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沉香木和沉香,很多人容易把二者混為一談,畢竟這個“木”字實在不顯眼而且“似乎不太重要”。
但事實上,沉香和沉香木兩者完全不一樣,千萬别搞混了!
這一期,我們就追本溯源,從沉香樹、沉香木與沉香一一聊起。
沉香樹,從其原始定義來講,應該是泛指“可以結沉香的樹”。它是一種俗稱,也是一種統稱。
目前學界對此的看法不一,絕大部分學者認為瑞香科沉香屬的樹種是沉香樹,但也有學者認為除瑞香科外,樟樹科和橄榄科以及大戟科也有樹種可以列為沉香樹。
臨高的野生沉香樹 丨 魏希望 攝
不過,除瑞香科沉香屬之外,其它三種樹科所結下的“沉香”,并不被認可為真正的沉香。因此,本文我們所讨論的隻針對目前主流認定的瑞香科沉香屬範疇下的沉香樹。
沉香木,是沉香樹經過砍伐處理制材後的原木。
沉香木 丨 魏希望 攝
沉香在本質上還是木材,其原木本身是黃白色,心材和邊材沒有明顯的區分,本身并沒有啥特殊香味。
沉香木
不過由于油脂腺的存在,也可能帶有很輕微的木質香氣,但是本質上依舊隻是木材,不是成熟的香體。
沉香,是一種香脂!!!
和沉香木不同,沉香不是一種木材,而是由瑞香科沉香屬的白木香樹因病變與受傷後,受真菌感染的傷口疤結處,異化出了脂膏狀的結塊(混合了香脂成分和木質成分的固态析出物),以封閉四周組織、防止傷口潰爛繼續惡化擴散。
像有的沉香樹受傷後,分泌了樹脂,但沒有經過特定真菌感染形成菌絲,就不會形成香脂結塊。
至于,決定它到底是算沉香還是沉香木,看的就是香脂的含量多少了。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的規定,固體析出物含量超過10% 的就是合格的沉香,而低于10% 的則為沉香木。
在割取了含香脂的疤結之後,除去不含香脂的部分後,然後陰幹所得的就是我們通常見到的沉香了。
根據形成的環境,沉香也能分成生結(從自然生長狀态下的樹中取出的香脂)、熟結(沉香樹自然死亡腐朽後所結香脂自然脫落)、沉水香(油脂含量高、沉于水的香脂)與棧香(半浮半沉的香脂)。
也因此,沉香并沒有很規則的形狀,多呈不規則塊、片狀或盔帽狀,有的為小碎塊。
從質感上來說,沉香表面也是凹凸不平、偶有孔洞的,往往能看到黑褐色樹脂與黃白色木部相間的斑紋,還多空心蟲蛀。
由于在木材導管中含有的黑色油脂腺,其油性更大,手感也會更厚重。
不同産區的沉香香味也不同,比如乳香,花香、果香、蜜香等等,香味豐富多變;就算同一料的沉香,在不同的時間環境下留給人的香味感覺也往往不同的。
明末 張希黃 沉香木刻東坡遊赤壁圖酒鬥
沉香樹、沉香木以及沉香的關系,就類似于牛,牛肉和牛油。
不同的是,牛油每頭牛身上都有,但沉香并不是每一棵沉香樹上都有,得達到一定條件才能出現。
你搞懂了嗎?還有疑問的話,下方留言區等你交流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