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一段名為“十二生肖迎冬奧”的動畫火了,十二個精緻的黏土小人靈動地向屏幕前的觀衆展示冰雪運動,虎頭虎腦的樣子萌翻網友。
有人稱贊,打開前沒想到這麼可愛,“有老動畫那味兒但又不失現代感”,這才是“中國風”的動畫。
2021年12月30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微博分享了一段北京冬奧會動畫短片,片中黏土小人生氣勃勃的樣子給網友帶來了不小的驚喜,截至2022年1月1日晚,該視頻觀看量超210萬人次。
其實,《十二生肖迎冬奧》半個月前就發布了,當時正值“北京冬奧會倒計時50天”,央視把國樂、十二生肖和冰雪結合在一起,推出了這款原創黏土動畫。
畫面中,十二生肖福娃相互合作,為觀衆呈現了酷炫的冰雪運動。
冰壺:
冰球:
速度滑冰:
動畫還展示了花樣滑冰、高山滑雪、單闆滑雪障礙追逐、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等運動。
此外,動感的配樂為畫面增色不少,熟悉的校運動會入場音樂——《運動員進行曲》一出現,更是回憶感十足,再配上“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旁白和粘土人偶們的“笑聲”,老動畫那味兒有了。
短片的最後,一段花絮還顯示,這段總長2分多的視頻,每一幀畫面都需要動畫師移動、更換人偶來拍攝,難度不是一般地高。
這種動畫風格,名為“定格動畫”。前不久,央視記者王冰冰曾探訪了制作該視頻的“拍得漫”工作室,為大家帶來了幕後的故事。
據“拍得漫”工作室導演張浩介紹,定格動畫是通過逐格調整被拍攝對象、并對每一次變化進行拍攝記錄,然後使其連續放映而産生的動畫。被拍攝對象通常是黏土偶、木偶或混色材料制成的角色。
光一個角色,為了讓其表情有變化、銜接自然,就要制作一整套黏土頭,比如“閉嘴微笑”、“閉嘴正常”、“小開微笑”、“大開大笑”……每個口型都需要一個頭。
拍攝前,還得确定“一拍幾”。“一拍一”,是指每秒需要24張序列圖片;“一拍二”,指每秒需12張序列圖片,畫面會卡頓一些。
一個呈現出來隻有幾分鐘的視頻,從策劃、制作、拍攝,到後期、錄音和合成,制作周期往往需要3-6個月。
不過,通過網友們的留言可以看出,這動畫做得值了。有人稱贊,十二生肖黏土造型展現了中國文化,有科普又不失趣味性,期待“出長片”。
來源|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科工頻道
講中國企業科技自強、科技向上的故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