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氣候變暖
陰雨不斷
加上出現的“回南天”
整個人都犯起了春困,
打不起精神。
很多人都在後台呼叫小編
春季到來,應如何養生啊?
那請收藏好這篇推文!
肇慶地區春季短,大約從立春至清明,總體偏溫偏濕,養生大原則以養肝順肝養脾,注意此時溫燥邪氣多。
寒氣在地,注意腳部及下肢保暖,運動以舒緩為主,如散步、慢跑、體操等為主。
春屬木,與肝相應,味屬酸,在整個春季裡,食養原則是減酸益甘而養脾氣。因為酸味是肝之本味,助長肝氣易克伐脾土而引起脾胃疾病,而甘是脾的本味,增加甘味以增強脾氣,可以此加強機體的防禦能力。
此季節人體内的“肝氣”随之升發,
因肝氣喜條達,
故不宜抑郁而宜疏洩。
★故食養的食品宜選用平熄肝風的天麻、杭菊,柔肝和脾的谷芽,疏理肝氣的陳皮,同時可選用益氣化濕的五指毛桃,健脾祛濕的雲苓、薏米、砂仁等,都是合時宜的食養食品。
★正因為此時脾胃容易受損,因此應注意少進難以消化的食物,尤其是老年人更應注意,如酒不宜過量,冷馔、粽子、粘冷肥膩之物均應嚴格控制,以免影響髒腑的正常功能。
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推薦三款祛濕養生湯
五指毛桃鮮雞湯
功效:健運脾胃,祛濕解困,舒筋活絡。
材料:五指毛桃根45~60克,光雞1隻,豬瘦肉200克,生姜3片。
烹制方法:各材料洗淨,一起放進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水量),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約3小時,調入适量鹽、油便可。 宜忌:尤其适用于氣虛質、陽虛質之人。
宜忌:尤其适用于氣虛質、陽虛質之人。
雲苓黨參扇骨炖龜湯
功效:健脾袪濕,養陰生髓。
材料:雲苓30克,黨參、扁豆各20克,當歸6克,豬扇骨600克,龜1隻,生姜3片。
烹制方法:各藥材均洗淨,浸泡;豬扇骨洗淨,刀背敲裂;龜置盆中淋入熱水,使其排清尿液後洗淨,宰殺,去頭、爪和内髒,要龜甲同用(或請市場售者處理幹淨)。與生姜一起放進炖盅内,加入冷開水1500毫升(約6碗水量),蓋上蓋,隔水炖3小時,調入适量鹽、油便可。
宜忌:尤其适用于痰濕質、陰虛質、氣虛質之人。
芡實薏米炖雞腳
功效:強筋健步,補脾祛濕。
材料:芡實30克,薏米20克,雞腳500克,豬瘦肉150克,生姜3片。
烹制方法:芡實、薏米洗淨,稍浸泡;雞腳洗淨;豬瘦肉洗淨,不用刀切。然後一起放進大号炖盅,加入冷開水1500毫升(約6碗水量),蓋上盅蓋,隔水炖3小時,調入适量食鹽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各湯料可撈起拌入醬油佐餐用。
宜忌:尤其适用于痰濕質、氣虛質之人。
一年之計在于春,這3款祛濕養生湯,平日不妨多喝一碗,有利于養肝護脾,
趕緊分享給身邊的家人朋友們吧!
編輯 黎國堂
責編 郭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