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這堅果好吃,一口一個嘎嘣脆,開心又可口。不少歐美國家的研究已經證實,經常吃堅果,對心血管健康等更有益處,有助于延年益壽,可謂“長壽果”、低配版“西遊記人參果”。
歐美國家人群的日常堅果攝入量相對較高,比如在荷蘭居民的飲食調查中,男女每天的總堅果攝入量為8.1克、4.4克。而日本相關調查結果顯示,男女每天的總堅果攝入量僅為2.4克、2.9克。
現有的臨床試驗證據及荟萃分析,大多是基于歐美等西方國家研究,考慮到種族、飲食、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明顯差異,還是有必要多關注下堅果對亞洲黃種人群的健康影響。
一、堅果中的特例——花生
先單獨看下最為常見的花生。雖然在植物學中,花生被歸為豆類,但考慮到花生營養成分與其他堅果的相似性,大衆營養學上一般視其為堅果類。
在月初“每天吃四五粒花生,就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卒中的患病風險!”一文中,咱們有提到兩項亞洲人群相關研究,結論均與西方國家研究相一緻:
一項為美國醫學會雜志子刊研究,涉及上海13萬居民的健康信息,認為長期适量吃花生,未來發生缺血性心髒病死亡、缺血性中風死亡、出血性中風死亡的風險會更低,而對糖尿病死亡、癌症死亡無影響。
另一項為美國心髒協會卒中雜志研究,有分析7萬餘例日本居民,發現相比不吃花生,每天吃4.3克花生的居民,總心血管疾病、中風及缺血性中風風險,均有所降低。
二、日本新研究:關注堅果總攝入
上面隻說了最常見的花生,而在實際生活中,大多數人可是會吃多類堅果的,除了花生,還有核桃、腰果、杏仁、松仁、葵花子、南瓜子等。那有沒有學者做過這亞洲黃種人堅果總攝入量的生存獲益呢?
當然有啦,戴博士就有翻到比較新的一篇文章,日本學者前段時間發表在《英國營養學雜志》上的研究,評估了總堅果攝入量、花生攝入量與全因和特定原因死亡率之間的關聯。
該項前瞻性隊列研究開展于1992-2008年,在排除了冠心病、卒中和癌症疾病患者後,最終納入日本岐阜縣高山市近3萬例35歲以上居民,平均随訪長為13.7年。
研究者依據居民的日均堅果總攝入和花生攝入量,分别将患者分為由低到高的四組。另外,考慮到堅果攝入量與死亡率之間的關聯,可能因性别而異,所有分析均依據性别作分層。
調查統計顯示,男、女性日均堅果總攝入量分别為1·8克、1·4克,其中花生占比約80%。在調整各混雜因素後,得出:
1. 堅果總攝入
相比平日不吃堅果的男性,每天攝入堅果量相對較多的男性居民,全因死亡風險、消化系統疾病死亡風險分别降低15%、66%,而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癌症的死亡風險并未顯著降低。
女性方面,其中一組居民的全因死亡風險相對降低14%,其餘未見顯著差異。
2. 花生攝入
花生攝入的結果相似,其中,日常攝入花生量較多的女性,心血管死亡風險相對降低28%。
至于為什麼部分特定原因死亡未得到陽性結果,原因很可能是整體居民的堅果攝入量還是太少,畢竟男女性居民中,堅果攝入量最高一組僅分别為3.0克/天、2.6克/天。相比歐美一些特定研究的10-30克,還是太少了。
總之,該研究認為,即使每天少量攝入堅果,也與居民的全因死亡風險降低相關,尤其是對于男性。
主要參考文獻:
1. Michiyo Yamakawa, et al. Associations of total nut and peanut intakes with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in a Japanese community: the Takayama study. Br J Nutr. 2021 Jun 21;1-8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