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學習是生命價值的源泉

學習是生命價值的源泉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1 01:27:03

學習是生命價值的源泉(學習的幸福感從何而來)1

甘肅省酒泉市三味書城,家長和孩子們在認真閱讀書籍。侯崇慧攝/光明圖片

學習是生命價值的源泉(學習的幸福感從何而來)2

8月31日,北京二中高二年級學生領取新課本。 周良攝/光明圖片

學習是生命價值的源泉(學習的幸福感從何而來)3

江蘇省如臯市城南街道宋家橋社區農家書屋。徐慧攝/光明圖片

學習是生命價值的源泉(學習的幸福感從何而來)4

暑假,在北京望京鐘書閣翻閱圖書的學生。陳曉根攝/光明圖片

學生學習幸福感的基本保障是什麼?

北京師範大學劉堅教授、劉紅雲教授團隊發布的“區域教育質量健康體檢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中曾提出五項基本保障:保障睡眠、規律早餐且有營養、保證每天體育活動時間、保證每天自主閱讀不少于半小時、父母更多關注子女生活。“雙減”背景下,我們對幸福教育、科學養育有哪些新的認知?

日前,記者邀請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首席專家劉堅教授進行解析。

五項基本保障每缺乏一項,中小學生幸福感較高的比例下降10%左右

若做到五項基本保障:基本保障睡眠、規律早餐、保證每天體育活動時間、保證每天閱讀半小時、父母關注子女生活,則91.5%的小學生和84.1%的中學生會感到“幸福”。每缺乏一項保障,中小學生幸福感較高的比例将下降10%左右。

記者:五項基本保障是如何确定的?這對家長有哪些啟示?

劉堅:2021年上半年教育部連續發文,對中小學生睡眠、讀物、體質等多項工作都提出了專門的要求,實際上這些問題也是我們專家團隊十多年來一直關注和研究的問題。五項基本保障一方面是回應教育現實問題和國家的政策舉措;另一方面也是區域教育質量綜合評價研究領域的一項成果總結。比如研究發現,睡眠不足是我國中小學生普遍存在的現象,而這一現象與學生壓力大、興趣下降、網絡成瘾等都有非常強的相關性。我們很關注學生的早餐,這是因為早餐不僅影響着學生的大腦工作效率,更加影響學生的身心發展和學業表現,體育活動也是如此。其他像閱讀、家長對子女生活的關心都是看似簡單容易卻益處無窮的事。從五項保障入手,家長和學校有望以小切口解決大問題。因此項目團隊确立了五項基本保障,希望用實實在在的證據為落實“雙減”政策、優化辦學環境、改善家庭教育多一套“組合拳”,讓少年兒童的健康幸福成長多一份保障。

對于家長來說,五項基本保障除了為他們提供了一個提升孩子幸福感的錦囊,更重要的是可以從中看到,教育其實不必有那麼多焦慮、憤怒和無力,而可以從最基本的小事做起,尊重孩子成長發展規律,不斷完善科學養育能力,做成長型父母,成全孩子,也成全自己。

“手機依賴症”成為教育中的“新痛點”。在調查數據中,有超過一半的學生反映存在“父母在家裡無論走到哪裡都要拿着手機”的現象,而家庭手機使用規則較差的學生手機依賴程度較高。

記者:孩子該如何使用手機,很多家長感到手足無措:孩子大了,管不住了。面對手機使用難題,您的建議是?

