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衆網·海報新聞記者 劉爽 單縣報道
9月27日,“吳氏制香非遺文化”走進郭村鎮中學複興少年宮,制香手工技藝傳承人帶領孩子們了解制香文化、認識不同種類的香,并制作屬于自己的香牌,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吳氏制香非遺文化”走進郭村鎮中學複興少年宮
課堂現場,孩子們認真聽講、積極互動,在制香老師手把手的指導下,制作屬于自己的香牌。“平時隻知道家鄉有做香的人,但是從來沒有見過,這次和老師學習了香的曆史和制作過程,擴展了知識,豐富了業餘生活。”6年級1班吳佳柔說。“我今天很開心,了解到了非遺制香文化,我自己還做了一個香牌,希望還能參加這樣的活動。”郭村鎮中學6年級1班劉心如說。
手把手教同學們制作香牌
講述制香曆史
“非常開心能夠參加非遺文化進校園活動,和孩子們近距離接觸,帶他們穿越時光,切實感受祖輩們在這門手藝當中付出的心血和汗水,讓孩子們在制作香牌的過程中,感受到這種匠人精神。”吳氏制香手工技藝十九代傳承人吳蘋說,香牌制作看似簡單,但其中融入了老祖宗的智慧,香泥看似沒有形狀,但經過壓制會刻出非常完美且清晰的輪廓,就如同做人和學習一樣。
不同種類的香和香囊
現場提問,并給回答正确的小朋友發放香囊
據悉,早在元朝末年,時任元朝東台禦史之吳敬,為避兵亂,從河南開封府歸德州,遷于單縣定居,為生計,結合民間制香文化之術,首創吳氏制香之業。康熙六年吳氏先人吳敬第九世孫吳維桢自單縣城西南遷至三官廟(天官 地官 水官)建村,從此便把宮廷制香秘方與工藝帶到民間,開啟了民間制香工藝的流傳。
制作香牌
吳氏香業從先祖吳敬首創一直延續至今,代代傳承、從未間斷,并不斷創新。第十八代傳承人吳玉東和妻子崔玉香學習先進技術并結合祖輩傳承工藝,在全國做起制香加盟,帶領100多家加盟戶傳承制香工藝,并在單縣開辦屬于家鄉的第一個香道館,把家鄉的文化和工藝展現出來。吳蘋作為吳氏制香手工技藝十九代傳承人,進一步繼承和發揚制香這項技藝,帶領團隊辦廠研發各種藥香,并通過網絡、短視頻等平台進一步傳播制香這項傳統技藝和文化。
展示
“今天我有幸和孩子們一起聆聽了這節課,帶給我很多震撼。這節課和我們以往的課程有很大的區别,是課堂的延續和拓展,增長了孩子們的眼界,而且給我們的課堂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郭村中學教師郭秀芹說,她們學校會多多舉辦這種活動,讓孩子們有更多的機會參與進來。
青少年是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與創新的重要力量,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産對于堅定文化自信,培養青少年保護和傳承傳統文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具有重要意義。吳蘋說,她作為一個傳承人會更好的把這個技藝傳承下去,同時,更重要的是把這種祖輩不屈不撓的傳承精神發揚下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