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損傷是頭部暴力所造成的腦組織損傷,腦震蕩、腦挫傷、腦幹損傷和顱内出血等,頭部被擊中時的狀态與受傷程度及後果密切相關。因此,我們需要高度重視。為了進一步提高大家對腦損傷症狀的認識,進行以下講解。
腦損傷的症狀
1、腦震蕩
頭部遭受暴力後,立即出現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但沒有明顯的器質性腦組織損傷,稱為腦震蕩。這是最輕的一種腦損傷。腦震蕩的特點是頭部受傷後立即出現短暫的意識喪失,通常幾分鐘後不到30分鐘就能醒來。在失去意識的同時,常伴有面色蒼白、四肢松弛和生理反射減慢或消失,但醒後可恢複正常。患者清醒後,記不清受傷前後發生了什麼,但仍能回憶起遙遠的事,這叫逆行性失憶。受傷後幾天内,可出現頭痛、頭暈、惡心、嘔吐等症狀,還有失眠、心慌、情緒不穩、記憶力減退等。神經學檢查顯示沒有陽性特征。顱内壓正常,腦脊液檢查未見異常發現。
2、腦挫裂傷
腦挫裂傷是頭部外傷後腦組織的器質性損傷。挫裂傷稱為沖擊傷,發生在病竈的對側,稱為對側傷,也可稱為旋轉性損傷。腦挫裂傷的嚴重程度不同,表現也不同。意識障礙常發生在損傷後即刻,其程度和持續時間與損傷的程度和部位有關。輕者持續數小時,重者可持續數天、數周或更長時間,頭痛、惡心、嘔吐是腦損傷後常見的症狀。重者因腦水腫或繼發性顱内血腫引起急性顱内壓增高或腦疝時,除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等生命體征變化外,還可出現瞳孔進行性擴大,光反應消失,偏癱或加重原有麻痹;腰椎穿刺檢查可發現腦脊液壓增高,有血性、腦幹損傷的人,可能會高熱,脈搏、呼吸等生命體征有明顯變化。
3、顱内血腫
顱内血腫是顱腦損傷的繼發性損害。當顱腦損傷伴有顱内出血時,血液積聚在顱腔的某一部位,其體積增大到一定程度,占據顱内空間,造成急性腦壓迫,顱内壓增高,可導緻腦疝,危及生命。硬膜外、硬膜下或腦實質内均可發生血腫,其中硬膜下血腫發生率較高。
對于腦挫裂傷和腦幹損傷患者,應給予嚴密觀察意識狀态,預防顱内血腫形成,早期可以用中醫康複方法進行綜合處理。比如可以通過運動康複、作業康複、針灸、理療等方式進行治療,為防止并發症,必須盡早治療。
【聲明:文中所用的資料與圖片來源于網絡和文獻,僅作醫學知識的科普所用,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