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是一個吃貨。他自己就發明過很多吃食。“東坡肘子”、“東坡肉”是我們現在也還常聽說的。“東坡湯”、“東坡豆腐”也不乏其名。
想當年,從黃州貶到惠州、海南,人家是一路貶,一路吃。黃州發明了“紅燒肉”,惠州吃出了“烤羊脊”(買不起肉),到了海南,食材越發匮乏了,但人家依山傍水,因地制宜,吃起了生蚝海鮮!就是像蔓草、蘆菔、苦荠這樣的野蔬,人家也有辦法做得美滋滋,吃起來“人間有味是清歡”。
既講究實際的口味,操作,又有理論的升華,這才叫美食家。《禮記·中庸第三十一》雲:“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不是光會吃就是美食家了。
蘇轼不但會吃會做,親試親嘗,人家還搞記錄。這在東坡詩文裡并不少見。《東坡志林》記道:“予在東坡,嘗親執槍匕煮魚羹以設客,客未嘗不稱善。”吃一碗豆粥,他也能寫一篇短文《豆粥》。就是平常我們吃慣了的豬肉,誰會想起來寫一首《豬肉賦》:慢着火,少着水,柴頭竈煙焰不起。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時它自美。
詩裡面的記載我們似乎更熟悉些。《食荔枝》絕句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吃野雞寫《食雉》、吃莴苣寫《春菜》、吃鳊魚寫《鳊魚》,吃螃蟹便做了一首七律《丁公默送蝤蛑》,專門盛贊梭子蟹“半殼含黃宜點酒,兩螯斫雪勸加餐”,也是沒誰了。有時候人家還很任性呢,隻告訴你這好吃,不告訴你怎麼做,讒死你。
超長标題的絕句《過子忽出新意,以山芋作玉糁羹,色味皆奇絕,天上酥陀則不可知,人間決無此味》,就是這樣,詩雲:香似龍涎仍酽白,味如牛乳更全清。莫将南海金齑脍,輕比東坡玉糁羹!好吃啊好吃,撩得你不行。
但将吃之俗與詩之雅結合得渾然無迹的,還是那首經典的《惠崇春江晚景》。不用說了,這是中小學常年必背詩詞。
惠崇春江晚景/蘇轼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蒌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這是一首題畫詩,畫作者就是詩題中的“惠崇”。惠崇既是詩僧又是畫家。歐陽修大贊其詩,王安石極愛其畫。可見其在北宋之名。《惠崇春江晚景》為其名畫,幾十年後蘇轼見畫,甚是喜愛,遂題詩兩首。結果詩流傳千古,畫不知哪去了。兩首之中,又以第一首脍炙人口。
曆來注釋這首詩,都是從對春天生機勃勃的禮贊來說,青竹、桃花、鴨子、蘆葦、河豚這些,色彩缤紛,活力滿滿,是點染明麗的早春圖,又或者單拎出“春江水暖鴨先知”一句來談宋詩的理趣。大講水鴨與春江的關系。辯論為什麼是鴨先知,等等。
其實大家都忽略了蘇轼吃貨的一面。為什麼不能從這個角度切入呢?四句話裡,哪一句沒有吃食?第一句的竹筍嫩不嫩?第二句的鴨肉不香?第三句蒌蒿、蘆芽不是天然野菜?最後的河豚,不用多說了吧。真是一句一美食啊。這才是蘇東坡。
張耒筆記《明道雜志》雲“(河豚)但用蒌蒿、蘆芽、菘菜三物”烹煮,味鮮汁美,人間一絕,正是長江一帶搭配吃法。而原詩最後一句是虛寫,聯想之妙,饞涎欲滴。還暗合了當地風俗。
一幅春光畫,寫些這許多春色春味與春意,雅者看到詩,俗者看到吃,如此佳作,真可謂雅俗共賞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