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馬王堆女屍千年不腐真相

馬王堆女屍千年不腐真相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0 05:18:30

我們都知道有名的馬王堆漢墓古屍,這具兩千年女屍一直被我們成為“辛追夫人”,但是據最新研究,她的名字并非“辛追”,而是“避”。這是怎麼回事呢?叫了那麼久的名字難道叫錯了嗎?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馬王堆墓主老太太名字搞錯了”的原因。

《三聯生活周刊》近期登載文章《馬王堆漢墓帛書,遲到的解讀和颠覆》,其中古文字學者認為,馬王堆漢墓一号墓墓主名并非“辛追”而是“避”,相關論文将發表于近期《文史》雜志上。這一正名引發了熱議,這究竟是個什麼字呢?

多年以來,我們一直都以為,馬王堆出土的那具女屍就叫做辛追夫人,這也是根據考古學家們的解讀,我們才知道的。然而就在最近,卻發現原來叫了幾十年的辛追夫人居然是錯的?當年解讀出來的辛追夫人這個名字,原來是因為認錯了字導緻的,其實她不是叫辛追夫人?那這位夫人到底是叫什麼名字呢?

馬王堆女屍千年不腐真相(馬王堆墓主老太太名字搞錯了什麼意思)1

馬王堆在發掘後的47年裡,各方研究學者不斷對出土資料進行梳理與考證,發現了很多當年的誤讀與誤判。其中複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通過對更清晰的文物照片的研究發現,馬王堆漢墓一号墓墓主的名字并非辛追。文字學家通過對出土印章上字形的分析考證,認為一号墓墓主應該叫“避”,此前是因為發表的照片不清楚,被誤讀成了“辛追”。

馬王堆女屍千年不腐真相(馬王堆墓主老太太名字搞錯了什麼意思)2

馬王堆辛追墓的珍貴發現

1973年在長沙馬王堆發現的辛追墓,最大的意義就是出土了辛追的屍身。這一具兩千年前的屍體到被發掘時,皮膚有彈性,關節可以動。她的保存原理對于研究古代墓葬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與木乃伊一樣。辛追的發現,也證明雖然有偶然性存在。但中國古代的仿佛技術之高超。甚至通過解剖,我們都能研究出辛追因何病而死,死前吃了什麼。不能不說考古的神奇。

考古的不去搶救性發掘,盜墓的就要把她的墓徹底毀完了。盜墓的不僅僅會盜走寶物還會把帶不走的或者他們覺得不值錢的文物毀掉 之前湖北有一個千年古墓的女屍就被盜墓的給毀壞了,他們覺得女屍的絲綢衣服值錢扒下來然後把女屍丢山洞裡。如果考古的不去保護,他們的屍身他們的墓葬會被毀得一塌糊塗。

而辛追墓中出土的素紗禅衣,重量僅有49克,這是我們曆史課本必須一直的内容,代表了漢代高超的紡織技術。而一号墓中的彩繪漆棺,色彩鮮明,曆經千年不褪色,彩繪内容表現的伏羲女娲圖,也印證了古代生殖崇拜和陰陽易經學說。至于三号墓出土的10萬字帛書,其學術價值更難以估量。

馬王堆女屍千年不腐真相(馬王堆墓主老太太名字搞錯了什麼意思)3

二号墓更是出土了一具濕屍——辛追,外形完整,身體還很柔弱,關節甚至還能活動,幾乎與剛死之人一般,這是世界上保存時間最長的一具濕屍。它與屍臘、泥炭鞣屍、埃及的木乃伊都不同,是另一種特殊的屍體,震驚世界。馬王堆漢墓的發掘,為研究西漢初期的手工業和科學技術,以及社會和文化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實物史料。

如今距馬王堆漢墓發掘已經過去47年了。一次特殊年代的偶然發現,加上當時自上到下的重視,不僅造就了一次舉全國之力的考古發掘,出土的文物也成為湖南省博物館館藏的重要基石。而圍繞這些文物,尤其是出土帛書的解讀和研究,依然有待數代乃至數十代學者們的努力。

想看“長沙馬王堆漢墓陳列”,要先在湖南省博物館坐電梯上三樓,順着人流看過當年的考古發掘資料,以及展示的漆器、帛書、素紗襌衣等出土文物之後,再進入一個巨大的展廳,那是一座一比一還原的馬王堆一号墓墓坑挖掘現場。在一座博物館室内空間裡,這處墓坑縱深高達18米,貫穿博物館整個三層樓。從旁邊的樓梯向下走,人們也從墓坑頂部逐步走向墓坑深處,周圍光線漸暗,展示的文物從漆器、帛書等陪葬品變成了井椁,以及蓋在内棺蓋闆上的T形帛畫。達到墓坑底部,巨大的四重套棺擺在中央,人流卻沒有簇擁在套棺周圍,因為在它的旁邊,就是一号墓原本的主人,漢初長沙國丞相“轪侯”利蒼的妻子辛追遺體,也是湖南省博物館最有名的藏品。

“老太太”的神秘傳說

一塊水平放置的巨大玻璃闆下是博物館的地下一層空間,辛追在這裡被存放在一個無菌恒溫恒濕的玻璃箱内,全身浸泡在福爾馬林為主的浸泡液裡,玻璃箱與很多設備相連,既要保持低溫,又不能結冰。這具埋葬2100多年後出土的遺體至今仍擁有着淡肉色的彈性皮膚,關節也還可以活動,因此自出土後一直被人稱為“老太太”。

