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邊走邊講的小故事可以說和數學有關,也可以說和數學無關。雖然不是腦筋急轉彎,但又确實容易被迷惑。下面就給大家講講這個小故事《原來如此》(又名《第三者的心理障礙》)
在一條大路上,一位老爺爺正彎着腰,滿頭大汗地拉着一輛平闆車向前走,一位年輕人在後面使勁兒推着這輛車。
這時,從後面走過來一個人。這個人看着拉車的這兩人,就問年輕人:“前面那個拉車的老年人是你的父親嗎?”年輕人回答道:“是的。”
這個人又到前面去問老年人:“後面那個推車的是你的兒子嗎?”老年人回答說:“不是。”
這個人被弄糊塗了。
他又一次問年輕人:“前面那個拉車的老年人是不是你的生身父親?”年輕人仍然肯定的回答道:“是的。”
他又跑到前面去問老年人:“後面那個推車的是不是你的親生兒子?”老年人同樣明确的回答說:“不是。”
事實上老年人和年輕人說的都是真話,那麼這兩個人到底是什麼關系呢?
說這個故事和數學無關,是因為在故事當中既用不到數學的運算,也不需要運用邏輯推理。但是故事當中的思維方式在數學判斷中确實容易受到主觀定勢思維的影響。
其實答案非常簡單:老年人和年輕人是父女關系。
你看到這個故事是不是迷惑好久都不得其解呢?那是你自己碰到了心理障礙。你錯誤地接受了題目的心理暗示,認為那個年輕人是男性。其實題目中沒有任何條件規定,年輕人必須是男性。是不是被自己的“想當然”給欺騙了?
馬上把這個小故事講給自己的孩子聽吧,說不定孩子聽了立刻就能給你答疑解惑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