劉堅:育兒先育己,要控制孩子玩手機首先家長自己不要做“手機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家長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不能用手機等電子産品代替面對面的親子活動,給孩子留下手機比父母更像陪伴者的印象;更不能表現出對手機的過度關注和依戀,讓孩子對手機的“神奇魔力”着迷。家長與子女之間的相互傾聽、分享和溝通,讓孩子時刻感受親情、尊重與接納,獲得歸屬感和安全感,這對孩子健康成長至關重要。

家長要看到,為什麼孩子沉溺于手機,孩子的哪些需求被忽視或沒有得到滿足,比如同伴關系的需求,獲得成就的需求,感受快樂的需求等。家長發現孩子可能有手機依賴的傾向時,不應過早給孩子定性,不問來由加以指責和批評。而是通過觀察和分析,找到孩子問題行為背後可能的“誘因”,從而對症下藥,解決問題。

通過制定手機使用規則,激發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手機本身不是“洪水猛獸”,使用得當還可以成為孩子學習和探索的“幫手”。和孩子共同制定手機使用時間、使用場景和使用規則,同時給予孩子引導、信任和支持,幫助孩子自己學會合理使用手機。

擅長建構策略的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表現明顯高出一籌

數據表明,記憶策略并不能帶來好的成績,尤其在解決複雜問題時,建構策略方面表現較好的學生往往更具優勢。

記者:可否解釋一下“建構策略方面”“高階能力表現”具體是指什麼?這對我們變革學習方式,提升學生高階能力有怎樣的影響?

劉堅:學習策略是學生為完成學習任務所采取的有意識的思維或行動,常被用來衡量和評價學生是否會學習,是否會思考。項目組主要借鑒了2012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中對學習策略的分類,将學習策略分為記憶策略、監控策略和建構策略。其中建構策略更加看重學生能否聯系真實的生活體驗、聯系已有的知識背景、嘗試建立知識間的聯系、尋求新的方法和創造性想法。比如“當學習時,我可以嘗試将它與其他學科的知識相聯系”“我會思考如何把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中”。

而高階能力主要表現在學生遇到不熟悉的情景、不确定的問題時,進行深入思考的能力,通常包括問題提出、分析推理、批判性思維、科學探究、綜合運用和創造性思維等,是一種以批判的态度分析處理信息、進行問題求解并對事件進行創造性評價的能力。

不同的學習策略在學習過程中起到不同作用。記憶策略的作用在于鞏固知識,強化程序和檢索信息,有助于學生在早期學習階段打下基礎。建構策略要求學生将新信息與已有知識和經驗聯系起來,并尋找解決問題的新方法,這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理解力,還能培養學生的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這種策略往往與深度學習、内在動機和創造力等概念相關。多年來的大規模測評數據顯示,對于基于課程标準的常規問題,偏重記憶策略和偏重建構策略的學生都能獲得不錯的成績;但是當學生面對非常規、複雜問題時,擅長建構策略的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的表現明顯高出一籌。這個結論對不同年齡、不同性别、不同地區的學生都普遍成立。

“人際關系”在青少年發展過程中諸多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閱讀對于個人的成長和發展至關重要

記者:我們看到,“人際關系”在高階能力表現、抗逆方面的重要性超出人們的現實感受,比如師生關系、親子關系,這意味着什麼?

劉堅:“人際關系”(如師生關系、同伴關系以及親子關系)在青少年發展過程中的諸多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一方面,這三個關系是青少年社會化過程中的重要社會關系,貫穿于整個教育的始終,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體現。另一方面,這三個關系是學生綜合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比如,我們團隊曆年大規模測試數據結果顯示,“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好教育的晴雨表”,不論在城市還是在鄉村,不論在東部發達地區還是在西部欠發達地區,不論是在小學、初中還是高中,師生關系良好的學校往往能夠在品德行為、學業表現、學習興趣、自尊、學校歸屬感等多項指标中處于較高水平。

我們的教師應轉變觀念,多給學生關懷、關愛、鼓勵和支持,讓學生在平等關愛的師生關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進入主體狀态,成為學習與發展的主人;通過班會課、心理健康課、學生社團等多種形式讓學生掌握如何與同伴建立友誼、處理沖突,增強交往能力,幫助中小學生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同時積極推動家校協同,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指導父母在家庭中采取恰當的教育行為,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形成學生健康成長的良好保障系統。

數據表明,閱讀有助于學生學業及心理健康的發展,有助于降低網絡成瘾和手機依賴,提高主觀幸福感。每天閱讀半小時,就能給學生帶來較大收益;當家中藏書量相當時,擁有較高閱讀興趣的學生學業表現較佳;此外,有選擇地閱讀也非常重要,閱讀故事書及介紹人物或自然的書,有助于學生發展。

記者:曾有人說,最好的“學區房”就是讓子女擁有一個溫馨的書房。營造書香氛圍,養成閱讀習慣是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的内容。父母對此應該有怎樣的積極态度?