馬王堆女屍千年不腐真相(馬王堆墓主老太太名字搞錯了什麼意思)4

這便是2017年底湖南省博物館新館開放後的新版馬王堆漢墓陳列,讓人有種重新經曆當年考古發掘的真實和震撼。湖南省博物館館長段曉明告訴我,為了解決自2008年免費開放以來的大客流量問題,2012年決定閉館進行長達5年的改擴建工程,這讓博物館承受着很大壓力。新展陳在設計之初就确定了整個建築主體結構要預留出貫穿上下三層的空間,以便之後對馬王堆漢墓墓坑進行等比例複原,可見馬王堆對湖南省博的重要性。

從發掘至今,傳奇一直籠罩着湖南省博。辛追遺體一直是前來參觀者們的關注重點,1972年馬王堆一号墓剛發掘不久後,辛追遺體就曾在湖南省博物館短暫展出22天,吸引每天上萬人湧入博物館。當時正是初夏,展廳裡空氣污濁,悶熱異常,由于人多擁擠,很多人并不能清楚地看到古屍,于是又衍生出了諸多傳說:“兩千年前的老太太可以坐起,還會笑”,“還和郭沫若(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講了話”……這些傳說不斷演化,讓更多的觀衆湧入博物館。後來在國務院的批示下,湖南省博物館建成了當時全亞洲最先進的文物庫房以儲存、展覽辛追遺體,使其成為那時全國唯一配備中央空調的博物館,保持文物恒溫恒濕,還配備了三套發電機,以備出現斷電情況。此後湖南省博幾次更換展陳,辛追遺體始終處于展覽的核心位置。

馬王堆漢墓墓主身份确認過程

馬王堆漢墓的墓主是誰呢?從墓中随葬的印章、封泥、器皿上的銘文證實,在2号墓發現“長沙丞相”、“轪侯之印”、“利蒼”三顆印章,表明該墓的墓主為第一代轪侯利蒼。據史料推算:長沙相利蒼于應于高後三年(公元前186年)卒。1号墓内陪葬物有一枚“妾辛追”的名章,墓主是利蒼之妻;3号墓墓主遺骸為30多歲的男子,是利蒼的兒子,出土的一件木牍有“十二年十二月乙已朔戊辰”等字樣,标志着該墓下葬年代為漢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這三個墓其實是長沙丞相轪侯利蒼家族墓地。随葬物品盡顯奢華。

馬王堆漢墓的出土文物,為研究漢初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當時的曆史、文化和社會生活等方面,提供了極為重要的實物資料。千年女屍的科學诠釋 長沙馬王堆漢墓的發掘出土是20世紀中國重大的考古發現,尤其是1号墓内的千年女屍更受到國内外科技界的廣泛關注,被認為“創造了世界屍體保存記錄中的奇迹”。

這具女屍年約50歲,身高1.54米,體重34.3公斤,開棺後發現女屍被浸泡在棺内約20厘米深的無色液體中(出土後不久漸變成棕黃色)。屍體保護如此新鮮與完整,難道是2000多年前就有了化學防腐藥水?經科學分析,棺内的水是通過土壤、白膏泥和木炭層而滲入墓室,經長期聚集而成的,其中雖帶有少量的硫化汞的防腐物質,具有微弱的抑菌作用,但此絕非是保全屍體的根本原因。古屍被完好地保存乃是厚實的棺椁被嚴密封固,深埋地下的結果。

馬王堆女屍千年不腐真相(馬王堆墓主老太太名字搞錯了什麼意思)5

馬王堆漢墓女屍死因确認:甜瓜誘發膽絞痛

1号墓女屍經醫學家臨床檢驗:結締組織、肌肉組織和軟骨等細微結構保存完好,全身有柔軟的彈性,皮膚細密而滑膩,部分關節可以轉動,甚至手足上的紋路也清晰可見。但病理解剖檢查卻發現,死者生前患有冠心病、多發性膽石症、全身性動脈粥樣硬化症,右上肺有結核病竈,右前臂曾經骨折,在直腸和肝髒内有鞭蟲卵、蛲蟲卵和血吸蟲卵,一隻膽囊先天畸形。女屍的多種病變為研究古病理學、古代疾病史和中國醫學發展史,提供了寶貴的科學資料。經醫學鑒定,死者血型為A型,生前曾生育過,由此印證史書中記載的她有兩個兒子的事實。那麼她是怎樣亡故的呢?經分析,該女屍皮下脂肪豐滿,皮膚沒有褥瘡,無高度衰老迹象,故應為突發急病而死。從病症推斷與解剖發現,其食道、胃及腸内有甜瓜子138顆半,死亡時間應在暑天,可能是吃了生冷甜瓜後引發膽絞痛,由此誘發冠狀動脈痙攣,導緻嚴重心律紊亂而猝然死亡。

1号墓主辛追,先是亡了權威顯赫的丈夫利蒼,後又死了帶兵守戍任将軍的兒子,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裡,一個婦道人家亡故後為何獲得如此殊榮的隆重厚葬?據史記載: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西漢,其疆域遼闊,為穩固天下分封了七個異姓王。後來這些諸侯随着勢力的發展而固隅一方,嚴重危及了中央集權統治,于是劉邦以種種借口除掉了這些異姓王,以自己的親戚代之。然而,對長沙國的異姓王吳芮卻遲遲未下手,原因是長沙國南邊有一個軍事實力較強的南越國(今廣州)。為保住這個戰略要地,劉邦既要籠絡長沙國,又要防止長沙國叛亂,便施謀略派利蒼到長沙國監督吳芮,利蒼被封相且封侯,因利蒼的封地在轪縣(今河南信陽地區),故稱轪侯。利蒼死後他的兒子利豨繼任爵位(3号墓墓主即利倉的兄弟),據此推斷,辛追之墓應是孝子利扶所修。史載:最後一代轪侯名為利扶,因其觸犯漢朝法律,被剝奪了世襲的爵位,轪侯從此在曆史上消失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