是練就“左耳進右耳出”的本領。到家和姥姥照樣聊天,但無論老人說什麼都盡量不往心裡去。

為什麼助聽器會對老人不起作用?北京老年醫院耳鼻喉科主任李長青認為,這可能和當時驗配不當有關。“我們給患者配助聽器時,要通過聽力圖一個頻點一個頻點地調,把設備調試到跟患者的耳朵完全适配,效果才好。”這個過程中,需要老人與驗配師充分溝通,因為對聲音的主觀感受隻有老人自己清楚。但有的老人可能對看病比較抵觸,交流時糊弄了事。最後即使配了助聽器,效果也不太好。

“除了配助聽器以外,還有一種改善聽力的辦法是做人工耳蝸。”相比于前者,人工耳蝸的植入過程更加麻煩,需要進行手術,老人接受起來更加困難。“我們接診過一些老人,他們的耳朵已經沒有殘餘聽力了,必須配人工耳蝸才能改善。但即便如此,選擇去配人工耳蝸的老人還是非常少。”

耳背出現後 易得并發症

每次出診,李長青都會見到聽力出現問題的患者,其中以老人居多。對于“耳背老人更易患阿爾茨海默症”這種說法,他沒有做過詳細統計,但從經驗來看,老人在耳背之後确實容易引發一些其他問題。

“有的家屬會說,覺得老人呆呆傻傻的,而且越是文化程度高的老人越容易這樣。”李長青說,老人的聽力衰退會經曆兩個過程,剛開始隻是聽不清,時間長了會變成聽不懂,這時再想和别人交流就很困難了。老人還會擔心家人看出他聽不懂,有的人就會害怕跟别人交流,漸漸變得自我封閉。還有的老人會自說自話,營造出一種我還能交流的假象。“長期處于自我封閉的狀态下,是容易産生心理問題的。我們也出現過老人來看病,原本隻是看耳病,最後推薦他去精神心理科也看一看。”

除了心理問題,聽力下降甚至還可能帶來安全隐患。有的老人是一隻耳朵好,另一隻耳朵聽不見,聽力的不平衡會造成方向感缺失,定位能力減弱。“萬一老人過馬路時有輛車經過,老人沒看見,司機按喇叭,老人都不知道車是從左邊還是右邊過來,很危險。”

從醫學角度說,随着年齡增長而出現的老年性耳聾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但普通人可以通過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來延長聽力良好的平台期。例如經常鍛煉,保持機體的活力也會延長器官的活力。另外像高油脂類食物、煙酒,對于聽力的損傷很大,要盡量避免。

此外,李長青提醒,有些氨基糖苷類藥物可能會帶來耳聾的不良反應,但到底會不會出問題,跟每個人的基因有關,“有能力的話,我們建議大家去做一下基因篩查,如果确實對某些藥物有反應,就盡量用其他藥替代。”

有些老人,平時還有采耳的習慣。有的是去外邊的小店,有的是讓家裡人幫忙掏耳朵。但掏耳朵會引起很多問題,如果采耳工具消毒不幹淨,就容易出現真菌交叉感染。“有的老人來就診時說耳朵癢,還聽不清。用耳内鏡一看,耳朵都長毛了,跟發黴一樣。”除此之外,李長青還接診過一個聽力出問題的老人,從老人耳朵裡取出一塊黑色的異物,大家研究半天也沒看出是什麼,最後還是老人回憶起來,是她前幾個月拿棉簽掏耳朵,棉球掉進耳朵了,然後就一直堵在耳朵裡。

耳背盡早治 别諱疾忌醫

老年性耳聾的出現是幾乎無法避免的過程,隻是根據個人情況不同,出現得或早或晚。但李長青接診過的“耳背老人”中,有不少其實根本不是老年性耳聾,但老人卻自認是“身體機能下降的正常現象”,因而長期不來醫院。

除了棉球掉進耳朵,李長青還接診過一個70多歲的大爺,前一天晚上還好好的,第二天睡醒覺,一隻耳朵就不行了。檢查之後發現問題也很簡單,就是洗澡時耳朵進了些水,耳垢泡“脹”了,把耳朵堵住了。李長青倒了些專門的藥水,并用吸引器把耳垢吸出來,問題就解決了。

這種“耵聍栓塞”造成的耳聾,就算看病看得遲了些也問題不大。但還有些耳聾問題,一旦延誤時機就可能無法挽救。李長青介紹,有一種突發性耳聾是耳部毛細血管栓塞導緻的,如果患者出現問題後很快就來醫院就診,恢複率能達到七八成。如果在一個星期内來就診,也存在恢複的可能性。但如果時間拖得再久,可能就錯過恢複的窗口期了。“因為耳朵的毛細血管很細,如果出現栓塞,很難通過手術方式通開,隻能用藥物溶開。時間一旦過長,血栓形成後,藥物也無能為力了。”

引發耳部血管栓塞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老人本來就有高血壓病史,又因為某些事突然一激動,就可能出現突發性耳聾。“無論是什麼原因,我們都建議老人,一定不要自己下判斷,更不要覺得是年齡帶來的自然現象,要盡早來專業醫院的耳鼻喉科就診,有些耳聾早期是可以治療的。”

除了老人自己把病情說出來,老人的家人也應該多關注老人是否出現了聽力下降問題。比如說話時,是否會要求其他人“重複一遍”;聊天時是否出現打岔現象,前言不搭後語;看電視時,聲音是否比以前調得更大了;說話時是否會盯着對方的口型等。一旦出現了蛛絲馬迹,就應該盡快陪老人去醫院做檢查。

李長青建議,與耳背老人溝通時,家人除了保持耐心外也應注意技巧。“第一是語速放慢;第二是盡量用短句子,不要一下子說一大串;第三是盡量保持在安靜環境,面對面與老人交談,不要隔着好遠跟老人說話。讓老人能看到說話人的口型,有助于判斷說話的意思。”

65歲老人聽力下降怎麼判斷(調查老人出現聽力衰退如何應對)1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 莫凡

流程編輯:U02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