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半年,A股市場先抑後揚,市場風格劇烈切換,醫藥賽道不外如是。
由于新冠疫情席卷全球,醫藥也成為炙手可熱的行業。從檢測試劑到疫苗、再到中藥、以及相關醫療器械等,各個細分領域皆受到大力追捧。然而,随着新冠疫情防控進入常态化,新冠相關概念從去年開始沖高回落,資本市場也開始逐漸降溫回歸理性,生物醫藥闆塊走上慢慢回調路。
近三個月來,醫藥闆塊卻再次“回血”,數據顯示,A股市場自4月27日開始反彈回升至今。醫藥闆塊也重回投資者視線,頭部公募機構密集上報聚焦疫苗、中藥的新基金,醫藥細分領域基金也迎來擴容。多位投資者也表示,“吃藥”行情再次回歸。
不少公募基金人士表示,目前,在疫情的背景下,疫苗、中藥的價值被進一步挖掘。與此同時,國民對生命健康的剛性需求不斷提升,醫藥領域中長期價值顯著。而醫藥闆塊作為一個長坡厚雪的賽道,經調整後估值較低,性價比較高。
視線轉至未來,資本市場又将如何演繹?“吃藥”行情是否還能延續?為尋找醫藥領域投資方向,也為市場提供精準的投資策略,和訊财經特聯合各大證券公司行業首席分析師推出新專欄《首趨一指》。本期和訊财經邀請開源證券醫藥首席分析師蔡明子,深度解析醫藥闆塊的走勢與展望。
本期嘉賓:蔡明子,開源證券醫藥首席分析師,6年行研經驗,澳門科技大學金融碩士。研究細緻深入,與優秀的公司共成長。2021年新浪财經金麒麟醫藥行業新銳分析師第二名,2020年水晶球醫藥團隊第三名(公募榜單第二),2019年水晶球醫藥團隊第五名(公募榜單第四)。
醫藥行業進入壁壘較高
各子版塊下半年持續回暖
醫藥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自1997年以來發展至今,醫藥行業的地位穩步提高,主要經濟指标占全部工業總額的比重呈穩步增長的态勢。醫藥行業與人民群衆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在保證國民經濟健康、持續發展中,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由于醫藥行業在任何區域皆起到不可替代性,“各路人馬”都想來分一杯羹。
但近十幾年來,醫藥行業經曆了跨越式的發展,在政策不斷利好下,醫藥賽道逐漸“擁擠”,該行業開始趨于“飽和”。事實上,醫藥領域的壁壘是很高的。蔡明子表示,制藥企業從研發投入、産品管線搭建、渠道搭建、平台搭建都需要時間。醫藥商業規模化效應強,對精細化管理能力要求高,且目前的政策環境促使集中度提升,強者愈強。醫療服務的壁壘主要體現在口碑,是需要時間累積的,且在醫保控費的大背景下,盈利難度提升,對于尚未建立口碑的新進入者,進入壁壘高。
醫藥行業是綜合且複雜的,涵蓋了上中下遊的不同端口,醫藥領域細分又龐統,同時各有特點。“外行人”未來面臨的極有可能是被擠出去的風險。
“注重創新投入對醫藥企業來說是提高核心競争力最直接的方式。”蔡明子表示。
但和訊财經發現,醫藥行業仍普遍存在仿制藥企業産品毛利率大于創新藥企業的現象。那麼未來醫藥企業的發力點是業績還是創新呢?
