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先生,73歲,高血壓,高血壓性心髒病,心衰,多次住院治療。
最近天氣轉涼,又開始憋氣、氣短,入院常規做了心髒超聲提示心髒擴大,射血分數45%,他一直在吃金三角:倍他樂克+螺内酯+諾心妥;但是最近還是覺得氣短,
一方面西藥的治療已經比較全面,另一方面感覺心功能雖然低才45%,正常值55%,但是還可以;目前的這種氣短确實和心功能有關系;我們得盡可能想辦法給鄭先生解決問題呀。
這時候王醫生想起來黃芪,王醫生在臨床主要是應用黃芪補氣利水之功,協助心功能不全的朋友,改善心功能,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好作用。
鄭先生喝了幾天黃芪水,氣短的症狀得到了明顯改善......
但黃芪,絕非這麼簡單。
我們先簡單認識一下黃芪。
黃芪性味歸經:甘,微溫;歸脾、肺經。
功效:益衛固表,補氣升陽,托毒生肌,利水消腫。
主治:用于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自汁盜汗,血虛萎黃,陰疽漫腫,氣虛水腫,内熱消渴。
生用黃芪,有益氣固表、利水消腫、脫毒、生肌的功效,适用于自汗、盜汗、血痹、浮腫、癰疽不潰或潰久不斂等症。
炙黃芪有補氣、養血、益中功效,适用于内傷勞倦、脾虛洩瀉、氣虛、血虛、氣衰等症。
1、補氣,對于平時氣虛體弱之人,總覺得乏力、氣不夠用、長歎氣等情況,長期和黃芪水能夠改善症狀。
當然主要還是沒有明确器質性疾病的人,比如有明确的心肺功能不全,還是在正規的中醫或西醫治療基礎上考慮使用。
2、改善心功能
黃芪對衰竭的心髒,強心作用更顯着,表現為可使心髒收縮振幅增大,排出血量增多。黃芪能改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左心室功能,還有一定抗心律失常作用。
這和王醫生在臨床應用黃芪配合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療不謀而合。
3、增強免疫功能
飲用黃芪水,可以提高人們的抵抗力、免疫力。正常人服用後,血漿IgM,IgE顯着增加,能促進血清溶血素形成,提高空斑形成細胞的溶血能力,具明顯的碳粒廓清作用和增加脾重的作用。
當然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主要還是要靠平時的健康生活+長期的運動鍛煉,對于老人年運動能力下降的可以考慮服用黃芪。
4、預防感冒
感冒流行季節服用黃芪,不僅可使感冒次數明顯減少,而且可使感冒症狀較輕,病程較短,
其實也是起到了免疫力提高,防止病毒感染的作用。
這個問題存在争議,因為如果按照西醫解釋,感冒是病毒引起的,沒有特别有效的預防辦法;但中醫不管你是病毒還是細菌,我們都把緻病原因歸為邪氣,所以才有正氣存内邪不可幹;也就是說正氣旺盛的時候,邪氣是沒有辦法導緻我們生病的,這一點和西醫說的抵抗力、免疫力是一個意思。
所以我個人認為中醫藥不能按照,至少不應該完全按照西醫的理論來解釋,本身理論基礎就不一樣。
5、保護肝髒、腸胃
黃芪有助于肝髒受損、胃潰瘍等患者的恢複,并且對于一些痢疾等引起的腹瀉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當然還是王醫生一直強調的,對待疾病,首先要看醫生,而不是吃藥,藥是醫生開什麼吃什麼,無論是中藥還是西藥。
6、調節血糖
黃芪多糖具有雙向調節血糖的作用,可使葡萄糖負荷後小鼠的血糖水平顯着下降,并能明顯對抗腎上腺素引起的小鼠血糖水平升高,而對胰島素低血糖無明顯影響。
這一點我覺得對于真正糖尿病的患者,必須依靠正式的降糖治療。
7、預防腫瘤協助抗癌,帶瘤生存,改善生活治療。
黃芪中含有的多糖在配合抗腫瘤藥物時還能發揮增強藥效的作用,并且還能降低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具有較好的抗癌效果。
改善腫瘤患者一些藥物副作用,減少病痛,提高生活治療還是能夠發揮一定作用的。
孕婦慎用,部分人有“上火”症狀,如面紅、心煩、睡眠差或失眠、咽痛、血壓升高或頭暈等。開始服用一定量少,如有副作用立即停用。
總之,對于任何明确的疾病,必須在正規的醫生指導下服用中藥或西藥,黃芪更大的作用應該在中醫大夫的方劑中,而不是單用;單用黃芪泡水喝,隻能是一個輔助或保健功效,即使王醫生用黃芪改善心衰患者的症狀,也是建立在其它治療基礎之上。
(心血管王醫生正式授權原創保護,如有竊取者一定追究法律責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