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國家統計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2018年三季度中國經濟成績單,用四個字評價就是“穩中有進”。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内生産總值65089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6.8%,二季度增長6.7%,三季度增長6.5%。
中國經濟“秋季報”
有哪些亮點?一圖帶你看明白
專家解讀
央視财經《交易時間》欄目視頻 闫敏:放緩幅度在合理區間範圍内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室主任 闫敏:一方面我們要看增速,另一方面我們還要看結構。增速可能确實是出現了相應回落,但兩個重大領域:制造業投資和房地産投資增速并不慢。制造業投資已經連續五六個月連續回升,應該說整體制造業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動下,是企穩向好的。從現在情況來看,主要可能是基建投資拉低了投資增長的速度。總體上看,整個形勢相對來說還是比較不錯的。
目前整個中國經濟的新動能在加速成長。包括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等,這些新技術新産業發展态勢非常良好。雖然速度可能放緩,但是這個放緩的幅度是在合理區間範圍之内的。我們的高技術産業利潤相對來說是比較高的,我們産能利用率在逐漸恢複正常。重點領域比如鋼鐵、煤炭的産能利用率在逐步提高,國内主要市場的供求關系趨于平衡。因此對未來工業的發展,包括企業利潤的發展相對來說是比較樂觀的。
從今年前三季度的中國經濟數據來看,另外一個值得關注的就是消費領域數據走勢的變化。劉元春:消費驅動經濟模式越來越穩固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 劉元春:消費驅動經濟的這種模式越來越穩固,過去債務投資模式已經到了全面改革的一個關鍵點。
康勇:服務消費增長速度加快
畢馬威中國首席經濟學家 康勇:一方面,中國消費當中的服務消費增長速度更快,這也體現了中國消費升級的趨勢。另一方面,中國網絡消費的增速更快,也體現了中國的消費,包括像數字消費的增長趨勢非常好,這個增長速度過去一直是高于整個全體消費增速。
闫敏:消費結構升級對經濟增長貢獻提升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室主任 闫敏:消費結構升級,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在不斷提升。原來我們說壓艙石、穩定器,現在又有新詞:頂梁柱。我們整個消費前三季度GDP貢獻了78%,這都是中國經濟結構升級的明顯表現。另外我們單位GDP的能耗下降也是比較快的,應該說整體經濟發展符合預期,亮點很多。
經濟回調的壓力,大部分來自外部環境,比如貿易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的擡頭,我們工業可能是增速略有放緩,但是它總體運行處于相對平穩的增長平台。與此同時,我們工業内部高技術産業、裝備制造業占比已經達到45%,這種結構是很了不得的,能夠帶動整個中國制造業未來的發展。總的來看,我們目前整個GDP和工業的增長是符合預期的。
(本文編輯:孫杉杉)
轉載請注明央視财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