蔡明子對此現象回應道,“個别創新藥在毛利率上低于仿制藥是正常的,首先創新藥并不意味着一定會高毛利率;靶點紮堆的創新藥盈利能力低是合理的,而壁壘高、競争格局好的仿制藥同樣會享有高毛利。”
她認為,“藥品創新的本質是針對臨床未滿足的需求,藥企進行研發,推出新藥,為患者帶來獲益,在此過程中藥企獲得持續的收益,真創新一定會伴随着高溢價,高毛利;對于仿制藥,我們認為會回歸制造屬性,其中創新性強、技術壁壘的高端仿制會有一定的溢價;總之,無論是仿制藥還是創新藥,高盈利的背後是着重創新,所以我們認為,未來醫藥企業需要關注業績,但更應該是看重創新。”
從二級市場表現上看,在經曆近一年的回調之後,低迷已久的醫藥闆塊近期表現出較強的回暖迹象。Wind數據顯示,4月27日至今,醫藥生物指數區間漲幅為4.6%。多位市場人士表示此時為布局醫藥的好機會。
從公募基金二季度各行業整體持倉占比來看,醫藥(2.70%)的相對自由流通市值的超配比處于近10年的曆史低位。他們認為,醫藥闆塊經過一年多的調整,整體估值PE(TTM)跌至2018年年底的低位水平,拉長時間線看,醫藥估值已跌至近十年的低點,但由于其行業的不可替代性,醫藥依然維持高景氣度,估值性價比較為突出。
對于醫藥闆塊回暖,蔡明子也認為“是估值修複和業績回暖的體現”。
估值方面,5月起,随着上海、北京疫情好轉,醫藥指數出現小幅反彈,6月起,國内疫情防控持續向好,之前受疫情影響回調較多的闆塊反彈明顯,尤其具備剛需屬性的醫療服務闆塊,帶動整體闆塊上調。
業績方面,醫藥各子闆塊在下半年皆開始回暖:醫藥外包服務受益于大訂單下半年有望保持較快增長;疫苗闆塊随着居民預防意識和消費能力的提高,有望維持快速增長;醫療器械複工複産後新基建推進和診療需求釋放,有望全面複蘇增長;醫療服務上半年受疫情影響較大業績暫緩,下半年随客流恢複有望快速恢複。中藥品牌OTC受疫情影響相對較小,渠道拓展下有望保持較快增速。零售藥店在出行政策放開、四類藥銷售政策邊際放松下,預計下半年業績環比改善。醫美門店開放将帶動總客流量上升,預計業績增長提速。
看好國産新冠賽道
國産新冠藥出海可期
從細分領域上看,醫藥行業包括化藥、生物制藥、疫苗、血制品、CXO、醫療器械等領域。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新冠概念(涉及疫苗、生物制藥、化藥等多個細分領域)俨然成為市場上的矚目焦點。同時,疫苗與小分子藥物一直被視為新冠防控最有利的武器。
在積極抗疫的同時,疫苗概念已悄然獲得資本市場關注。以公募行業為例,頭部基金公司也正緊鑼密鼓地布局該領域的基金。如嘉實、國泰、華泰柏瑞、富國等基金公司先後于6月集體申報疫苗主題基金。
作為至關重要的防疫手段之一——新冠疫苗早已獲得市場關注,盡管已有多款新冠疫苗獲批上市,但該賽道仍是企業研發的必争之地。世衛組織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3月4日,全球共有342條新冠疫苗研發管線,其中147條管線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國内新冠疫苗市場也同樣熱鬧,“國内獲批的新冠疫苗有滅活疫苗、重組蛋白疫苗和腺病毒載體疫苗,同時有mRNA新冠疫苗在研” ,蔡明子介紹道。“國内上市的疫苗都能夠顯著降低住院率和死亡率。國内新冠疫苗後續還将逐步增加,競争有加劇的趨勢。”
對于新冠疫苗的市場前景,蔡明子認為,“當前新冠病毒還處于持續變異的過程中,未來多價新冠疫苗,一定程度上能夠防感染的新冠疫苗具有較好的市場前景。”
在疫情催化下,疫苗的價值也進一步被挖掘。談及疫苗賽道的投資價值,蔡明子指出,“受益于國内消費升級和老齡化,優質的成人疫苗空間有望逐步擴容,我們看好HPV疫苗和帶狀疱疹疫苗為代表的成人疫苗市場。”
蔡明子也堅定看好疫苗行業的中長期發展,她認為,國内疫苗行業受益于消費升級、老齡化、技術升級等因素,市場空間持續擴容。“新冠疫情促使很多國内疫苗企業走向國際化,未來出口可期。”
除新冠疫苗外,備受市場關注的還有新冠特效藥。繼輝瑞的新冠藥物國内商業化之後,我國也迎來自己的小分子新冠藥。日前,真實生物的新冠藥物阿茲夫定獲批附條件上市,我國迎來首款國産小分子新冠藥物,這也将更有利于構築群體免疫圈,築牢全民免疫屏障。在此背景下,相關新冠藥概念立即獲得資金青睐。
蔡明子評價,“我們是比較看好國産新冠賽道,國内市場有較大未滿足的需求。從需求端看,疫情反複及逐漸流感化,新冠特效藥作為重要的抗疫手段不可或缺;供應端,國内已有多家藥物處于臨床後期,部分公司藥物達到臨床預設的終點,符合上市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對于國産新冠藥的全球化,蔡明子持樂觀态度,“出海還是有較大的可能性,但需要相關企業在海外推進臨床,獲得相關監管部門的标準”。