劉堅:閱讀對于個人的成長和發展至關重要,引導孩子閱讀是每個家庭的必修課。

第一,家長要為孩子營造讀書的良好環境。在家中盡可能提供促進孩子課外閱讀的家庭資源,這些資源可以是安靜的書房、獨立的書桌、豐富的閱讀書籍等,着力于家庭閱讀環境的營造。

第二,家長需要選擇适合孩子的優秀課外閱讀内容。良好的閱讀環境并不是幫助學生養成閱讀習慣的唯一途徑。家長可以選擇一些符合孩子年齡特點的書籍,觀察孩子的閱讀取向,以孩子閱讀興趣、心智發展及理解能力作為參考;要學習做一個耐心的聽衆,營造各種場景引導孩子分享閱讀成果、暢談閱讀感受,并盡可能給予個性化指導;要在尊重孩子個性的前提下,引導和鼓勵孩子不斷拓展閱讀領域、豐富精神世界。

第三,加強孩子的閱讀投入指導,養成良好閱讀習慣。家長應引導子女堅持完成每日固定的閱讀時長,鼓勵孩子在閱讀過程中分享自己的情感體驗。我們團隊在往年測試地區的數據也證明閱讀投入不僅影響學生的閱讀學業表現,其對學生總體學業表現也有一定的影響。

第四,家長要做好閱讀的示範。家長是孩子學習的重要榜樣,家長需要通過實際行動啟發孩子閱讀。例如親子共讀,分享交流等,不僅有利于提升親子關系,還能培養孩子閱讀的興趣,進行更深入的閱讀實踐。要注重把閱讀和孩子的思考、交流結合起來,鼓勵孩子閱讀思考,幫助孩子逐漸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

家長過度關注子女考試成績及名次,對于初中、高中段的學生發展往往适得其反

數據表明,“父母如何參與子女的學習和生活”對不同學段的學生影響不同。但是,若家長更多關注子女的學習情況,尤其是過度關注子女考試成績及名次,對于初中、高中段的學生發展往往适得其反。

記者:我們應如何引導家長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創造有利于學生成長的家庭環境?

劉堅:國際上的已有研究大多表明,家長更多關心子女(無論學業還是非學業狀況),對子女的學業提高往往産生積極影響。但是5年前我們發現在中國情況不完全如此:小學階段父母更多關注子女學習,孩子的學業往往更好;但是初中出現了拐點,高中階段完全适得其反。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國的教育制度設計和學校教育環境已經讓學生處于“較高甚至過重的學習期待氛圍”,此時如果父母再對子女施加過多的學業影響,可能會适得其反。

家長要改變教育觀念,建立合理的教育期望,幫助孩子樹立正确的成才觀。将孩子品行養成、身心健康發展作為第一要務,逐步培育孩子正确的價值觀,注重從思想上、情感上、心理上進行疏導與關心,促進孩子多元化發展。注重增強孩子的科學探索精神,培養創新意識和能力,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應引導子女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家長應注重營造民主平等、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輕松愉悅的家庭環境有助于孩子身心和諧發展,形成健全人格。父母對子女應采用民主的方式,應是引導指導而不是支配控制,自由而不放縱。多項研究表明,民主型的父母在對子女進行适當管教的同時也能夠給予其理解和支持,促使子女産生溫暖、信任和安全感等積極體驗,形成良好的個性與學習習慣,并對其學業成績産生積極影響。

(本報記者 靳曉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