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後養老機構?随着老齡化社會到來,越來越多的社會力量湧入養老服務行業,自籌資金或運營管理政府投資興辦的養老機構,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95後養老機構?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随着老齡化社會到來,越來越多的社會力量湧入養老服務行業,自籌資金或運營管理政府投資興辦的養老機構。
但現實中,很多社會養老服務機構過得并不輕松,面臨融資困難、收益率低、招人難等諸多困難。那麼,如何更好激發社會養老服務機構的活力?如何為百姓提供方便可及、可負擔、有保障的養老服務?
三個階段
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機構難點在哪裡?
“不是在籌建階段,政策取消了行政許可,采用備案制,隻要手續完備,申辦下來是很快的。”3月28日,北京市大興區養老服務行業協會秘書長張佳祺告訴《民生周刊》記者,“主要難點還是在後期經營管理上,經營者要具備經營管理經驗,如養老機構标準化建設、養老護理員培訓、管理等環節,沒有系統化的支持很難做好。”
張佳祺建議,投資者采取與品牌、連鎖養老機構合作興辦比較穩妥。
他介紹,近年來,北京市大興區興辦的養老機構基本為社會力量承辦,但養老機構入住率還有提升空間。大興區民政局對養老機構管理比較嚴格,陸續扶持成立了大興區養老服務行業協會、老齡産業協會、社區物業服務協會,從社會層面對養老機構提供投資顧問、标準化提升、養老護理員培養等支持。
“政府政策扶持方面提供老年人入住養老機構床位補貼、養老護理員崗位津貼、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等級補貼、應屆畢業生從事養老行業一次性獎勵津貼、養老護理員每年一次的免費培訓等補貼政策。”張佳祺說。
興建一個養老機構很容易,難的是運營管理和可持續性,彩虹康養基地總經理李志強對此深有感觸。在他看來,民營養老機構的社會資源不足,公信度不夠,醫療資源、人力、物力、财力需要政府及行業協會支持。
北京市朝陽區彩虹村莊養老院籌建于2009年,2015年底竣工,總占地面積200畝,總床位數800張,擁有“醫務室 醫保定點機構”,目前入住130位老人。
“合适的養老護理員越來越難招到,各個崗位都存在用工難,對于政策法規要求配置的社工、心理咨詢等崗位,很難招到合格的人員。”李志強說,“養老機構運營發展的另一個問題是土地性質問題難以解決。養老行業需要長期投入,時間以10年為單位,短期的土地、建築租用不能保證社會資本投入的資金安全及養老機構的長久運營和發展。”
這意味着,對于養老服務,社會認可的服務費用較低,而養老服務的成本逐年增長,從長遠看,形成可持續發展比較困難,大批民營養老機構需要不斷輸血,才能有效運轉。
李志強認為,北京市鼓勵社會力量興建養老機構,可以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一事一議”,與相關審批部門做符合養老标準的建設和審批,屬于蓬勃期,快速發展趨勢明顯。
第二階段是政府主導的照料中心,以養老機構為載體,基層政府為依托,以及政府較大力度的财政支持,結合各地的老齡人口比例,制定相應的定位發展計劃,“不再是盲目擴充,往精準方向引導”。
第三階段屬于養老服務驿站,屬地街鄉提供主體,民營建設、運行、服務,财政提供建設補貼,以減小民營大額經濟投入的方式支撐社區和居家養老服務,加上持續不斷的政府購買項目,建立了驿站的生存之本。
“床位補貼額度越來越高,養老院要求也就越高,基本标準定位在星級和醫養結合基礎上,現在彩虹養老兩星正在申請四星,2A機構正在申請3A。”作為彩虹養老院第一批員工,李志強見證了創始的艱辛和持續摸索發展的不易。
頂層設計 打通關節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要優化城鄉養老服務供給,支持社會力量提供日間照料、助餐助潔、康複護理等服務,鼓勵發展農村互助式養老服務,推動老齡事業和産業高質量發展。
數據顯示,“十四五”時期,全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預計将超過3億,占總人口比例将超過20%,中國将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
截至2020年底,全國養老機構和設施總數為31.9萬個、床位823.8萬張,民辦養老機構占養老機構總數的54.5%,床位數占總數的55.8%。