中藥闆塊低估值投資價值顯著
關注中藥創新藥、中藥OTC等投資機會
除此之外,中藥也成為醫藥行業的“新星”。
據全國醫藥工業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中藥工業穩步增長,全年營業收入達6919億元,同比增長12.4%。2021年中藥工業利潤總額1004.5億元,同比增長37%。可以說,中醫藥在為人類健康作巨大貢獻的同時,中醫藥産業也成了我國新的經濟增長點。
映射到市場,中醫行業也受到了投資者的推崇。除了在新冠概念發力,也不乏頭部機構積極布局中藥領域。今年6月份以來,富國、招商、彙添富等基金公司紛紛申報跟蹤中證中藥指數的中藥ETF産品,此前,已有華泰柏瑞、鵬華、銀華等基金公司申報相關産品。
市場人士指出,中醫藥在疫情防治方面得到國内外的普遍認可,且中醫藥大健康産業曆史悠久,在各種政策的催化下得到越來越多的支持,該闆塊也将逐漸獲得投資者青睐。
對此現象,蔡明子肯定了中藥行業的投資優勢,她表示,“一方面,該行業政策風險較小,醫保作為支付端,能給予資金支持,整體而言,國家支持力度較大,中成藥集采降幅也較為溫和,也能給予廠商一定的利潤空間,與此同時,較多企業開展股權激勵,其業績穩健增長能有一定的保障;另一方面,中藥行業的估值在醫藥各子版塊中均處于較低水平:2022年平均PE為20倍出頭,PEG不到1。”
道阻且長,行則将至,行業發展的過程中離不開轉型,中醫企業也不例外。據了解,中藥企業目前轉型主要分為3個方向——中藥創新藥、化生藥、消費醫療。而中藥創新藥雖然現在加快審評審批,但對藥品臨床價值、有效性安全性等皆有較高要求,若不是常年開展創新藥研發的中藥企業,創新藥轉型難度大。
近些年,國内的中藥企業傾向于往消費醫療轉型。正如蔡明子所描述,對于化生藥轉型方向,在目前集采常态化下,轉型成功的不确定因素較大,企業需對産業整合、轉型産品前景有明晰研判。而消費醫療規避了醫保壓力,且國家對中藥的發展也提倡“治未病”,中藥在治未病、調理、保健的消費醫療市場潛力大,且基本為自費市場,轉型難度和風險較另外兩個方向小。
當前,在中老年人群醫療和保健需求日積增長、居民消費升級等因素驅動下,中藥行業持續發展。一位公募基金人士也指出,在抗疫的背景下,中醫藥發揮了重要作用,公衆對中醫藥的接受程度也随之提高。其次,中藥在“養生健體”方面的特殊理念也符合“以健康為中心”的新趨勢,中醫藥行業有着較為廣闊的發展前景,未來中藥行業大有可為。
談及中藥領域未來的投資機會,蔡明子認為,“由于各利好信息從臨床從研發端、醫療服務端、中藥材種植端、支付端、渠道端等方面全方面促進中醫藥闆塊健康發展,從長遠看,中藥創新藥、中藥OTC、中藥配方顆粒、中醫連鎖具備較大投資機會。”
醫藥行業未來樂觀向好
疫情不改長期發展趨勢
路漫漫其修遠兮,在蔡明子的眼中,醫藥行業是一個長坡厚雪的賽道,具有長期成長性。她提示投資者,投資要“耐得住寂寞”。
在當前的疫情影響下,“吃藥”行情是否還能延續?蔡明子對後市醫藥行業發展僅用兩字形容“樂觀”。她介紹道,“從今年下半年開始,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整個醫療活動和大衆的消費習慣都會恢複正常。無論是醫院内還是醫院外,醫藥成長股都會有更多的投資機會。預計醫藥行情将有比較顯著的改善。”從細分領域來看,重點可關注幾個方向——消費醫療闆塊,包括醫療服務(尤其消費型服務)、中藥(品牌OTC業績受疫情影響較小,且産品結構優化、渠道推廣成效明顯)、零售藥店(出行政策放開、四類藥銷售管控邊際放松)、醫美等細分闆塊。
另外,從長期來看,蔡明子認為疫情并不改醫藥行業的發展趨勢。她表示,按照我國目前人口發展以及老齡化加深的趨勢,醫療需求會持續增加,由此醫藥行業會充分受益,是長期的朝陽産業。
老齡化帶來醫療需求進一步增加,但我國醫保基金本較為缺乏,由此我國目前加大醫保控費力度,提高醫保基金使用效益。而這一進程中,面對高價的進口原研藥、進口器械,除了改變競争規則外,大力發展國内創新藥、器械才能實現更有效的控費,通過常态化醫保談判、集采,持續推進醫藥基金“騰籠換鳥”,淨化市場環境、擠幹價格水分,凸顯技術勞務價值,讓利于民。
“由此,藥品、器械的進口替代是醫藥行業的長期發展趨勢,創新藥、醫療器械是我們認為主要利好的子闆塊。除此之外,老齡化下醫療服務需求也随之增加,醫療服務也是我們認為的主要利好子闆塊。”她表示。
關于本篇文章的更多報道,我們已在【和訊财經APP】上刊登,應用商店搜索“和訊财經”,下載并參與猜指數活動赢取京東卡和萬元現金大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