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閱讀“景德鎮南河公安”頭條号。如果您喜歡本頭條号發布的文章,還可點擊左上角關注我的頭條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薦。
元稹有詩言:“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作為花中四君子之一,菊花向來以他的高風亮節、堅貞挺拔為文人騷客所喜愛。
盛放在百花凋敝、蕭瑟肅殺的晚秋,那一抹黃色,便是秋日裡最美的風景線。
菊之顔色
不第後賦菊
唐代: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
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
滿城盡帶黃金甲。
等到秋來九月,桃花、荷花、玫瑰、風信子都已凋謝枯萎,蟄伏了一整個春夏的菊花才悠悠地在北風中盛放。
天氣越冷,開得越盛,你看那開遍長安城的菊花,香氣沖天,好似讓整座城市披上了一副黃金铠甲。
如此絕景,不似春光,勝似春光。
菊之香氣
題菊花
唐代:黃巢
飒飒西風滿院栽,
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
報與桃花一處開。
不同于春天和夏天空氣中暖暖的花香,也不同于桂花、臘梅冬日裡濃郁的清香,菊花的香氣很淡,滿園的菊花隻有在西風吹來的時候才聞得一絲冷冷的香氣。
但這也正是菊花迷人的地方:隐隐約約的花香,真乃隐士之風,藏匿于一隅,獨自芬芳。
菊之風骨
寒菊
宋代:鄭思肖
花開不并百花叢,
獨立疏籬趣未窮。
甯可枝頭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風中。
從她從不與百花一樣在最适合綻放的時候綻放,我們就可以知道,這是一種極具個性、特立獨行的花兒,更何況就算盛放,她也獨自傲然挺立在稀疏的籬笆邊,從不曾争奪什麼高光時刻。
她最讓人敬佩的就是那種甯可在枝頭凋謝枯萎,也不願在凜冽的寒風中被吹落的風骨了。她從不趨炎附勢,也從不為五鬥米折腰,為了自己的信念可以堅守到生命的盡頭。
與世無争又清雅高潔,菊花的美動人心魄。
菊之意境
飲酒·其五
魏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用菊花營造出來的遠離世俗而自得其樂的這種超凡脫俗的意境,給菊花染上了一層仙氣。
在有菊之境,内心自由而曠達,仿佛天地人合一,恬淡中自有真意。
菊之情思
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宋代: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
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
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
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鎮靜的秋天,正是思念懷人的好時候。
龍腦香在金獸狀的香爐中袅袅升起,半夜涼氣直侵入到枕頭上。倚着籬笆喝着酒,賞着菊花,菊花的香氣充盈整個袖口。
此時此地此景怎麼能不讓人傷感呢?風卷起門簾,簾内的姑娘因思念身量竟比這菊花還要消瘦。
以菊寄托思念,濃郁而深厚。
她美麗絕俗,卻從不與群芳争豔;她與世無争,卻自有堅持和倔強。這一叢菊花開,就是秋日最美的詩詞。
來源:晨起讀詩(ID:bcy-cqds),作者:蕭蕭木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