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的力氣有多大?
河北一位爸爸,帶着新生的寶寶去做檢查。
他看着寶寶雙手抓着醫生的兩根手指,寶寶被反複拎起來又放下去,寶爸一臉擔心,娃要是不小心掉下去咋辦?但是結果是他多慮了,寶寶表現很棒,醫生也順利地做完了檢查。
剛出生的寶寶,抓握力就如此強悍了,難怪讓人驚訝!
雖然新生兒很柔弱,沒有自理能力,但是他一出生就具備了不少“求生技能”。
如果眼睛被明亮的光線照射,新生兒會覺得太刺眼而産生無意識的行為,為了避免強光的直射,他會緊閉眼睛。
不僅如此,新生兒出生還伴随着這6種條件反射,實在太神奇了!這些反射行為,不但能幫助寶寶更快适應這個陌生的世界,也是寶寶生存的技能。
對于新生兒來說,剛出生的前幾周,因為大腦和大動作發育還沒有完善,他既不自如地支配自己的動作,也不能掌控自己的行為,但是新生兒自帶一些反射行為。
新生兒出生後,他身體的大多數活動,都是反射行為,也就是憑着本能的行為,而不是自發性的反射行為。
一. 驚跳反射新生兒在睡覺的時候,身體會不自覺地抖動,就像是被吓到一樣。
不僅如此,在寶寶清醒的時候,如果外界傳來突然的聲響,寶寶也會因為被驚吓到而身體顫動,并且還會大哭起來,其實這是新生兒的驚跳反射引發的正常生理現象。
當寶寶的頭部被變換姿勢,或者是巨大的聲音傳來的時候,寶寶會因為被吓到而伸開手臂,接着雙臂又抱在身前,這是寶寶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
在寶寶滿一個月之前,驚跳反射會經常出現,這種反射要到2個月大時消失。
如果寶寶到7個月後,還存在着驚跳反射,媽媽要注意寶寶是否存在大腦發育遲緩的現象。
二. 踏步反射新生兒會走路,這是真的嗎?
關于走路,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覺得簡直在開玩笑,寶寶差不多要一歲才會走路。
當寶寶被大人從腋下托住的時候,他的雙腳會不由自主地開始“邁步”,一隻腳擡起來,放在另一隻腳的前面,看起來,就像是新生兒在走路。
事實上,新生兒并不會走路,但是他的邁步行為是因為“踏步反射”,這種反應要到寶寶2個月時才消失,但是如果寶寶7個月後,踏步反射還沒消失,可能寶寶存在大腦發育的異常。
胎兒在孕婦子宮裡的時候,已經有吸吮手指的行為了。
當寶寶出生後,吸吮作為寶寶的一種本能,媽媽不需要特意去教他。
媽媽會驚奇地發現,當她把乳房以合适的姿勢遞過去,并且把寶寶的嘴巴調整到恰當的位置時,寶寶自動就會開始吸吮,而不需要其它的外力來驅使。
寶寶會很精準地找到母乳分泌的地方,他會把吃到的母乳吞下去,持續吃奶的動作,直到他吃飽。
寶寶每次吃奶的時候,吮吸,呼吸和吞咽這三者的配合,是一個很複雜的任務,剛開始有些寶寶可能會手忙腳亂,嘗試多次才吃到奶,但是随着寶寶吃奶次數的增加,寶寶越來越熟練,吃奶和吞咽對寶寶來說,會變得越來越容易。
強直性頸部反射,當寶寶平躺着,如果頭頸部位置被轉動,寶寶一邊的手會縮起來,另一側的手會伸展拉直,做出類似擊劍的動作。
強直性頸部反射在寶寶出生5-7個月時消失,如果寶寶在7個月後還存在這個現象,媽媽要警惕寶寶的腦部發育是否存在異常,及時帶娃就醫。
五.覓食反射寶寶出生時視力還不完善,他是如何認出媽媽的?
母乳媽媽身上有母乳的味道,新生兒天生就有覓食反射,當媽媽用手撥弄着寶寶的臉蛋或者是嘴巴時,寶寶會主動把頭轉向媽媽的手。
寶寶靠着這個覓食反射,在吃奶時能輕而易舉地找到乳房,最初他可能需要通過左右兩邊來尋找乳房,等到寶寶21天後,他已經能順利找到乳房來吃奶了。
覓食反射在寶寶4個月時消失。
寶寶出生後的一周内,他的抓握十分有力。
如果大人把手指放到寶寶的嘴巴裡,他會不自覺地吸吮起來,這是條件反射的行為,是因為寶寶的抓握反射起了作用。
不僅如此,如果我們抓着寶寶的雙手,能輕易地把寶寶的身體吊起來,但是我們要盡量避免這樣做,因為這不是寶寶的自主能力,他不能控制自己的身體,可能會随時放開手。
抓握反射會在寶寶5-6個月時消失,如果寶寶7個月後還沒有學會自主抓握,媽媽要留心寶寶的大腦發育是否存在滞後的現象。
抓握反射并不僅僅是體現在寶寶的雙手,當大人好奇地撓寶寶的腳底時,他的腳趾會用力蜷縮起來,這就是足部抓握反射,在寶寶出生時就有,直到9-12個月大才消失。
寶寶出生時自帶的反射行為,并不會伴随寶寶一輩子,一些反射行為會轉為自發性行為,比如:自發性吸吮和抓握行為等等。
寶寶在2個月前的踏步反射,是非自主性的條件反射,當寶寶即将1歲時,寶寶會出現學步行為,這次是自主性的反射行為。
在寶寶出生後,會出現這6種條件反射,大多數的反射會在寶寶6-7月時消失,如果寶寶7個月後,還存在這些條件反射,媽媽不要大意,要留意寶寶是否存在大腦發育的異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