按照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政府包攬過多會越來越力不從心,政府應該發揮托底作用,同時重視通過動員社會力量做好養老服務。
換句話來說,解決養老床位“一床難求”的辦法是持續優化養老服務有效供給,而政府的角色尤為重要,隻有做好頂層設計,“打通關節”,才能調動市場各方積極性,推動養老産業發展。
2020年11月1日起施行的《養老機構管理辦法》取消了養老機構此前實施的設立許可制度,改為提前備案制,養老機構登記後即可開展服務活動。
對于這一改變,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民政部養老服務司司長俞建良表示,通過備案的形式,舉辦者向主管部門告知舉辦養老機構,并承諾具備養老機構服務能力和信用保障,主管部門将其基本信息和承諾情況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督,同時跟進行政監管。通過這些舉措來減少舉辦者的負擔,實現少跑腿的目的。
2019年發布的《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提出,全面落實養老機構取消許可要求,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同時,聯合有關部門不斷完善政府購買、委托等方式,引入市場機制、社會力量擴大和優化養老服務供給,培育一批具有影響力和競争力的養老服務企業。
另外,支持“養老服務” 老年人用品産品、 金融、 教育、 文化、 旅遊等服務,加強養老服務領域的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三社聯動”,鼓勵慈善和志願力量參與養老服務。
錢的問題和人的問題
那麼,如何減輕投資者的資金投入壓力?如何避免養老項目異化成變相的房地産開發?
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撰文認為,應大力推廣公建民營模式,由政府建設養老設施并委托民營機構經營養老服務,或者由政府直接補貼民營機構将社區中的廢舊閑置房屋改建成養老設施,以此減輕投資者的成本壓力,增強投資者進入養老服務領域的信心。
鄭功成認為,因無需投入巨資開展設施建設而使舉辦者可以改善護理人員待遇,并給接受服務的老年人帶來實惠,形成良性循環。
“國家将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政府一直倡導,積極引入社會力量辦養老機構,風口很大,很多資本都盯着這塊兒。”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老年福祉學院副教授王偉告訴《民生周刊》記者,“實際上,很多養老機構很難形成一個相對好的盈利模式,真正能夠掙到錢的養老機構還是有限,沉下心來從事養老行業,很難。”
王偉介紹,目前社會力量辦養老機構的主要營收來源于政府投入和補貼,包括裝修補貼、床位補貼等,僅實現較低的盈利水平。
“社會資本湧入,都希望能掙大錢、利益最大化,養老這個公共服務産品,想掙大錢,快進快出,是不現實的。”王偉說,“在日本,涉及養老行業,盈利點隻能做到3%~5%。”
王偉說,社會資本辦養老機構,泰康運作得較為良性,主要原因是以自身保險業務為依托,将保險業務與養老服務融合,形成較好的産品模式。
“在調研中,一些社會力量辦養老機構經常反映的問題是融資比較難,另外就是缺乏長期的專業護理員。一個是錢的問題,一個是人的問題。”北京市委黨校社會學教研部人口發展與城市戰略研究室主任闫萍說。
闫萍認為,整個養老市場很難激發出活力,原因之一就是老年人的消費能力不高,使得養老機構很難有足夠的盈利空間。老年人有需求,手裡沒錢,需求沒法轉變為有效需求。在需求端,有長期照料險支持,能把人的需求變為有效需求,供給側的潛力也就能激發出來。老年人有保險支付一部分護理康複費用,會與養老機構形成良性循環。
闫萍認同養老機構獲利甚微的觀點。據她了解,很多養老機構普遍反映,需要8年或者是8到10年才能回本。
在國外,養老保險、醫療保險、長期護理險,這是老年人晚年的三大支柱。目前中國這三大支柱實際上缺了一個支柱,對于長期護理險,我國一直在試點,并沒有全面鋪開。
長期護理險,主要是為被保險人在喪失日常生活能力、年老患病或身故時,側重于提供護理保障和經濟補償的制度安排。闫萍透露,北京市曾在石景山區、海澱區做過兩種模式的試點,今年可能會在全市推廣石景山模式。
(□ 《民生周刊》記者 張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