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漢高祖劉邦是“文盲”,這種說法我不是很贊同,所以之前有做過一期視頻和大家探讨劉邦到底是不是文盲,其中就談到他那首流傳千古的《大風歌》。
曆史上諸多文人學者對《大風歌》推崇備至,認為這首詩的“王霸之氣”冠絕千古,所以将其譽為詩詞中的“氣概之祖”。我們知道,《大風歌》隻有三句: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内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劉邦
劉邦在建立漢王朝之後,江山并不安穩,公元前196年淮南王英布起兵造反,鬧出的動靜很大,于是已經貴為天子的劉邦不得不禦駕親征,平叛之後,劉邦回到了老家沛縣,也就是現在的徐州。
他把從前的親朋好友左鄰右舍全都邀請過來大家齊聚一堂喝酒叙舊,所以《大風歌》的第二句說的是“威加海内兮歸故鄉”,頗有種衣錦還鄉的得意之感,這首作品,是劉邦酒到半酣興緻、濃時的即興創作。
《大風歌》隻有三句,我記得讀書的時候,老師是這樣講解的,他說這首詩的第一二句,是抒發一種躊躇滿志的豪放之氣,而第三句卻轉為焦灼和惆怅,這一句寫的是“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劉邦
咱們要注意一下當時的背景,這是劉邦剛剛禦駕親征平叛歸來,當時漢王朝建立不久,天下依舊時不時處于動蕩的狀态。
劉邦甚至一度被匈奴圍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再加上韓信彭越等功臣的謀反,此時的劉邦實際上承受了巨大的壓力,他這一次雖然平定了英布的謀反,但是以後,又有誰來幫他守住大漢的江山呢?
那麼這首詩讀到這裡的時候,往往給人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因為在我們的印象當中,詩,一般都有四句,當然劉邦的這首《大風歌》嚴格地來說屬于楚辭的詩歌體裁,它本身是作為歌詞來唱的,劉邦當時也是喝着小酒擊築而歌唱出來的。
劉邦
大風歌為什麼隻有三句呢?很多人都比較奇怪,你像在寫作格式上很接近的項羽的《垓下歌》就是四句: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有人說劉邦的大風歌是在模仿項羽,其實不是這樣,因為當時的詩歌就是這種風格,都是喜歡在中間加上一個“兮”字來加強這種語氣感歎的效果,比如更早些時候戰國時期荊轲的《易水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同樣也是這種味道。
劉邦
回到大風歌為什麼隻有三句這個問題。根據正常思維來看,劉邦在大風歌的第三句将自己的憂慮和面臨的問題點了出來,想必第四句就要給出一個思考或者總結,但是沒有,流傳下來的,就隻有這三句。
有人就猜想,當時劉邦在心裡,應該是想好了第四句,但他有可能不好意思寫出來,為什麼呢?
因為在劉邦的身邊當時已經沒有韓信這樣的良将輔佐,而他也開始步入晚年,“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說明:劉邦面臨的問題,不單單是指誰來幫我守住江山,還有選誰來繼承江山的憂慮!
劉邦
因為當時劉邦對太子劉盈并不滿意,在選擇誰來繼位這個問題上,也是讓他非常頭疼的一件事,但這種事劉邦又怎麼好意思在衆人面前當成歌詞唱出來呢?
況且,第四句涉及到的問題,一定是要深思熟慮以後才能定奪,很顯然在酒宴之上并不适合思考這個問題,所以劉邦幹脆就隻留下了這三句,但正是這僅有的三句,卻反而成為了千古名句!假設你是劉邦,你會怎樣加上最後的這第四句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