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你是否有潔癖?
都說當媽專治潔癖,其實,此話一點都不假,或許屏幕前的你也有同感。
撫養孩子的過程中,很多寶媽就“嘗盡了苦頭”。
就拿寶寶的“大小便”來說吧,随着孩子越來越大,好不容易學會了自己上廁所,寶媽不再需要整天和尿不濕打交道了。
結果有的孩子卻突然又開始“一言不合拉褲子”了,甚至有時候還會在家裡找個角落,憋紅臉努力地拉粑粑,拉出來後還不讓家長靠近、不讓看,隻能自己在哪研究,否則就會大哭,簡直讓人崩潰。
面對這種情況,你是否抓狂過?又是如何處理的?
其實,大部分寶寶都會有這種表現,因為他們正處于“肛欲期”,之所以會做出如此“惡心”的行為,是因為他們正在經曆人生中的一個特殊時期——肛欲期,固然場面确實很惡心,但我們一定要忍住,切忌用責罵破壞了孩子“肛欲期”的正常心理發展。
娃進入“肛欲期”,寶媽抓狂也要忍着,對娃的身心健康有深遠影響
一、了解“肛欲期”?
肛欲期是指2-4歲的時期;也稱為肛門期,孩子學會脫褲子大小便後,反複憋大便或小便,出現憋大便或尿在褲裆裡的現象,就是孩子肛欲期到來的表現。
一個個體的成長經曆分為幾個階段,如口欲期、肛欲期、性蕾期,在弗洛伊德的心理發展理論中,心理發展是與生理機能的發展聯系在一起的,認為肛欲期是人類心理結構發展的第二個時期。
剛開始,孩子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排便,排便的積累引起肌肉的強烈收縮,當排便經過肛門時,黏膜産生強烈的刺激,不僅不舒服,還會帶來高度的快感,此外,大便對寶寶還有其他重要意義。
在這個時期,母親和孩子的雙重關系逐漸開始瓦解,在這期間,孩子們學會了走路,用簡單的語言交流,開始意識到他們的自主性,他們開始學習觀察環境,探索環境,玩玩具,尋找過渡物體,比如填充動物,枕頭,手指。
在肛欲期,肛門和尿道括約肌的收縮和放松都可以給孩子帶來性的體驗,所以,有的孩子從憋尿中獲得性快感,有的孩子從憋大便中獲得性快感,但是,并非每個孩子都有非常明顯的肛欲期表現。
一般孩子的肛欲期會在兩個月左右結束,也預示着孩子的性心理正在走向下一個階段——性蕾期邁進。
肛欲期是訓練寶寶如廁的好時機,但訓練時一定要有耐心,要開心,如果父母不耐煩粗魯,或者有其他過激反應,就會強化他們,有的孩子幾個月甚至半年多都不結束肛欲期,孩子的X發展就出現了停滞狀态。
二、“肛欲期”的特殊表現
——喜歡憋尿
這個時期的寶寶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喜歡憋大小便,平時喜歡一個人在角落裡,臉紅紅的,可能會出汗。
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孩子很可能會享受肛門控制排便的感覺,其實這種表現背後的原因是這樣的。
在這段時間裡,寶寶已經注意到了自己的器官,并且對通過肛門控制排洩有新鮮感,家長發現這種情況,可能會馬上帶孩子去衛生間,但往往孩子不會在衛生間排便,出了衛生間出去玩的時候,轉身把屎拉在褲子上。
——尿頻
有的寶寶一天可能會來回上很多次廁所,這種尿頻的現象,如果不是病,很可能是“肛欲期”,有時候這個時期的寶寶不會一次把屎排完,而是一點一點解決,故意憋着,小便的快感會讓寶寶去做。
——研究自己的大小便
有些寶寶會在搖床或角落裡偷偷研究自己的糞便,有時甚至會用手抓、聞、看。甚至把屎吐在椅子上,牆上,為什麼嬰兒會有這種讓父母崩潰的時刻?其實他們對糞便的好奇遠大于厭惡。
三、如何合理引導“肛欲期”的寶寶?
不要指責孩子
當孩子将大小便拉到褲子中時,家長首先需要控制住個人情緒,不要一開始就責罵孩子,更不要打孩子,也不要在公共場合跟他人談論孩子亂拉的情況。
防止孩子一到上廁所的時候,便會出現焦慮、煩躁的情況,盡可能的去安慰孩子,告訴孩子這并不是一件多麼嚴重的事情,并及時給孩子清洗并更換幹淨的衣物。
切勿盲目用藥
在肛欲期的孩子,除了有亂拉的情況外,也會有不拉的情況,就是孩子會不自主的憋大便,這個時候,很多家長都會将憋大便的情況當成便秘來治療,亂給孩子服用一些幫助排便的藥物。
如果孩子有憋大便的情況,盡量要告訴孩子需要上廁所,先不要給她用藥,如果有尿頻的情況,則需要去往醫院檢查是否有尿道感染的症狀,并針對性治療。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