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辟邪桃木枝擺放位置

辟邪桃木枝擺放位置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16:18:42

辟邪桃木枝擺放位置?每逢清明節,家家戶戶都愛在自家的門栓上,插上些楊柳枝,圖個吉祥,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辟邪桃木枝擺放位置?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辟邪桃木枝擺放位置(清明節卻都愛插楊柳枝)1

辟邪桃木枝擺放位置

桃木也可避邪,清明節卻都愛插楊柳枝,您看與觀音菩薩有何關系?

每逢清明節,家家戶戶都愛在自家的門栓上,插上些楊柳枝,圖個吉祥。

按照民間的傳統說法:插上楊柳枝,可以驅除鬼崇。民間還留有:楊柳枝插門上,百鬼不入家的清明習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當年,唐代傑出的詩人杜牧,曾寫下一首《清明》詩篇,後人廣為傳誦和引用。

清明節之所以讓人感到悲傷之情,是因為清明節是中國人的三大傳統祭祀和掃墓的節日。

清明時節,容易下雨,暮春細雨菲菲之下,加上人們悼念和哀思先祖或亡魂的淡淡憂傷,人們會感到清明節的天空,籠罩着一種悲傷憂愁的氛圍。

”墓葬“的習俗,據說在古代,隻有帝王權貴才能享有這樣的”待遇“,普通的老百姓原本是沒有墓的。而随着時代的進步和發展,普通百姓也可以建有自己的墓地,百姓們将”墳“或”墓“,統稱為”墳墓“。

清明(寒食)節,祭祀和掃墓的習俗悠久,大都是為了緬懷先賢古人。

在清明佳節前一天或清明節當天,人們都會帶着果品或紙錢到先祖的墳墓前,為故去的親人,獻上食物,并在墓地上重新培植修繕新土,清除雜草,同時還會插上幾束青青楊柳。

在《折柳相贈,城隍巡遊,吃螺獅和竹筍…古人過清明,都有哪些講究?》一文中,”源易緣“曾談到過,古人之所以在墳墓中,插上楊柳枝,一是體現萌發的春意和生機,二是為了祈福平安,希望親友能夠像楊柳枝一樣,适應環境強,能夠很快生根發芽;三是”柳“與”留“字諧音,有眷戀和挽留之意,突出對已故的親人尊敬和緬懷之情。

在先祖墳墓上插楊柳枝,寓意頗多。那麼古人,也有于清明節在家門口插楊柳枝的民俗做法,又是為何呢?

按照傳說民間的說法,清明(寒食)節,還融入了另一個祭祀的節日——上巳節。

在這一天,人們也會選擇沐浴洗澡,或蘭草洗身,或者用楊柳枝沾上花瓣水,點撒向人體的頭部或身部,以祛災祈福。

清明時期,雖進入三月暮春,但如果清明節遇上陰雨天氣,或”倒春寒“,氣溫就會下降,氣溫太低,民間還留下:”清明谷 雨,凍死老鼠”、“清明谷雨風,凍死老家公”等諺語。

進入三月清明節後,天氣還處于陰冷潮濕時期,清明、寒食節民間又有掃墓祭祖的習俗,加上,古人認為清明節、中元節和寒衣節,是“三大鬼節”,這一天給人感覺陰森、陰沉的感覺。

古人為了避免受到惡鬼的侵擾和傷害,就想出了在家門上“插柳驅鬼”的方法。

“插柳”為了驅鬼避邪,在民間,桃木被稱為“降龍木”、“鬼見愁”、“鬼怖木”……據說,在上古神話傳說中,桃木林是追日的誇父,手中拐杖所化而成,驅邪效果也特别得好。

《山海經》中更是記載了最早的二位門神神荼、郁壘,摘桃樹樹枝鞭打百鬼的故事,所以民間有鬼怪懼怕桃木的傳說,桃木辟邪的說話就由此而來。

那麼,清明節為何沒有選用桃木,而用的是“楊柳枝”呢?

至今,人們都還愛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萌,來形容意外的收獲。從這個俗語中,也可看出柳樹的生存力極強,容易種植。

在家門前插柳的習俗,還有3個說法:

一是與介子推臨終前所抱之樹有關

晉文公當年下令焚山後,介子推和母親拒不出山,最終抱樹而死。

據說,當年介子推所抱之樹,正是一棵老柳樹。

介子推和母親死後,這棵老柳樹卻意外地死而複生。

“一樹春風千萬枝,嫩如金色軟于絲。”

晉文公率領衆人來到綿山之上時,意外地發現這棵柳樹,于是賜名“清明柳”,并親折下柳枝戴在頭上,以示懷念和敬重。

二是與觀音菩薩手中的楊柳枝有關

四大名著《西遊記》或民間神話傳說中,常見觀音菩薩手中的水淨瓶裡,就有楊柳枝。

“楊枝淨水,遍灑三千,性空八德利人天,福壽廣增延,滅罪除愆,火焰化紅蓮……”

觀音菩薩大慈大悲,總是帶給人如沐春風的感覺,她手中常持楊柳枝,深有寓意,楊柳枝條随風搖曳,好似菩薩的慈悲柔軟心意。

《西遊記》裡,觀音菩薩手中的玉淨瓶中善治仙樹靈草甘露水,用楊柳枝蘸水,還醫活了被譽為——天地靈根,鎮元子的那棵人參果樹。

民間百姓們認為,觀音菩薩慈悲地以楊柳枝沾甘露水可以來普度衆生。那麼,她手中的楊柳枝,當然可以驅除邪惡,于是,清明節“插柳驅邪”的說法,沿用至今。

三是與帝王的推崇和禦賜有關

在唐朝時期,楊柳枝還被人稱贊為“禦柳”。

“禦”字,在古代指的是與帝王有關。那麼禦柳的來曆是什麼呢?

唐朝詩人、“大曆十大才子”韓翃在《寒食》詩中描寫道:“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

仲春與季春之交時節,從長安城到禦苑,處處飛花,風吹柳絲,無處不是春意盎然,令人沉醉。

而唐朝有個風俗,就是在清明寒食節“折柳插門”。皇帝會在這一天也會折下楊柳枝賞賜給大臣們,以示恩寵,這就是“禦柳”的來曆。

帝王的推崇,使得清明節插楊柳枝,逐漸深入到千家萬戶之中。

開卷有益,原創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寫成,感謝大家訂閱專欄,閱讀完整内容。如果喜歡,歡迎轉發和評論,留言或私信互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